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由32個島嶼組成,島嶼陸地面積約56平方公裏,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裏,海岸線146公裏。主要島嶼有南島和北島。島上風景優美,有月牙灣、九丈崖等旅遊景點。長島仙景園景區是中國AA級景區。有長島國家鳥類自然保護區、廟島群島省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廟島群島省級斑海豹自然保護區。
長島的明英宮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媽祖廟。
在黃海和渤海的交匯處,有32個大小不壹的島嶼,就像32顆珍珠散落在渤海海峽。這
這些島嶼的陸地面積為55.96平方公裏,由99個海灣、65個山峰和465,438+0個敞薪組成。島上居民4.3萬人,海岸線總長146.4438+0公裏,南北縱向長度56.4公裏。
這個奇怪的群島群在地圖上被稱為廟島群。1945年8月解放,定名為長山群島,簡稱長島。南山島是長島最大的島,陸地面積12.8平方公裏。是原縣政府駐地(現已與原蓬萊市合並,組成蓬萊區)。與南長山島緊密相連的是北長山島,這裏有著名的旅遊中心月牙灣和九丈崖公園。
歷史故事
南北長山島由壹條長壩相連,原稱翡翠街。《蓬萊地理誌》記載:“南北長山相隔五裏,壹路貫通二十余尺,皆是珠巖玉街”。但後來人們稱之為“壹夜街”,這裏流傳著壹個感人的故事。據說唐太宗東渡時,同樣熱愛的尉遲敬德將軍曾率領大軍經過這裏。當時兩島之間沒有公路,交流完全靠船只。
壹天,唐太宗得到消息,尉遲敬德得了重病,臥床不起。唐太宗急於去拜訪他。但是強風突然讓渡輪很難開了。唐太宗趾高氣揚地唱道:“我恨天無愛,愛無道可探。我怎麽能過河呢?”擔心睡覺,他做了壹個夢。他夢見壹條白龍咆哮著沖出水面,很快變成了壹條潔白如玉的街道。醒來後,唐太宗趕到海邊壹看,果然如夢如幻。於是,士兵高呼,百姓歡呼,翡翠街就有了壹個名字,叫“壹夜街”。
壹個傳說是...
長島素有蓬萊、瀛洲、方丈海上三大神山之稱。古人有句詩“我曾伴澎湖諸仙”。
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指的就是長島。長島位於水中,碧波環繞,風光旖旎,景色獨特。由於其特殊的地理條件,氣候溫差小,冬暖夏涼。既沒有城市車輛的轟鳴聲,也沒有人們的喧鬧聲,更沒有沒有汙染的天然海水浴場,所以長島得出了專家的結論:“長島是壹片原始的、天然的、未經加工的、獨特的旅遊處女地,可以在長島避暑、休養,這是世界無法替代的。”
景點/旅遊景點
九丈崖
九丈崖位於北長山島西北角,西有珍珠門水道,北有國際航線長山水道,距長島縣11 km。懸崖陡峭,水深湍急,怪石錯落,自然景觀獨特。崖壁綿延400多米,尤以奇石組合、絕壁高峻著稱,在中國眾多海崖中名列第壹。景區集山、海、礁、崖、洞、古跡於壹體,具有很高的旅遊和審美價值。九丈崖的主要景點有:懸崖巖索(九丈崖),高69.7米,是壹個綿延數百米的巨大懸崖。由於千百年來的風浪侵蝕,石崖逐漸變得凸凹有致,壁上參差不齊,壹排排石窟、洞穴,是許多水鳥棲息的天堂。九疊石塔由九層石英巖組成,節理明顯。它被海浪侵蝕和鑿刻了很久。寶塔崖的石紋清晰分明,造型獨特。與九丈崖共同組成壹對“母子崖”。水門賞古,珍珠門東側大西山腳下有壹片平地,當地百姓稱之為“平灘”。從出土文物來看,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無家可歸的人季節性地生活在這裏。經過北京大學和長島博物館的兩次發掘,發現了許多窯坑、灰坑和墓葬,出土了青銅戈、石刀、石錘、骨錐、骨勺以及大量紅褐色和灰褐色陶器和裝飾陶器。八仙洞,是兩個大海洞,深30多米,寬5米,洞頂類似拱門。據說八仙曾在此聚集,洞內石英巖表面凹凸不平,玲瓏剔透。大洞旁邊有個小洞,1多米寬,20多米深。洞內有石桌和石床,上面有兩個天窗。傳說是何仙姑的宿舍。龍舌釣得名於壹個像龍的舌頭伸出海面的礁石。龍舌、門檻礁、鞭礁、蜘蛛礁、猴礁天然形成了良好的漁場,這裏海水通暢,洞穴密集,是釣魚的理想場所。
月牙灣
月牙灣位於北長山長島最北端,俗稱半月灣,因灣形而得名。它背靠青山綠野,碧海碧波,壹條銀白色的巨石長灘鑲嵌在青山碧水之間,宛如深邃夜空中的壹彎新月。步入月牙灣,壹步壹步,鏗鏘作響,仿佛進入了銀色斑駁的月宮。用手觸摸珠石,壹塊精致靈動,壹塊晶瑩剔透。石頭上有許多自然圖案:生機勃勃的古松、絢麗的楓葉、毛茸茸的小鳥、攀爬的獼猴、壹片雲和壹朵花.....生動,鮮活,刺激,感人。世界上有很多海灣,但只有壹個“潔白如玉,晶瑩如琥珀”的長灘,真是寶石般的卵石世界。
廟島媽祖文化園
廟島仙影宮位於廟島東北,距長島縣城2.5海裏,占地90畝。始建於宋宗偉宣和四年(公元1122),是中國北方最早、最著名的媽祖廟,長島漁民世代尊稱為“海上女神”。明朝宗真帝元年,崇禎皇帝賜禦禮於殿內“顯應宮”。顯應宮正殿是全寺最大的建築,硬山結構。在廟裏,媽祖坐在龍墩上,龍墩是城市中心的壹個神龕。殿兩側立班14人,其中武將4人分別是千裏眼、順風耳、黃帥、白馬將軍。九江、巴河、蕪湖、四海龍王等8個公務員。還有老少兩個站班。殿外兩個房間有200多塊碑碣、牌匾和300多艘歷史船模型。後宮的建築風格是依山傍水的風格,保留了明朝的特色。宮內祭壇上有壹尊聖母銅像和壹面2米高的9花銅鏡,各種衣物用品、床簾、陳設壹應俱全。5438年6月+2002年10月,臺灣省信眾護送壹位黑臉媽祖入駐仙營宮。這裏壹年四季香火不斷。每年元宵節和皇後生日時,到顯應宮朝拜的人都有壹萬多人。媽祖廟建在廟島,因為廟島看起來像壹只鳳凰,它北面的燒餅島看起來像太陽。兩島相映,形似“鳳凰旭日”,是風水寶地。1969文革期間,原廟被毀,只剩下壹面鏡子。1983重建,1985向遊客開放。
王府角公園
長島王宓礁公園已於5月投入建設1995。* *共有5個景區,36個景點,占地3平方公裏,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它是山、水、林的壹隅,集島、礁、灘、美傳說於壹體,展現了自然景觀迷人的文化內涵。王宓礁公園是長島的旅遊勝地之壹。主要景點如下:青州雲門山,有“壽壽”二字,高7.5米,寬3.7米,礁山坡上的“福”字高21.9米,寬16.3米,比“壽壽”還大。觀音閣、奧林匹克紀念碑、第壹“福地”、地質博物館等。,這大大的福字壹下子烘托出“福緣”的氣氛。王宓礁的位置與廟島仙影宮幾乎在同壹緯度。島民們認為波塞冬女神庇護了海上的船只,並在此巡航,希望能給船夫帶來好運。因此,王宓礁也被稱為媽祖石。王宓石是壹種天然存在的石頭,它是由頁巖和應時巖交替堆疊而成,無需人工雕刻。長島四面環海,被稱為四海之地,王宓礁風景區是壹個充滿祝福的地方。公園位於南昌島腳下,那裏有壹座礁石屹立在風中,形狀像壹個戴著圍巾抱著嬰兒的女人。人們稱這個珊瑚礁為“王宓礁”。這裏有壹個感人的傳說。有壹年臘月二十八,壹個漁夫被迫出海打魚,卻遇上了暴風雨,再也沒有回來。他結婚壹年多的妻子傷心欲絕,帶著不滿壹個月的孩子站在海邊,希望有壹天奇跡發生,丈夫平安歸來。可是過了很多年,她的親人沒有回來,她變成了壹動不動的石像站在那裏。她是舊社會長島上千千萬萬有著忠貞愛情和悲慘命運的漁民的縮影。
林海公園
廟島林海公園位於長島縣東南部,北臨鳥類展覽館,南臨長山圍(黃渤海分界線),占地154.2公頃。這裏山巒起伏,千畝松濤,百鳥棲息,碧波萬頃。這裏以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而聞名,被譽為“森林氧吧”。
敏感
油燜大蝦
長島盛產各種蝦,油燜大蝦在當地非常有名。各種餐館甚至尋常百姓家都很喜歡這道菜。長島海鮮絕對是當地主要的餐飲項目,所有餐廳都可以吃到這道菜,壹般在50元左右。如果是海鮮大排檔,也可以砍價,壹般打八折。
辣醬炒螃蟹
長島周圍的淺海盛產海蟹,海蟹又大又重,所以長島的螃蟹據說是中國最肉的螃蟹之壹。除了辣螃蟹,還有清蒸、鹽烤、紅燒。遊客可以讓餐廳根據自己的口味隨意加工。吃螃蟹最重要的是新鮮。平時長島有三兩只螃蟹,十幾塊就夠了。
魚餃子
長島的淺海區盛產各種魚類。魚做的餃子精致可口,是長島眾所周知的美食。去長島旅遊,各餐廳常見的魚餃主要有鮁魚、黃魚、鰻魚等。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抽屜約15元。
“哈”海蜇湯
海蜇湯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小吃,大大小小的餐館都有賣。平時吃早飯的時候,我們就來點魚肉或者海帶包子,喝海蜇湯。真的是海鮮大聚會。壹碗10元夠兩三個人喝。有意思的是,島上的人把“喝酒”叫做“哈”。夏末秋初是水母新聞。將新鮮海蜇去頭去爪,切成大塊,放入水中浸泡。想“哈”的時候,用刀把海蜇切成塊。然後像面條壹樣切的均勻精細。然後用清水沖洗幾次。適量的鹽、味精、醋、香油、香菜、胡椒粉等調料。
海菜包子
海藻包子是長島的特色小吃。可以用來做包子的海苔有很多種,比如海苔、蝦皮等,但駝絨是最美味的。海藻喜歡大油蒜。所以島上的人做海苔包子,除了油夠之外,還有肉丁和蒜片。包子大小適中,食物堡壘包裹的很緊。包子圓圓的,餃子形狀,被遊客公認為中國最美味的包子之壹。
皺紋盤鮑
中國鮑魚之王。經常吸附在礁石礫石上,爬行覓食。它是分布在中國北方沿海的壹種珍貴貝類,漢代即有供奉。長島縣拓基以北,海水清澈,水深湍急,巖石洞穴密布,海藻餌料豐富,最適合鮑魚生長繁殖。所生產的皺紋盤鮑肥嫩可口,營養豐富,又被譽為八寶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