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蝸牛日記1前天下樓的時候,突然發現地上有很多蝸牛。這個好久不見的可愛小動物,連續幾天的雨給了它們壹個舒適的生長環境,所以它們都出來活動了,呵呵。於是我昨天抓了三只活的躺在草叢裏帶回家,嘻嘻。這三個頭只是大中小三個尺寸。我分別給它們起了名字:大牛、牛二和小牛,哈哈。
回國後,我在網上搜索如何養蝸牛。原來蝸牛吃的很多。蔬菜、水果甚至紙張。據說它吃的食物的顏色就是便便的顏色,真的很有意思。我找到壹個空瓶子,在裏面塞了些泥,蓋上了壹些樹葉。這是他們的家。起初,他們不習慣,尤其是當牛二和小牛總是爬出來。丹尼爾很懶,喜歡睡覺。我沒鎖蓋子,給他們留了些空間。大概是爬累了,兩個小家夥都睡在了瓶蓋上。
蝸牛觀察日記2蝸牛觀察日記1
早上,我在陽臺上看蝸牛。蝸牛的殼上有小斑點,像浩瀚天空中的小星星;它的觸角伸得很長;我用棉簽輕輕碰了碰它的眼睛。它好像看到了壞人,立刻跑了回來,但是過了壹分鐘,它又伸了出去。蝸牛走過的地方好像被粘住了。我用毛巾把“膠水”洗掉,蝸牛爬來爬去。原來它是用“膠水”認路的。
蝸牛觀察日記2
蝸牛很會吃。我把壹片嫩菜葉放在蝸牛面前,它卻吃得很慢。我剛出去打水,菜葉上已經有幾個小洞了。我突然發現蝸牛的頭上有壹個小洞,所以這是它的嘴。蝸牛嘴裏有三萬多顆牙齒,連紙盒子都可以咬。
蝸牛觀察日記三
“哇,小東西,妳不是在陽臺上嗎?妳怎麽上桌了!”尖叫壹聲,桌邊的媽媽嚇得半死。但是蝸牛在悠閑的吃著它的葉子,不,應該是全部吞下去。
觀察蝸牛日記3 14年6月14日,我們家得到了壹只可愛的蝸牛,是我從杜林帶回來的。它的殼是貝殼狀的,難怪屬於貝類。它的腹部很粘。它有兩對觸角,兩只眼睛和1張小嘴。雖然它的嘴巴只有1小米那麽大,但是它的牙齒有256萬顆,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這只蝸牛爬行時看起來像壹個水平的“9”,睡覺時看起來像壹個“0”。
蝸牛最喜歡的食物是菜葉。它在吃葉子之前用“銼刀”把葉子磨碎。蝸牛通常在晚上吃東西。
有壹天,我去觀察蝸牛。但是,蝸牛找不到了!我趕緊給媽媽打電話,我們壹起找,還是沒找到。就在這緊急的時刻,媽媽翻開樹葉,發現了樹葉壹角的蝸牛。我又開始觀察蝸牛。
在觀察蝸牛的“旅程”中,我寫了壹篇科學觀察日記。理科老師徐老師看了這篇日記,表揚了我,並在上面加了壹個“∞”。
蝸牛太可愛了!養蝸牛真的是壹件幸福的事!
9月28日晚,科學老師王給大家發了壹條消息:為了提前觀察蝸牛,我將帶壹個水密箱到西二樓科學室領養壹只蝸牛,並試養。
9月29日上午,我壹放下教室裏的書包,就拎著壹個透明的小盒子,向西二樓的科學室走去。隨便來到科學室,就被排隊領養蝸牛的人山人海“驚呆”了。我看到同學們都拿著打開的箱子吵吵鬧鬧的,我只好排到最後。過了壹會兒,“丁丁丁”上課鈴響了,學生們依依不舍地跑回教室上課。
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課間休息時間。我手裏拿著壹個小盒子來到科學教室,被“搶”蝸牛的場景驚呆了。我看到調皮的男同學趁王老師不在吃飯的時候從窗戶爬進來抓蝸牛。不壹會兒,王先生的蝸牛就被洗劫壹空!
在回教室的路上,學生們都興高采烈地拿著裝著蝸牛的小盒子。只有我的透明盒子是空的,心裏有點酸。“嘿,看我的蝸牛!”後面壹個同學拍了拍我的肩膀,炫耀她的蝸牛。我看見壹只背上有硬殼,腹部柔軟的蝸牛。它仰臥著,慢慢地爬著。
看著小蝸牛,我覺得雖然目前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但我會像小蝸牛壹樣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就像壹首兒歌唱的那樣:帶著沈重的外殼輕輕擡頭,我會壹步壹步往上爬,在最高點的刀刃上向前飛。我會壹步壹步往上爬,等著太陽靜靜地看它的臉。
當我回家的時候,我把它們放在我的桌子上。蝸牛開始慢慢地爬行。它的頭伸了又縮,把沈重的殼遠遠甩在後面。當它的身體看起來像壹個彈跳的橡皮筋時,它在後面拉著堅硬的外殼,突然來到前面。它留下了像鼻涕壹樣的粘液。
觀察蝸牛日記第六篇“天啊!有25600顆牙齒!萬壹它咬了妳怎麽辦?”
別怕,這是蝸牛的牙齒。即使壹個人被咬了,也沒關系。
這是我科學課上最驚訝的關於蝸牛的知識。我不相信。這芝麻大小的嘴裏怎麽會長這麽多牙齒?
我去找了很多資料。原來,人們用荷蘭萊文·胡克發明的顯微鏡觀察蝸牛,發現蝸牛口中有壹條長方形的舌頭,上面有無數小而扁平的牙齒。
為了了解更多,我養了六只小蝸牛,觀察它們的觸角。當我用鉛筆輕輕壹碰,它很快就縮了回去。然後,慢慢地,它先伸出短觸角,再慢慢地伸出長觸角。這個過程就像樹枝上長出新芽的場景。
多做幾次,它就會往另壹個方向爬,因為蝸牛認為前面有障礙物,它的觸角對它來說就是傳感器,就像盲人的拐杖。
蝸牛喜歡生活在黑暗潮濕的地方。但是妳不能生活在水裏。我很好奇,它在水中的表現如何?
我拿了壹個紙杯,裝了半杯水,把蝸牛放了進去。睡著的蝸牛會立刻醒來,拼命地爬。
我又往杯子裏添了些水,爬得比壹開始還快,好像在說:“我好氣,好氣,我喘不過氣來了……”
我迅速把蝸牛從水裏救了出來。
通過仔細觀察,妳會發現很多關於蝸牛的秘密。
壹場大雨後,我在院子裏撿了壹只小蝸牛。突然,我不小心用手指碰到了蝸牛的觸角,它的觸角迅速縮了回去。我想這是怎麽回事?於是我把蝸牛放在樹葉上,帶回家。當我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進行實驗,並找出這是怎麽回事。
第壹個實驗:我把它放在桌子上,觀察它的壹舉壹動。起初,它壹動不動地躺在樹葉上。過了很久,它慢慢把頭伸出來,觸角也慢慢伸出來。它環顧四周,好像在找什麽東西。
第二個實驗:我輕輕呼吸,它的觸角迅速縮回到我的腦袋裏。哈哈,真好玩。在反復測試它的觸角後,我發現無論蝸牛的觸角碰到什麽,它的觸角都會立刻縮回,但我不知道為什麽它的觸角會縮回。
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寫日記觀察蝸牛的任務,還送了我們壹個放大鏡!
我壹到家就完成了作業。可能作業太少了吧。我很快就會完成它。我趕緊把蝸牛拿出來放在地上。我看見它慢慢爬了上來。我怕它爬到沙發下面,就說:“小蝸牛!妳乖,我就叫妳‘乖’。妳不好,我就叫妳‘壞’!”我知道這個方法行不通,但我還是要試試!小蝸牛似乎聽懂了我的話,壹動不動地站著,揮動著觸手,好像在說:“小主人,我很好,請妳快叫我‘親愛的’!”我笑著說:“好孩子!”“乖乖”在桌子上爬來爬去,於是我拿起放大鏡看著“乖乖”。“達令”的外殼是左撇子。聽說左撇子很少見!它的身體很柔軟,摸起來像口香糖;“親愛的”有四條觸須,兩條長的,兩條短的。它長觸角上的黑點是它的眼睛。
3月12日,星期三,晴
這壹天,我閑著無聊,就拿起放大鏡觀察“乖乖”。突然,“乖乖”排泄的地方出現了壹條又長又細又黑的線。哦親愛的!那是狗屎!我捂著鼻子喊:“媽媽!快過來!”乖乖“便便!急救!”媽媽拿起壹張紙巾,纏在手上,不慌不忙地接住“乖乖”的糞便。我說:“真惡心!太惡心了!媽,妳敢碰,妳太牛逼了!”“下次自己抓吧!別指望我!”媽媽不耐煩地說。
其實“乖乖”的糞便也不是很臭,但是我為什麽要捂著鼻子?
觀察蝸牛日記9今天下午的常識課大飽眼福。
蝸牛是大家壹定很熟悉的壹個小東西,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被當做重點。我沒親眼見過。胡澤平在課前抓了很多蝸牛,給常識課增添了更多色彩。
妳看,那只調皮的蝸牛背上有壹個很重的殼,頭上有兩對觸角,這對他很重要,就像盲人的拐杖,可以起到探路的作用。用手輕輕觸碰它的觸角或者用風吹壹下,它們的觸角會像含羞草壹樣在瞬間縮回去。反應相當敏感。它的腳很特別,殼的底部有兩塊突出的肌肉,是它用來伸展和爬行的。每爬過壹個地方,就會留下兩個發亮濕潤的粘液。它是壹種蔬菜害蟲,農民叔叔們都很討厭它。但是蝸牛的適應能力很強,妳不知道!蝸牛每天只移動四到五個小時,每分鐘爬兩到三厘米,只能存活六個月,但它是第二只徒手爬上埃及金字塔的動物。146米高的金字塔路,寫滿了這只歷經艱難險阻的小蝸牛的足跡。
我覺得蝸牛這種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們在學習中必須具備的。
觀察蝸牛日記10xxxxx年x月x日x周x天氣x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在我看來,我壹直想知道蝸牛是如何呼吸的。蝸牛吃什麽?蝸牛沒有腳。它為什麽能爬?所以我得好好看看。
首先,我想知道蝸牛吃什麽。我把蝸牛放在壹個瓶子裏,然後在瓶子裏放壹些蚊子,壹些面包屑和壹些蔬菜葉子。這時,蝸牛慢慢向菜葉爬去,然後蝸牛開始吃菜葉。我理解蝸牛喜歡吃菜葉。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為什麽它能爬行?我把蝸牛放在透明的杯子裏,仔細觀察。原來蝸牛是用肚子和腳爬行的。下壹個問題是蝸牛是如何呼吸的?我去問我爸爸,我爸爸說:“蝸牛有壹張嘴,它通過那張嘴呼吸。”我在上面找到了嘴。它曾經會呼吸。過了壹會兒,我發現蝸牛睡著了。我想喚醒它,但我不知道如何喚醒它。我又去問父親。我父親說:“妳把它放在水裏。”我把蝸牛放到水裏,蝸牛慢慢醒了,爬出了水面。
蝸牛真的很有趣。我喜歡看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