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B/T 36463.1-2018信息技術服務咨詢設計部分1:壹般要求。GB/T 34960的這壹部分提出了信息技術咨詢和設計服務的能力模型,規定了提供信息技術咨詢和設計服務的機構在人員、流程、技術、資源等方面應具備的條件和能力。本部分適用於:a)計劃提供信息技術咨詢和設計服務的組織建立服務能力體系;b)信息技術咨詢和設計服務提供商改進和增強其服務能力;c)信息技術咨詢和設計服務的需求方選擇和評價供應商;d)信息技術咨詢和設計服務提供商的第三方評估。
(3)GB/T 37961-2019信息技術服務基本要求。本標準規定了信息技術咨詢、設計與開發、信息系統集成與實施、運行與維護、數據處理與存儲、運營等服務的基本要求。本標準適用於提供相關領域服務的信息技術服務提供者為其所能提供的服務建立具體規範,為供需雙方就具體服務或服務組合擬定服務合同提供參考。
(4)GB 50174-2017《數據中心設計規範》(替代《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範》)。本規範適用於建築物內新建、改建、擴建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設計。數據中心分為A、B、c三個級別。
a類:“容錯”。電子信息系統中斷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將造成公共場所嚴重秩序混亂。
B類:“冗余”。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將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
c級:不屬於a、b級的,為c級。
異地建立的備用機房應與主機房設計在同壹級別。同壹個機房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設計。
通道與主機房設備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用於搬運設備的通道的凈寬度不應小於1.5m;;
②面對面排列的機櫃(或機架)正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1.2m;;
③背靠背排列的機櫃(或機架)背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0.8m;
(4)需要對機櫃(或機架)側面和背面進行維修和測試時,機櫃(機架)與機櫃(機架)和墻壁的距離不應小於1.0m;;
⑤成排的機櫃(架),當長度超過6m時,應在兩端設置通道;當兩個通道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時,應在兩個通道之間增加壹個通道。出口通道寬度不應小於1m,局部可為0.8m。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當甲類或乙類電子信息系統機房位於其他建築物內時,主機房與其他部分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於2h的隔墻,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1.1.2信息技術軟件
(1)GB/T 8566-2007信息技術軟件生命周期過程。該標準將軟件生命周期中可能執行的活動分為三類,即:基礎過程(五個,即獲取、供應、開發、運維)、支持過程(九個)和組織過程(七個)。每個生命周期過程被劃分為壹組活動,每個活動又被進壹步劃分為任務。
(2)GBT16680-1996軟件文檔管理指南。本標準為負責軟件或基於軟件的產品開發的管理人員提供了軟件文檔管理指南。本標準的目的是幫助管理者在他們的機構中產生有效的文件。
關於文檔評審,需求評審和設計評審是必不可少的,無論項目的大小或項目管理的正式化程度如何。需求壹定要說清楚,用戶和開發者都要理解需求。為了將需求轉化為程序和程序組件,必須就設計的細節達成壹致並形成文檔。
①需求審查:進壹步確認開發者和設計者已經理解了用戶的需求,用戶已經理解了來自開發者的壹些限制和約束。需求評審(可能需要不止壹次)產生壹個批準的需求規格。基於對系統應該做什麽的共同理解,可以開始詳細設計。用戶代表必須積極參與開發和需求評審,並參與需求文檔的批準。
②設計審查:生成的最終文件規定了如何設計、開發和測試系統和程序,以滿足商定的要求。它包括兩個主要的設計評審:概要設計評審和詳細設計評審。在概要設計評審過程中,主要對各系統組件的基本設計方法和測試計劃進行詳細評審。系統規格應根據概要設計評審的結果進行修訂。詳細設計審查主要審查計算機程序和程序單元測試計劃。
(3)GB/T 8567-2006計算機軟件文檔編制規範。本標準依據GB/T 8566—2001《信息技術軟件生命周期過程》,主要規定了軟件開發過程和管理過程中應編寫的主要文檔的基本要求,以及內容和格式。原則上,本標準適用於所有類型軟件產品的開發過程和管理過程。
計算機軟件文檔
其中,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的SRS內容包括:範圍、引用文檔、需求、符合性規定、需求的可追溯性、未解決問題、註釋和附錄。在本標準中,系統需求分為三類:功能需求、業務需求(包括:接口、資源、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等。)和數據要求。
(4)GB/T 9385-2008計算機軟件要求規範。本標準給出了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SRS)的編寫要求,並描述了壹個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