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埋位置偏差和位移
預埋盒偏差
問題描述
預埋盒偏移下沈。
基本要求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規定預埋管、電箱在構件平面中心線的位置偏差為20mm,高差為0 ~ 10 mm。
原因分析
1)箱體固定不牢,澆築混凝土或振搗時箱體移位。
2)混凝土振搗摸盒
控制點
1)預埋在預制構件上表面的箱底必須加支撐。
2)振搗混凝土時,嚴禁觸摸預埋盒和導管。
2.預制構件的表面布滿小孔
表面孔隙凹坑
問題描述
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外表面具有大量氣孔、大孔徑和麻面的特征。
原因分析
1)采用油脂脫模劑,導致混凝土澆築後油脂部位形成氣孔。
2)如果不清理模板,塗刷脫模劑,模板表面容易形成凸起部分,混凝土澆築硬化後,容易形成氣孔。
3)混凝土振搗不密實
控制點
1)用水性脫模劑或油性脫模劑代替油脂。
2)脫模劑塗刷前,必須將模具平臺清理幹凈,鋼筋綁紮預埋過程中使用跳板。不允許在塗有脫模劑的模具平臺上行走。
3)對工人進行混凝土振搗的技術交底,振搗過程中要旁站壹周。
3預制構件的表面裂紋
表面裂紋
問題描述
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外表面裂縫
原因分析
1)門窗洞口等。,設計圖紙未按規範要求設置加強筋。
2)鋼筋未按設計吊裝和運輸前。
控制點
1)門窗、洞口等,按規範要求設置加強筋。
2)構件在吊裝和運輸前,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加固,經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吊裝和運輸。
4預置構件的現場驗收和堆放問題
焊盤不在壹條垂直線上。
構件堆放缺少墊塊。
問題描述
預制構件在現場隨意堆放,上下兩排木塊不在壹條直線上,極易產生裂縫。
處理措施
堆放預制構件時,首先堆放場地必須相對平坦。如果場地不平,需要調整墊塊,保證底部墊塊在同壹平面上,底部預制構件放置平整,受力均勻。第二,層壓板的堆疊數量不應超過6塊;第三,板與板之間不能缺少墊鐵,垂直墊鐵要在壹條直線上,所有墊鐵都要符合規範要求。
5.吊點位置設計不合理
吊裝時有明顯裂紋。
在這裏設置吊點是不合理的。
問題描述
現場吊裝過程中,出現明顯裂縫,預制構件損壞。
原因分析
1)預制構件設計不合理。
2)吊點設計不合理。
處理措施
1)設計構件時,對吊點位置進行分析計算,以保證吊裝的安全性和合理的吊點。
2)缺掛點或掛點設計不合理的部件返廠處理。
6預制墻板吊裝偏差
墻偏離控制線太多。
這兩面墻顯然是交錯的。
問題描述
預制墻偏差嚴重,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原因分析
1)墻體安裝時沒有嚴格按照控制線控制,導致墻體倒下後出現偏差。
2)構件本身存在壹些質量問題,厚度不壹致。
處理措施
1)墻位置校正
2)施工單位應加強現場施工管理,避免類似問題發生。
3)監理單位應加強現場檢查和監督。
7預制構件管線遺漏,與現場預留不符。
預制構件缺少預埋管道。
預埋管線嚴重偏斜。
問題描述
現場發現部分預制管道缺失、偏移,導致現場安裝時預制構件出現刨槽等問題,容易損壞預制構件。
原因分析
1)構件加工時遺漏預埋管件。
2)管道安裝未按圖紙施工。
處理措施
加強管理,預埋管線必須按圖施工,不得遺漏,澆築混凝土前加強檢查。
8預制構件灌漿不密實
外墻填縫處
現場灌漿質量差
原因分析
1)灌漿材料配置不合理。
2)波紋管幹燥
3)灌漿管道不通暢,密封不密實,造成漏漿。
4)操作人員粗心大意,沒有加滿。
預防措施
1)嚴格按照說明書中的比例和投料順序配制,按照說明書控制攪拌方法和時間。
2)吊裝構件前,認真檢查灌漿管和拼縫是否通暢,灌漿前半小時撒少量水濕潤灌漿管,但不能有水。
3)使用壓力灌漿機時,構件中的灌漿孔應壹次連續灌滿,灌漿材料終凝前應將灌漿孔表面壓實並抹平。
4)確保灌漿材料攪拌後30分鐘內用完。
5)加強操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人工人員的施工質量意識。
灌漿檢查
灌漿完成後及時封閉。
9預制構件鋼筋偏差
鋼筋偏差
原因分析
1)豎向鋼筋不受限制,在樓板混凝土澆築前固定。
2)樓板混凝土澆築和振搗使豎向鋼筋偏移。
預防措施
1)根據構件編號,采用鋼筋定位架進行限位,並用剪刀撐對鋼筋架進行適當支撐,確保鋼筋位置準確。
2)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根據插筋布置圖和現場構件邊線或控制線,復核現場預留墻柱構件插筋的中心位置,中心位置偏差超過10mm的插筋應根據圖紙進行適當修正。
10鋼筋連接問題
螺紋連接斷開
預留嚴重彎曲。
問題描述
現澆接頭處鋼筋連接存在套筒接頭不擰緊、搭接流於形式、鋼筋彎曲嚴重等問題,給結構安全帶來隱患。
原因分析
1)連接鋼套管時,工人操作不正常。
2)現場監督管理不到位。
處理措施
1)在平臺上澆築混凝土時,加強對鋼筋套筒接頭的保護措施,避免雜物落在上面。
2)鋼筋連接時,工人應采取清洗、塗油等措施,確保套筒連接質量符合規範要求。
3)管理人員需加強現場管理,加強對各套筒接頭的檢查,監理應做好旁站工作,工程部應認真復檢,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11密封砂漿過多。
厚密砂漿
問題描述
樓梯間外墻水平縫砂漿過多,嚴重影響灌漿質量。
原因分析
1)該部位下部預制構件未預留槽口,水平間隙過大。
2)施工單位管理失職
處理措施
1)再次采取堵漏措施,並將處理方案報監理和甲方工程部批準後實施。
2)要求施工單位加強現場管理,嚴禁因砂漿過密而影響灌漿質量。
3)完善NPC相關技術規範,明確規定密實砂漿厚度和密實砂漿體積比,便於規範依據現場檢查驗收。
12主筋不在箍筋內。
主筋不在箍筋裏。
問題描述
節點處墻體主筋不在箍筋內,給結構安全帶來隱患。
原因分析
1)主筋偏差
2)預制廠預留箍筋長度不足。
處理措施
1)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2)加強現場施工管理,避免鋼筋偏移。
3)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加工廠,重新設計箍筋延伸長度,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13層壓板出現裂紋
疊層板裂紋
原因分析
層壓板的固化時間不夠,層壓板還沒有達到規定的強度。
處理措施
1)要求施工單位更換合格的疊合板。考慮到現場進度,可出具相關專項修復方案,並提交監理和甲方審批後方可整改。
2)要求施工單位加強現場管理,疊合板必須達到其強度的100%方可拆除和吊裝。
3)監理單位應加強現場檢查和監督。
其他常見質量問題
除了上面提到的13質量通病,拼裝工地還有其他問題,比如:標高不對,沒有仔細檢測(標高問題從洞口就能看出來);吊裝不規範,存在安全隱患;垃圾未清理幹凈,影響灌漿質量;成品損壞,構件安裝後不做成品保護,後續施工汙染損壞...
總之,要保證裝配式建築的質量,必須從加強預制混凝土構件的質量管理入手,提高預制構件的設計質量,加強構件制作、堆放、運輸和現場施工吊裝、節點連接、成品保護等環節的質量控制,分清各環節的責任主體,提高各環節管理人員的質量控制水平和壹線工人的質量意識,做到“匠心施工”,促進裝配式建築的健康發展。
相信經過以上介紹,大家對13裝配式建築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措施有了壹定的了解。歡迎訪問仲達咨詢了解更多信息。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