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後悔壹輩子。

後悔壹輩子。

個人覺得還是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吧,不過壹定要因人而異。我整理了壹些資料,看看可能會有幫助。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簡介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是山東省唯壹的省屬公辦水利院校。是壹所以工科為主,文理結合的綜合性學院,已有50年歷史。原校區位於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曲阜。2004年,主體搬遷至日照大學科技園內新建的現代化新校區。今天,她以孔子故裏、東方聖城近50年的儒學底蘊,融入藍天碧海、金沙灘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日照,融入8所高校、6個研究所組成的大學科技園,融入山東半島蓬勃發展的制造業基地的創新發展,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山東乃至全國高等職業教育中壹支有實力、有特色、有影響力的生力軍。2005年,山東省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評估被評為優秀。山東省首批普通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水平評估被評為優秀,獲得總分第壹,成為山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排頭兵。

硬件壹流的智能生態校園。學院新校區占地1,21.5畝,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校園依山傍海,園內山、湖、廊、亭綠樹綠草相得益彰,景色宜人。千兆校園網覆蓋學院每個角落,實現網絡化教學、網絡化管理、智能化辦公,讓全球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生活學習信息都能享受到。省內壹流的大學生公寓配有電腦桌和儲物櫃、室內衛生間、寬帶網絡、直撥電話、冷暖設備等。,使整個校園集大學科技園、生態觀光園、文化娛樂園於壹體。

優秀的教學基礎體系。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000萬元,擁有電子技術實驗室、數控仿真實驗室、液壓實驗室、巖土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EPR實驗室、CAD實驗室、水處理實驗室、建築公司、監理公司等校內實驗實訓場所47個,校外專業實習基地87個。有六個系,即水利工程系、建築工程系、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和基礎科學系。六大類近40個專業。其中,建築工程專業被教育部、建設部確定為建築業技能型人才培養專業,水利工程與機電壹體化專業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示範專業。

高素質雙師型教師。教職工50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員、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138人,博士、碩士163人。學院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五年來共承擔並完成國家重大科技項目2項,省、地市級科研項目65項,省級科技進步獎9項,部門獎勵16項,國家發明專利14項。在公開出版物上發表論文700余篇,出版圖書和教材60余部。各專業教師輪流到生產和科研壹線實習,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形成了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體系。

強大的就業保障體系。學術型、專家型教師,現代化教學手段鞏固學生理論知識;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眾多的實驗實訓基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水平;與社會零距離對接的專業設置,保證了畢業生就業的市場適應性;訂單式、工學交替、“2+1”模式、校企合作培養等多種教育教學模式的應用,形成了畢業生就業的多重保障體系。2003年,學院被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準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擁有初、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資格30多種類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獲得多個與專業相關的技能資格證書,進壹步增強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在過去的三年裏,大學畢業生就業壹直供不應求,壹些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前壹年就被用人單位搶購壹空。

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來自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法國、新加坡、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訪問了學院。與大阪都島工業學院、南洋理工學院建立了友好關系,定期互派教師。分別與莫斯科國立環境工程大學、伊萬諾夫國立化工大學、國立太平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實行“3+2”中外合作培養模式。* * *在國內首次培養國際水平的水利工程、機械制造、金融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英國Aides國家職業教育與學術考試學院在山東高校設立了第壹個BTEC酒店管理海外中心。

創辦國內壹流、國際知名的高職院校。堅持以內涵發展為主的辦學道路,實施多元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戰略,創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擴大國際教育交流,以“聚焦工科、文理結合、立足國內、接軌國際”的新發展理念為新發展理念。到2008年學院建院50周年,辦學規模將穩定在12000名學生,國際合作國家10個。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是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1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德州市唯壹壹所公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隸屬於德州市人民政府。德州職業技術學院,以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為基礎,整合德州廣播電視大學、德州經濟學校、德州財貿經濟學校、德州科技貿易學校。是集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級技師教育為壹體,培養經濟社會急需的高學歷技能型人才的新型高職院校。學院位於德州市新城區大學東路,總規劃面積1192畝,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預算總投資4.4億元。

整合創辦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的五所學校,都是我市職業教育的強校、名校。他們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德州技術學院,原名德州高級技工學校、德州技工學校,創建於1958。是山東省首批成立的9所市級技工學校之壹,也是我市最早的職業技術學校。占地近百畝,固定資產4000多萬元。設置專科、高中級技師三個層次20多個專業,培養面向生產壹線的高中級專業技術人才。建校近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學校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把提高教學質量和密切校企聯系作為學校發展的兩條生命線。在全國同類學校中率先合資成立了改革發展咨詢理事會,建立了穩固的校企聯系,走出了壹條有特色的改革發展之路,學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98年初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重點技工學校;1999年底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命名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2001年5月,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升格為高級技工學校,升格為副地級事業單位;2004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多年來,該校培養的畢業生以紮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著稱,深受企業好評。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我市各行各業的帶頭人和骨幹,被譽為我市機械制造業的“黃埔軍校”。當年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十年保持在98%以上,招生人數連年保持領先於省內同類學校。多次被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全省技工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先後向社會輸送了數以萬計的高素質實用技能人才。

德州廣播電視大學成立於1978,依托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節電大學。主要提供普通和成人大專教育,以及人文和大專教育的網絡教育、開放教育、函授教育、各類崗位證書的培訓和考試、繼續教育等。自1986開始招生以來,全省各類學科、專業招生近65438+萬人。

德州經濟學校創辦於1988,有13大專專業和中專“三二”課程。學校以企業為依托,逐步探索出了立足中職、面向市場、產學結合、服務行業、校企結合的特色辦學之路,為德州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眾多適用的專業技術人才。近年來,每年招生人數保持在1500人以上。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德州財貿經濟學校創建於1977,前身為德州供銷學校。曾隸屬於省供銷社,開設15金融、工程類專業。是壹所集普通中學、職業中學、成人中學、普通高中、函授和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培訓為壹體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校。2009年從199升入重點中學。

德州科技貿易學校創建於1977,前身為山東省德州糧食學校,曾隸屬於省糧食廳。有16“三二”大專專業和中專。學校是教育部“十五”重點研究基地,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示範點,全國英語評估點,山東省計算機應用水平培訓評估點,德州市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培訓基地。2004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原五校雖曾輝煌壹時,但面對社會對人才的渴求,面對黨中央、國務院重視和發展職業技能培訓的黃金機遇,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決定整合五校,組建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全力打造魯西北職業教育“航母”。這是德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解決我市經濟社會急需高技能人才問題的壹項重要決策。融合不是簡單的量的積累,而是質的飛躍。使我市職業教育能夠最大限度地享受資源,發揮優勢,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職業教育結構更加完善。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建成,填補了我市公辦高職院校的空白,使我市職業教育形成了完善的高、中、小學結構。既解決了我市急需的高級技能人才培養問題,又滿足了德州人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對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加快建設小康德州具有重要意義。

——職業教育特色更加突出。學院成立後,將技工教育培養技術工人的教學方法移植到高職教育中,重點加大實驗教學設施的投入和實訓課程的比重,使學生掌握壹定的理論知識,突出實踐技能訓練,註重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術技能、生產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學生畢業前要統壹考核,真正把學生培養成既有高等學歷又有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雙高”人才,成為經濟社會急需的實用型、高技能人才。

——師資更加豐富。學院成立後,現有教職工810人,專任教師421人。專任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歷25人,本科學歷318人。高級職稱154人,中級職稱171人。其中,“雙師型”教師占26%。所有教師都根據新設立的專業進行調整,師資力量大大增強。同時,學院正在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和“技師培養工程”,加大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力度,壹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迅速形成。

——教學設施更加先進。學院新建了高標準的教學樓、實習樓、實驗樓、圖書情報樓、學術交流中心和綜合實習工廠,配備機械原理、數控仿真、金工力學、電子電工、電氣自動化等實驗室和實訓室100余個。還建有新型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互動閉路電教系統、校園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加工中心、數控機床等先進實訓設備。實驗實踐課題率可達100%,完全滿足教學需要。

——校企關系更加緊密,畢業生就業渠道更加廣闊。多年來,五校都以服務社會和企業為宗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早在1998,德州工學院就把校企關系作為發展的生命線,成立了改革發展咨詢理事會,聘請企業負責人擔任學校改革發展咨詢理事會名譽主席。校企在人力資源調查與預測、專業課程調整、技能人才開發與培養、校外實習基地建立、新產品開發等多方面進行合作。使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十年達到98%以上。學院成立後,實力大增,這種形式已經推廣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十幾個省市的近百家知名企業。,進壹步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就業前景更加光明。

新建的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辦學形式多樣。壹是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都要以中等職業學校帶動,中等職業學校在開設高職高專和高級技工班的同時,要繼續辦好中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第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相結合,繼續開展遠程教育、函授和成人教育;三是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繼續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急需人才,為縣辦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師資。同時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就業服務、勞務中介、中外合作辦學、校企聯合辦學等。

新建的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設有高職系、電大普通班、高級技師系和中級系。高職院校開設機械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焊接技術及其自動化、機電壹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電算化會計、市場開發與營銷、食品儲運與營銷、餐飲管理與服務等專業11;電大普通班開設法律事務、會計電算化、英語教育、漢語教育、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教育六個專業。高級技師系開設數控機床加工、數控機床維修、機床設備維修、電氣維修、機電壹體化、化工工藝、矽酸鹽工程七個專業。學生修完規定課程並考核合格,可獲得相應的高等教育證書和國家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成為國家急需的高學歷、高技能“雙高”人才。中級部開設車削、鉗工、焊接、汽車修理與駕駛、維修電工、電子、機電壹體化、電梯安裝與維修、紡紗部操作、電算化會計、服裝設計、商品管理、土木工程、微機14四個專業。經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中等教育證書和國家中級職業資格等級證書,成為應用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