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什麽讀錢的字!

什麽讀錢的字!

錢(錢)

黔西南州概況

黔西南是中國最年輕的自治州之壹。1982 5月1州成立。全州轄興義、安龍、興仁、貞豐、普安、青龍、冊亨、望謨8個縣市,130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76個鎮,50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75個居委會,2048個村。有33個民族居住在布依族,苗族,彜族,回族和漢族。2004年底,全州總人口為3117300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州總人口的42.47%。

1,自然環境

黔西南州位於貴州省西南部,東西長210公裏,南北寬177公裏。屬於珠江水系南北的盤江流域,位於貴州、雲南、廣西三省交界處。我州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最低海拔275米,最高海拔2207.2米,國土面積16804平方公裏。泉州氣候宜人,熱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1436-1648.6小時,年平均氣溫13.6-19.1℃),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53.6438+0-)。盤江紅水河低熱河谷地區常年無霜雪,被譽為貴州省的“天然溫室”,適宜各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林木的生長。

2.資源與環境

壹是礦產資源儲量大,種類多。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黃金、銻、鉈、鉛、鋅、鐵、鉬、螢石、大理石等。泉州黃金遠景儲量500多噸,探明儲量208噸。泉州8縣市有金礦,其中爛泥溝、水蔭洞、紫木氹、Gotang已達到超大型礦床規模。2004年泉州黃金產量為65438+25萬。由於該州有豐富的金礦,被地質學家譽為中國第二個“金三角”。煤炭遠景儲量6543.8+09億噸以上,煤質優良的煤種較多。平均熱值為7000-8000大卡/千克,2004年產量達到654.38+00.2萬噸。大理石儲量超過1億立方米。此外,還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僅冊亨縣已探明儲量近600億立方米。

第二,生物種類繁多。泉州現有樹種250科1420種,森林面積450萬畝,森林覆蓋率35.2%。有野生植物100多種,特別是中草藥,是貴州省中草藥寶庫之壹。目前已有7家醫藥企業,4家著名中藥材公司落戶該州,投資發展中藥材產業。目前,全州已開始建設金銀花、石斛等中藥材基地。目前還有靈芝、天麻、杜仲、銀杏、黃柏等中藥材,潛力很大。

三是水電資源豐富。全州河流100多條,已開發和正在開發的水電總裝機容量10多萬千瓦,是全國三大水電基地之壹的紅水河水電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建成魯布革、天生橋壹期、天生橋二期等三座大型臨江水電站,為國家重點水電工程。南盤江、紅水河流域平班、龍灘水電站、北盤江流域趙廣、大田河等大中型水電站在建。在建的有北盤江流域的董卿、馬瑪雅電站,馬嶺河流域的趙家渡電站,黃泥河流域的老江底電站。

第四,旅遊資源神奇獨特。有馬陵河大峽谷、豐丸湖、興義萬峰林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安龍趙迪、魯布革胡雲山、貞豐三岔河等奇特自然風光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南明古跡“十八明先生墓”、頂效綠蔭村“貴州龍”化石、興義何苗苗洞(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萬屯漢群、興仁焦樂漢墓等神秘歷史文化。這裏有前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國民黨軍界領袖之壹何先生的故居。有豐富多彩、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和人文景觀。而且與毗鄰地區的旅遊景點有很好的結合,位於貴州黃果樹瀑布、雲南石林、廣西桂林主軸線的交界處。是西南地區極具潛力和發展前景的黃金旅遊區。

3.交通環境

州府所在地興義距離貴陽、昆明300多公裏,距離南寧500公裏。地處貴陽、昆明、南寧三重輻射圈。興義至貴陽、昆明高等級公路建成。興義至南寧高等級公路即將建成。興義至貴陽、昆明、南寧等地的國省幹線基本為高等級公路,與州內縣市公路形成縱橫交錯的公路交通網絡,區位優勢已經顯現。

1997隨著南昆鐵路的建成通車,成為興義至昆明至南寧的便捷通道,使黔西南成為貴州向南開放的前沿和西南腹地的便捷出海通道。興義市東至南寧、湛江、廣州,南至憑祥、北海、防城、欽州,西至昆明可沿成昆鐵路進入四川腹地,北至貴陽、重慶可與貴昆鐵路相連。

興義機場於2004年7月6日正式通航。可與東南亞國家及昆明、貴陽、南寧、深圳、廣州等國內主要城市和旅遊景點通航。西南出海航道中線長336公裏,已完成約500公裏的州縣鄉公路新建改造工程。我州形成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的交通網絡,黔西南將成為東西貫通、南北暢遊的交通樞紐。

4.市場環境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市場發展前景是比較廣闊的。首先是市場區位優勢。我州位於貴州、雲南、廣西三省交界處。歷來是三省區交界處的貿易中心,具有周邊地區商業交流的集散、批發和中轉的主要功能。興義被稱為周邊地區商家必爭之地。其次,市場潛在優勢。由於我州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經濟總量與發達地區差距較大,目前我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自給率很低,大量物資需要從州外和省內購買。市場處於培育發展階段,將為企業和商家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第三是市場價格優勢。由於我州勞動力、資源、電力的價格優勢,將有助於企業更好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5.政策環境

為積極營造有利於發展的政策環境,黔西南州正在研究制定壹些有利於搶抓機遇、增加地方經濟實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和政策,堅決廢止那些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律和政策。為了在西部大開發中抓住機遇,發展自己,泉州正全力為外來投資者提供優惠政策和公平正義,簡化手續,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投資者。

6.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特點

我州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是:第壹,國民經濟穩步增長。2005年,全州生產總值119.91億元,同比增長13.4%;財政總收入161.2億元,同比增長27.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3.3億元,同比增長3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2元,比上年增加66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85元,比上年增加139元。經濟發展繼續高於全省平均增速,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第二,改革繼續深化,開放繼續擴大。減免農業稅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經營示範取得成效;泉州落實工業企業各項措施取得成效;積極推進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積極安置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全面實施再就業工程;招商引資有了新進展。鞏固和發展與友好地區和周邊地區的經濟合作與協作,實際利用州外資金取得新成效。

三是科技興國邁出新步伐,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推進。進壹步把科技和經濟結合起來,大力推廣科技成果在生產中的應用,增加科研投入。加強與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的聯系,星火計劃、科技扶貧和智力前沿工作取得新進展。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壹步提高。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基礎教育進壹步加強,小學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加大計劃生育工作力度,出生率控制在省下達的計劃指標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依法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水土流失治理,積極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加大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