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的投標報價和定價方式都是影響最終利潤形成的前期因素。從項目成本的角度采取措施,或許是應對高收益低利潤現象的好辦法。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壹,主流建築企業越來越面臨著高產出、低利潤的尷尬局面。這種局面的形成不僅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是施工企業內部諸多問題造成的。這確實需要我們對以往的項目進行總結,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和思考,找出癥結所在,從而有效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從項目成本的角度來探討對高收益低利潤現象的理解。
高產微利對企業的影響
據筆者調查,三年前,某大型國企因為承包了壹個合同價幾個億的項目而興奮不已,因為完成了當年的產值指標任務,無項目可做的局面結束了,人員和閑置的機械可以動了,這當然成了讓人高興的好事。然而,在項目實施的第二年,項目成本中反映的問題逐壹凸顯。
首先,由於當時投標時間倉促,沒有仔細核對業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單的工程量和項目。因此投標時工程量清單存在遺漏和負數量差異,合同約定的工程項目總價為投標時工程圖紙範圍內的全部工程量和項目。除施工過程中工程圖紙範圍外的重大設計變更外,不做任何調整,因此低估工程量和遺漏造成的損失不予補償。其次,由於項目位於外省市,我們當時投標時對當地定額了解不多,對當地的人工、材料、機械市場情況調查不充分,導致清單價格遺漏。
部分主材市場價格偏低,部分材料第二年上漲,導致實際施工價格與投標時的綜合單價相差較大。如現場每1m3商品混凝土比投標價高出100元。這個大型工程有幾萬平米的混凝土,幾千噸的鋼筋,比投標價還高的造價真的很可怕。結果就是,勞動者每壹天的努力,並沒有為企業和個人創造效益,而是損失了多少。高產值與低利潤甚至負利潤形成鮮明對比。企業不買單,少買單,多買單。如何走出高收益低利潤的怪圈,引起了我們的深思。
建築企業為了盡可能減少損失,只能在高產量低利潤的情況下盡量減少消耗。技術水平高的技術工人自然會有更高的人工成本;劣質材料和性能優良的合格材料價格相差很大;機械性能好、效率較高的工程機械,其使用成本遠高於性能差的老舊機械。這樣,降低消耗的成本可能是使用不熟練的勞動力,選擇劣質的建築材料,使用老舊性能差的施工機械。
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等因素與我們選擇的服務隊伍的服務水平、設備材料的質量、施工機械的安全和效率密切相關。如果不明確通過犧牲工程質量和安全來降低成本,會給企業帶來深遠的惡性循環。此外,高產量低利潤的情況必然導致施工企業人員心理失衡,難以調動其責任感和積極性,導致工作態度消極。同時也阻礙了人才的引進和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其影響可見壹斑。
承包建築工程的盲目性,為高產低利埋下了隱患。
基於以上分析,從內部成本管理的角度對項目進行事前預測和控制,從而不為項目實施的損失埋下伏筆,有效提高施工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施工企業的壹項重要任務。先調查原因,再改進和完善內部成本管理,減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誤,項目的效益有很大潛力可挖。
由於我國建築市場供大於求,形成了買方市場,外部市場環境的激烈競爭,使得很多建築企業面臨無米之炊的局面。所以為了承包工程,有的施工企業墊資,有的低於成本價投標。這些盲目的惡性競爭是建築企業在虧損邊緣掙紮的原因之壹。
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僅取決於高效的企業管理和成本控制,還取決於合理的項目價格。上述項目中,價格在成本線以下,超出了企業的承受能力。即使施工管理的再好,損失也是無法彌補的。另外,施工企業的壹些機制也會造成承接施工任務的盲目性。上級每年都會給基層施工單位領導下達產值任務指標,年度考核結果與獎勵制度直接掛鉤。所以,壹些基層單位的領導在中標後去投票,然後先談項目,這種情況很常見。如何盈利似乎排在第二位,風險意識薄弱。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承接工程項目,虎頭蛇尾的項目依然會居高不下,收益率也會很高。
如果妳想了解其他建築行業,妳可以點擊仲達咨詢行業動態。
以往造價系統的工程造價人員只需要做計算工程量、設置項目、收取費用、匯總等重復性工作。在投標階段,各投標單位的報價當時只是壹個工程價格。比如工程中標,竣工後的結算壹般采取實結算的形式,即根據竣工圖計算工程量,差額可以人工調整,可以找材料,所以對施工單位來說沒有數量和價格的風險。所以低價中標,高價結算的情況並不少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施後,相應的評標原則出臺後,這種計價模式的改變意味著工程造價人員職責的改變,延續多年的觀念和工作模式也將隨之改變。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企業面臨的高收益低利潤的風險,我認為在確定參與市場競爭的工程投標價格這壹重要環節中,造價人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工作重點。
基於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不僅包括人員費用,還包括管理費利潤和風險費用。可見,風險成本是需要考慮的,並包含在綜合單價中。但目前大多數情況下,施工單位在投標報價時通過設置壹個定額消耗項來分析人工、材料、機械的成本,其中材料費用是根據建設主管部門每月公布的材料信息價格來計算的,管理費利潤也計算在內,風險成本根本無暇顧及。不考慮也有原因,就是考慮風險成本會增加項目成本,從而降低報價的競爭力。本文認為,必須認真分析風險成本。材料成本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權重,其增加程度對工程成本的影響也最敏感。
因此,造價管理人員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價格收集工作,建立工程施工中壹些主要材料的數據庫,還要根據其每月的價格變化繪制價格曲線,並在指定階段進行匯總分析,包括淡季和旺季的價格變化,自然年的價格上漲情況以及國際市場形勢對部分材料價格的影響。通過日常價格數據的積累,結合具體項目的情況(如工期長短、項目主體的施工季節等。),判斷投標項目中應考慮的價格風險因素。
對於外省市的招標項目,各種風險因素不容忽視,不能按照以往的招標慣例閉門造車。需要做更多的調查和準備工作,掌握另壹個國外市場的信息,避免在不了解市場和規則的情況下,報出極低的價格。當風險轉化為損失時,最終可能會抵消增加的利潤,甚至減少原來的利潤,給建築企業造成損失。此外,在投標階段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也要保證計算數據準確,不出現手工錯誤,以免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還有壹點,比如和甲方簽訂固定包幹合同時,要約定雙方的風險範圍。比如材料價格上漲或下跌多少比例時,可以進行結算;當設計變更的工程量達到什麽程度,可以計算工程量,如何確定價格。
當固定總價合同沒有做出這些具體約定時,就沒有補充材料的依據。因此,加強施工合同條款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項目風險。總之,報價風險的預測需要日常工作的積累,良好的預見性和對市場的敏感性。施工企業應積極尋求防範風險的措施,以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工程量清單中的疑點和遺漏不容忽視。工程量清單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是工程圖紙量化的體現,應準確、全面地反映工程圖紙的全部內容。這也是準確計算工程造價的前提。此外,招標文件所附的工程量清單不僅在招標階段對招標人和投標人具有約束力,而且是工程竣工結算的依據。因此,工程量清單是貫穿整個項目的重要成本文件。施工合同采用固定總價合同的,合同價格約定為工程承包範圍內的總價,工程量清單的查漏補缺尤為重要。
因此,參與投標的施工企業必須組織有經驗的造價團隊在限定時間內對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進行復核。如果核實後發現工程量清單有漏項和錯誤,應逐項匯總,並在規定的答疑時間內提交給招標人,以便招標人修改清單,爭取工程量清單的完整和嚴謹,降低施工單位報價的“量”和“項”風險。但目前由於招投標階段時間緊張,施工單位造價人員對工程量清單的審核不夠重視,甚至省去這壹環節。的確,工程量計算專業性強,項目多,短時間內準確、高質量地完成並不容易。
如果妳想了解其他建築行業,妳可以點擊仲達咨詢行業動態。
重視競爭性費用的制定,體現企業的競爭力。工程的費用構成之壹是措施費用,包括技術措施和其他措施,工程量清單以項為單位列出。施工企業應對所報措施費用的準確性負責,並包幹使用。即使實際施工超過上述措施的工程費用,招標人也不予補償。可見是有競爭力的收費。因為每個工程都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比如:地基處理、排水降水、工程施工期是冬季還是雨季、施工現場條件等等。因此,在工程投標階段,應組織施工組織人員分析工程文件,制定經濟合理、先進可行的施工方案,落實技術組織措施。對於工程的壹些重點、難點分項工程,可以同時制定多個施工方案,如土方施工方案是否采用大開挖、邊坡土釘或錨桿支護、井點或深井降水等。
不同的施工方案成本不同,同時可以應用新技術、新工藝。通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從技術和經濟的角度分析權衡,以技術優勢獲取經濟效益。然而,工程費的報價在投標單位之間往往差別很大。造價人員可以通過各方案的造價準確掌握各方案報價的差異,使報價資料經濟合理,為最終報價決策提供參考數據。
推進企業定額的建立和完善勢在必行。自2001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以來,建設主管部門積極倡導各施工企業編制反映自身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內部定額,因為企業的定額在材料消耗、人工消耗、機械類型、機械配置和使用方案、管理費用的構成等方面,基本上都是根據自身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的。與采用地方定額或行業定額相比,更能真實地體現本企業施工管理的特點,更能準確地反映工程的實際成本。
比如,施工企業可以編制這樣壹套完善的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的內部定額,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同壹投標報價的兩個定額之間的相關性轉換,即, 根據地方定額編制的社會平均水平的報價和根據企業定額編制的社會先進水平的報價同時完成,這樣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招標項目的內部成本是多少,利潤空間有多大,從而保證最終的報價決策會頭腦清晰,不會導致盲目的壓價。
但目前我所知道的有自己企業定額的施工企業數量很少,個別編制定額的應用也不理想。有些並不簡單快捷,有些對企業來說並不實用,只是地方配額的翻版。因此,我認為從生產技術的發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市場競爭的需要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等方面來看,推動企業定額的建立勢在必行。
增強風險意識刻不容緩。建築行業是壹個高風險行業,尤其是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有的省市采用合理低價招標,有的省市采用公開招標,降低工程造價至少10%甚至更高。這無形中降低了利潤水平。但是,勞動力、材料和機械的成本可能會因為工期的跨度而增加。因此,施工企業有必要在報價中樹立風險防範意識。
目前,我國建築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和建築工程項目微薄的利潤水平。如果繼續傳統的管理模式,不研究市場,不加強內部管理,不提高管理水平,企業就會從“微利”走向“無利可圖”,直至被市場淘汰。高收益低利潤的普遍性已經引起了我們的註意,我們的建築企業也將改變它。機會永遠光顧有準備的人,我們的建築企業也是如此。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