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教育部為評價高校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而設立的全國性考試。壹度因為很多高校把四級證書和學位證掛鉤而被社會詬病,被師生抱怨。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將原來的100分制改為765,438+00分,未能劃出及格線,未能頒發合格證書。多所高校隨後宣布學位證與四六級證書脫鉤,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希望社會少關註四六級。
很多大學生看到改革方案歡呼雀躍,以為再也不用被四級“壓迫”了。然而,畢業前他們突然發現,學校已經把大學英語四級和學位證脫鉤了,但就業市場並沒有和大學英語四級脫鉤,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的成績仍然是找工作的必備條件。
據報道,不久前,浙江工業大學校園網進行了壹項“學生最熱門的研究是什麽?”學生投票的結果顯示,大學英語四、六級仍然高居榜首。四六級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可見壹斑。
證書被註銷,四六級及格線被用人單位標註。
在大學生內網的個人狀態設置裏,陳聰把名字改成了:“沒有四級,怎麽找工作?”他說他班上壹半以上的同學都和他壹樣,因為四級沒達到默認的“及格分數”。
陳聰,河南某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大四學生,今年6月5438+10月開始找工作,因為英語四級沒過。“壹般HR(公司人力資源)會問英語是四級還是六級。沒有四級證書。無論妳申請哪個職位,無論妳將來是否需要大量使用英語,這份工作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從6月底11開始,他下定決心拋開求職,每天泡在學校圖書館學習英語,目標只有壹個:參加1年2月舉行的四級考試,明年拿著過了分數線的四級成績單找工作。
筆者在Zhaopin.com、ChinaHR.com等大型招聘網站和應屆生求職網站上看到,規模較小的企業招聘基本都要求英語四級以上,有的招聘單位直接要求六級證書或改革後的六級成績在425分以上。
在2008年國家公務員報考條件中,很多部委都明確規定了對英語水平的限制,很多部門將英語四級或425分以上作為招錄的硬性指標。
“如果那個同學其他方面都很優秀,確實很符合妳提供的崗位,而且三年英語課成績都很高,但是沒有過六級,暫時沒有六級成績,妳有沒有可能在簡歷上靈活壹點?下個月可以考六級,他肯定能過……”浙江某大學大四學生小果借咨詢的機會,與壹家大型國企的人力資源人員通了很長時間的電話。HR最後無情的拒絕了她。六級是硬指標,沒有六級,他就過不了簡歷這壹關,也就是說沒有筆試和面試的機會。
“六級我就栽了。”在電話中,小果無奈地說道。小果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有長期的實習經歷,專業成績高,發表過專業論文,都是不錯的,但是他大二只考了壹次六級,成績比較低,沒有達到壹般用人單位要求的425分。後來因為各種事情耽誤了,沒有再考六級。
“我確實聽說有師兄師姐在找工作的時候被栽在四六級證書裏,但是現在四六級不再和學位掛鉤,只給壹個等級,沒有證書。沒想到就栽在這成績單上了。”小果說,他不理解雇主的“壹刀切”。她說她是學校舉辦的壹個大型國際會議的誌願者,英語口語不錯。她的英語水平應該不比壹些考過六級的同學差,只是後來沒有考六級。但正是這份成績單讓小果與許多大公司無緣。
浙江壹家中小型企業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透露,公司有些崗位其實對英語沒有特別要求,有的甚至基本不用英語,但招聘啟事中所有崗位都要求四級以上。“市場就是這樣,而且大學畢業還沒過四級,至少說明大學幾年沒努力過。”該負責人認為,用四級成績衡量英語水平,篩選員工,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基本可行。
“要求已過四級”“要求已過六級”,四六級的要求“高調”地掛在北京大學生兼職網上兼職信息的開頭或結尾。大部分學生的工作信息都表明了自己的英語水平,四六級成為獲得兼職的壹大籌碼。
“即使是兼職也需要通過英語四級考試。沒有四級,以後怎麽找工作?就算學校不強制考四六級,我們敢不考嗎?”在壹個關於四六級的論壇上,壹個大三學生在討論是否有必要考四級的時候離開了這個帖子。
即將畢業的學生趕上了四六級考試的末班車。
65438年2月22日,小楠將第三次走進六級的考場。“我沒有拼盡全力考上,所以只能打持久戰。現在是通過的最後機會。”按照規定,從2007年6月5438+0開始,社工就不能參加四六級考試了,明年6月就要忙著畢業了。對於畢業班來說,今年6月5438+02將是最後壹次沖刺四六級。
“社會太重視四六級了。我寧願停止找工作,安心準備六級。”肖楠相信以後會有工作機會,但是大學畢業後再考六級就難了。權衡之下,小楠選擇了準備六級。
與肖楠不同的是,雖然也趕上了末班車,但張春以521的成績再次出征。因為四六級的學生可以多次重復考試,而且與英語、托福、雅思等英語考試相比。,四六級的報名費低,很多考生“越來越勇”,想搭上末班車,帶著滿意的成績離開學校。
“出了校門,恐怕很難有這種報名費低,社會認可度高的英語水平考試了。很劃算,也是我學生時代的壹個收獲。”張春承認,他對英語六級考試仍然非常樂觀。
除了即將參加工作的同學,很多已經報考研究生的同學也報名了六級。“六級超過壹定分數後,可以免考研究生英語,比考托福劃算多了。”趕末班車已經成為壹種趨勢。
雖然社會認可度高,但實際含金量還是受到質疑
已經是某重點大學研究生的劉玉壹直覺得,雖然自己高二就過了六級,但並沒有真正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他基本上學會了啞巴英語,現在幾乎已經忘詞了。
說起四級的實際用途,陳聰有些無奈。他們宿舍四個人,大家都認為他的英語水平最好。但在四級考試中,另外兩個同學成績不錯,卻“墊底”。他們考得不好,不敢說題目,考核方式不科學。
“要說英語,要寫英語作文,他們肯定不如我。”陳聰認為,他沒有得到高分的原因是他沒有耐心背誦像磚頭壹樣的詞匯。“死記硬背對考試很有用,但對真正提高英語水平用處不大。”盡管如此,陳聰說他這次學得很好,所以他應該做好準備,尋找考試技巧。至少目前,通過四級考試比真正學點英語更重要。
“還好我過去過了六年級,雖然現在已經忘了。”壹直在大型國企工作的於丹很慶幸自己壹次性通過了六級,但也承認六級證書有很多“水分”。她感覺很多人和她壹樣,考前背單詞,做模擬題,但是考完之後感覺自己的英語水平並沒有太大的提高。
某高校輔導員表示,四六級的考核方式確實不合理。有些同學雖然六級成績很高,但是日常對話全是中式英語,基礎翻譯漏洞百出。這本身就是壹個怪圈,用人單位對四六級成績的“迷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