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瑞雲塔內佛菩薩像的位置比較隱蔽,更像其他雕塑題材的風景,塔的整體佛教氛圍比較淡。
(2)有許多人們喜聞樂見的羅漢、和尚形象。瑞雲塔的每壹座塔壁上都有許多僧人和羅漢的雕像,數量和體積都比佛菩薩多。人物動態更像是對普通人生活形態的提煉和誇張,表情活潑,世俗化痕跡明顯,社會生活氣息濃厚,地方文化色彩濃厚,有世俗化傾向。
(3)瑞雲塔和力士的神,溫文爾雅,貼近百姓生活。其中有兩個負焦油力士雙手捧著海螺,仿佛在命令其他力士試著托住高高的石塔,生動地反映了福清當地海邊漁民的日常生活場景。
(4)瑞雲塔的動物形象有龍、鳳、獅、麒麟、馬、鹿、鶴、猴、兔、金翅鳥、喜鵲等。,都是常見的吉祥動物,具有吉祥的象征意義,反映了地方官民對這些生動有趣的吉祥動物寄托了美好的希望。
(5)瑞雲佛塔不同於純粹的佛塔。浮雕中的壹些植物和山水作為主要意象表現出來,具有明代文人畫的風格特征。如瑞雲寶塔三、四層的假山,頗為奇特,表面紋理縱橫,姿態奇特,圓潤曲折,精神清明,具有蘇州園林中太湖石“薄、皺、漏、透”的審美特征。所以塔上石刻也出現在很多塔上,但所刻太湖石在中國古塔中極為罕見,在福建300多座古塔中獨樹壹幟,可見福清地方官民對江南地區文人騷客抒情閑適的生活情趣的向往。
從瑞雲塔的雕塑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其風格和表現手法突破了佛教儀式的束縛,體現了工匠的創作思維,體現了中國塔的特色。瑞雲塔的雕塑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它有著強烈的生活情趣和現實的生活氛圍。既滲透著對佛教的宗教崇拜,又滲透著世俗人情的詩意光輝,使其成為壹種和諧而又矛盾的建築藝術,佛教雕塑的宗教性逐漸弱化,崇高的佛性和世俗的人性在瑞雲塔的雕塑中得到了統壹。
塔的心室呈穿塔繞扁座的結構。瑞雲塔是壹座八角形的空心塔,每層都有方形的心室,但空間不大,塔壁、樓層、心室緊密結合。當妳爬這座塔時,妳從塔門進入。從壹樓到下壹樓,需要爬七八步才能進入塔心室中心,然後轉90度,再爬七八步才能爬到平座的上壹層。如果要爬到下壹層,需要繞塔半周,才能進入通往上壹層的塔門。這是壹個標準的“通塔繞平座”結構。在壹些國家,
第二,瑞雲塔繼承了福建沿海。
樓閣式石塔的建築風格通過以上對瑞雲塔建築特色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建築結構繼承了福建樓閣式石塔的風格,壹般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瑞雲塔的外部特征,尤其是鬥拱和塔檐的構造,明顯借鑒了南宋元年(1165)以前修建的普天釋迦牟尼佛塔,南宋紹定元年(1227)、嘉熙二年(1238)修建的全州東西塔,以及至元二年修建的。
此外,瑞雲塔的整體造型與福清較早的樓閣式石塔相似,如北宋宣和年間(119-1125)修建的龍山朱升塔,明代萬歷二十七年(1599)修建的萬安朱升塔。瑞雲塔的內部結構與福州、莆田的壹些早期樓閣頗為相似。比瑞雲塔更早的是,連江仙塔建於唐二年(848),福州崇廟聖保建倉塔建於五代永隆三年(932),莆田建於北宋大化年間(1107-1165438)。因此可以推斷,瑞雲塔是參照這些古塔的心室結構建造的,並繼承了福建早期繞扁座建塔的建築模式,從中可以梳理出這種亭式石塔在福建的發展情況。
綜上所述,瑞雲塔既吸收了福清當地古塔的特點,又參考了福建沿海的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唐宋元時期的亭式空心石塔的特點,是福建亭式石塔的典範。
第三,瑞雲塔多元化的文化內涵和功能
研究壹座建築,不僅要關註它的結構特征,更要進壹步挖掘它深層次的精神內涵。中國古人往往將當地的民俗、宗教信仰和思想感情融入塔的建造中,形成了獨特的古塔文化。瑞雲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多樣的功能屬性。
1.風水思想
明朝中葉以來,我國南方修建了大量的風水寶塔,主要起到了三個作用:①彌補地形的不足;(2)祈求文學繁榮;(3)鎮煞抑邪,保壹方平安。瑞雲塔有這三個功能。瑞雲塔最初是由明朝萬歷年間葉的兒子傅和縣令所建。據說修建寶塔的主要目的是“點綴蓉城風光之不足”,“彌補龍江地形之不足”。所以瑞雲塔首先是壹座風水塔。葉博覽群書,精通風水,重視風水地理。葉程雪在建造瑞雲大廈時無疑繼承了他父親的思想。據說,塔建成後,葉高祥非常滿意,稱贊他的兒子的勇氣和能力。
風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環境藝術思想。它是經過長期發展形成的壹個完整的建築文化生態系統,旨在促進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實現“天人合壹”的理想人居環境。中國古代無論是建城還是建樓,都需要考慮風水的因素。如果壹個城市有空缺,我們需要建壹座塔來彌補。這是古人常用的方法。瑞雲塔首先彌補了地形的不足,但也具有其他風水塔的功能。比如瑞雲寶塔頂部的形狀像尖錐,類似鋼筆,既是龍角的隱喻,也是文字的象征,可以振興當地的文學運動。因為瑞雲塔是壹群儒生所建,自然有祈求福清地方文風繁榮的功能。
作為風水塔,要遵循傳統的風水理念。在風水文化中,城鎮的興衰取決於河流的出口,根據風水理論,河流的出口被稱為“水口”。由於福清地勢西高東低,龍江是當地最大的河流,自西向東流入福清灣。每年4-9月是汛期,福清市都會被洪水侵襲。因此,葉等人選擇在福清市東南的龍江河邊的山坡上修建城樓,以鎮河妖,防洪。另外,在風水理論中,“水”就是財富。在城東龍江上建塔,也能防止福清財富外流。瑞雲塔的修建反映了福清地方官民對教育和人文的重視,反映了中國人重視地理環境和景觀對人文的影響,其中包含了儒道兩家的學術思想。總之,瑞雲塔有益於福清地區人民的生活。400年來,它默默地保護著四面八方的人民,完美地體現了建築與自然環境的親和力。
2.佛教意蘊
瑞雲塔是壹座風水塔,具有儒道民俗的文化特色。但瑞雲塔上的雕刻也反映了佛教的思想和原理,有佛教文化因素,所以也是佛塔。瑞雲塔上的佛、菩薩、羅漢、和尚、飛天、蓮花等塑像,構成了壹個生動的佛國縮影,每層塔心都有壹佛二菩薩的塑像供信眾供奉。所以瑞雲塔有壹定的佛教寓意。據史書記載,葉經常參加佛道活動,多次倡導修建寺廟道觀之義,並在家鄉福清重建了許多佛寺。他終生與佛教保持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葉程雪的塔的建造必然會考慮到他父親的遺願。中國很多風水寶塔其實都是寶塔,主要是因為人們渴望通過佛菩薩的神力來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人民幸福生活。
3.船舶導航標誌
瑞雲塔也可以當烽火臺。它的地理位置正好在龍江岸邊,可以為來往龍江的船只提供導航。每當有船只經過福清灣,即將進入福清縣城時,遠遠就能看到山頂高聳的瑞雲塔。現在,站在塔上,東望福清灣,西望群山,南北平原丘陵,龍江蜿蜒於塔旁,整個福清市盡收眼底。我們不禁感嘆古人建塔的智慧。
4.各種功能特性
瑞雲塔功能多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供人拜佛;(2)塔彌補福清風水的缺陷,改善當地景觀;(3)復興文學運動,希望多出人才,多科舉;(4)龍江鎮防洪水的河妖;⑤防止龍江水卷走財富;⑥作為船舶的導航標誌。瑞雲塔不僅是佛塔,也是風水塔和航標塔。所以可以理解為什麽除了佛教題材之外,還有很多傳統的民間吉祥圖案與佛教關系不大。
與其他傳統佛塔不同的是,瑞雲塔在嚴肅的宗教氛圍中滲透著民俗,這也反映了明代以後中國古塔多元化、世俗化的發展趨勢。瑞雲塔是多種塔文化形態的組合載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集中體現了我國明清時期塔建築的總體思路,表明我國古塔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已經從佛舍利的聖物和佛教的標誌性建築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瑞雲塔體現了儒、釋、道的文化思想和民間特色,融合了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蘊含了對生命價值的向往和追求,創造了內涵豐富的多功能建築,將崇高的宗教世界與平凡的世俗生活連接起來,實現了人性與天道的統壹,從而實現了和諧完美的精神追求。
瑞雲塔在建築形式、風格結構、雕刻工藝等方面水平很高,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瑞雲塔是我國典型的亭式空心石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研究價值。在福建眾多的亭式空心石塔中,其建築風格繼承了唐五代福建的亭式石塔,並受宋元明初的亭式石塔影響較大,對明末清初的亭式石塔影響深遠。
瑞雲塔歷經滄桑約400年。雖然整體上還是比較堅固的,但是部分構件已經開始松動,很多浮雕已經受到壹定程度的侵蝕和損壞。周邊環境雖然修復了,但還是很亂,需要重新規劃改造。瑞雲塔需要進壹步的關註和保護。
以上文化內涵和建築藝術由仲達咨詢收集整理。更多關於“文化內涵與建築藝術”的建築知識,可以關註仲達咨詢行業專欄。“稍微施工壹下就很容易中標。”有關建築企業的信息,請訪問仲達咨詢、建築鏈接或關註仲達咨詢微信官方賬號獲取信息。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