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目前中國主要的鐵路幹線有哪些?以及它們的完成時間。

目前中國主要的鐵路幹線有哪些?以及它們的完成時間。

中國主要鐵路和公路幹線的地理分布

作者:zwd轉貼自:未填寫的點擊量:48

壹、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是中國交通運輸的主力軍。中國鐵路貨運周轉量多年來壹直占全國貨運總周轉量的70%。在各種運輸方式中,鐵路運輸承擔的客貨周轉量居首位,是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動脈,是我國綜合運輸網絡的主力軍。

1875年,我國第壹條鐵路吳淞線建成,長15km。僅運行16個月就被拆除。1881唐(山)-徐(各莊)線的修建,是中國鐵路的正式開工。隨後的68年裏,先後修建了25000公裏鐵路,但到1949年,只剩下210000公裏(不包括臺灣省省)。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鐵路事業有了很大發展。鐵路通車裏程不斷增加,技術裝備不斷完善。到1999年底,鐵路營業裏程達到5.79萬公裏,復線裏程2.09萬公裏,占比361%,電氣化裏程1400公裏,占比24.2%。隨著大秦重載鐵路和廣深準高速鐵路的開通,福廈高速鐵路的建設,我國重載鐵路和高速鐵路的建設拉開了序幕。

(1)鐵路運輸網絡和主要鐵路幹線

中國鐵路基本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以四縱三橫三網三線關內外為骨架,多條支線、輔助線、專用線相連,可通達全國各省市的鐵路網。四縱是指京廣線、京九線、京滬線和北同蒲-太焦-劉嬌線;三橫指的是京秦鮑靜寶蘭蘭青青藏線,隴海藍欣線,滬杭浙贛湘黔昆線;三網是指東北鐵路網、西南鐵路網和臺灣省鐵路網;關內關外三線是指京沈線、京通線、和靜金城線。

1.京滬線

京滬鐵路北起北京,經天津、德州、濟南、兗州、徐州、蚌埠、南京、無錫、蘇州,南至上海。用於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七省市,橫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全長1.462公裏,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

京滬線在天津與京沈線匯合,與天津港相連。在德州,石德線與京廣線相遇並連接。在濟南,吉焦線已經交叉,到達青島港和煙臺港。在兗州,屍佼線會合,連接石臼港;隴海線在徐州會合;寧蕪線在南京會合,然後與皖贛線相接;滬杭線在上海相遇。

2.京廣線

京廣線北起北京,南至廣州,橫穿我國中部,途經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省,穿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五大流域,連接長江中下遊華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全長2324公裏。

京廣鐵路是中國主要的南北鐵路,是中國鐵路網的中軸線。在北京的北端,京秦、京包、京原、京通、京承、京沈鐵路交匯。京九線、廣茂線和廣梅汕線在廣州南端匯合,到達香港、茂名和汕頭。

3.京九線

京九線北起北京,經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廣東,南至香港九龍,跨越9個省市,全長2364公裏。京九鐵路是我國鐵路建設史上投資最大、裏程最長的鐵路幹線。它的建設對完善我國鐵路布局、緩解南北交通緊張、促進沿線地方資源開發、推動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加快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促進港澳穩定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4.北同蒲-太焦-劉嬌線

同蒲線貫穿山西南北,從山西大同到陜西蒙源,北接京包線,南接隴海線。北同蒲線是指大同到太原的鐵路。太焦線從太原經長治到焦作。劉嬌線從焦作到柳州,途經襄樊、枝城和懷化。

北同蒲-太焦-劉嬌線北起大同,南至柳州。是與京廣線平行的南北交通大動脈,全長2395公裏。

5.秦鏡-鮑靜-寶蘭-蘭青-青藏線

這是中國北方壹條重要的東西向鐵路幹線。從東部的秦皇島經馮潤到北京的鐵路線是京秦線;北京向西經張家口、大同、濟寧、呼和浩特到包頭的鐵路線是京包線;包頭至蘭州經銀川向西的鐵路是寶蘭線;蘭州到西寧的鐵路線是蘭青線;西寧經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是青藏線。青藏線現在正在建設中。

6.隴海-藍欣線

隴海線東起黃海之濱的連雲港,西至黃土高原的蘭州,全長1.754公裏,連接蘇、皖、豫、陜、甘五省,途經徐州、商丘、開封、鄭州、洛陽、蒙元、xi安、鹹陽、寶雞、天水。

蘭新線西起蘭州,經張掖、酒泉、嘉峪關、吐魯番、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烏蘇、博樂至阿拉山口,全長2459公裏。

隴海-藍欣線貫穿中國中部,連接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和西北邊疆地區。是具有重要經濟、政治和國防意義的鐵路幹線。

7.滬杭線-浙贛線-向倩線-貴昆線

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形成了橫貫中國南方的東西向交通大動脈。東起東海之濱的上海,西至雲貴高原的昆明,全長2598.5公裏,貫穿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五省壹市。這條鐵路線對加強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的經濟聯系起著重要作用。

8.西南鐵路網

西南鐵路網由連接區內的成昆鐵路、成渝鐵路、川黔鐵路、貴昆鐵路等4條鐵路和連接區外的寶成鐵路、象嶼鐵路、向倩鐵路、黔桂鐵路、南昆鐵路等5條鐵路組成。

成都、重慶、昆明、貴陽各占壹角,連接雲南、貴州、四川、重慶。通往區外主要有五條道路,北部通過寶成線與西北、華北、東北相連。東北通過湘渝線與武漢-丹江口線相連,連接川、陜、鄂,連接中南、西南、西北三個地區。在東部,湘黔線連接中南和華東。東南部的黔桂線、南昆線進入兩廣,出海。

西南鐵路幹線網的形成,從根本上改變了川、滇、黔、渝等西南地區“蜀道難通,難於上青天”的交通擁堵局面。

9.東北鐵路網

東北是中國鐵路最密集的地區。東北鐵路網由70多條鐵路幹線和支線組成,以南北走向的哈大線和東西走向的濱州線為“D”形骨架。東北地區主要鐵路幹線有沈丹線、姬神線、平齊線、昌圖線、哈佳線、濱北線、通讓線、嫩林線、通往林區的雅林線等。

哈大線貫穿整個東北,穿越肥沃的松遼平原,將哈爾濱、長春、沈陽三個省會城市與海港大連港連接起來,全長946公裏。它是整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客貨運輸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國最繁忙的幹線之壹。

濱州線西起滿洲裏,經海拉爾、齊齊哈爾,到達哈爾濱,全長956公裏。隋斌線從哈爾濱經牡丹江至綏芬河,長381 km。濱洲線和隋斌線分別在滿洲裏和綏芬河與俄羅斯鐵路相連。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東西交通幹線。

10.連接關內外的三條幹線。

京沈鐵路是連接關內外的鐵路幹線。它起於北京,經天津、唐山、秦皇島,出山海關,經錦州,到達沈陽,全長850公裏。

京承線起於北京,經承德到達錦州,是京沈鐵路的重要輔助線。

京通線起於北京郊區昌平,經內蒙古赤峰至通遼。京通鐵路是連接灌口內外的第二條重要鐵路通道,是連接東北西部和華北的捷徑。

(2)主要鐵路樞紐

鐵路樞紐是指位於兩條或多條鐵路線交匯處,由若幹車站、線路和壹系列設備組成的運輸生產綜合體。鐵路樞紐的任務是處理線路間大量客貨列車的解體、編組和換線業務。鐵路網由許多鐵路樞紐和不同性質的鐵路線組成。中國有許多鐵路樞紐。重要的鐵路樞紐有北京、鄭州、天津、廣州、株洲、武漢、上海、徐州、石家莊、哈爾濱、沈陽、貴陽、重慶、昆明、成都、柳州、Xi、烏魯木齊、蘭州和呼和浩特。

1.北京鐵路樞紐

由京廣、京沈、京包、京九、京秦、京承、京通、靖遠交匯而成,是中國最大的鐵路樞紐,負責編組通往全國各地的列車。

2.天津鐵路樞紐

地處津滬、京沈幹線交匯處,與天津港相連,是北方最大的水陸聯運中心。天津站承擔著繁重的運輸任務,既是客貨混裝站,又是編組站。

3.鄭州鐵路樞紐

鄭州北站位於隴海、京廣兩條重要鐵路幹線的交匯處,處於全國鐵路網的中心,是全國著名的大型編組站。

4.武漢鐵路樞紐

地處京廣、邯、武九鐵路線交匯處,與長江水路相連,是以水陸過渡為特征的交通樞紐。樞紐的車站分別位於武昌、漢口、漢陽,是壹個延伸的鐵路樞紐。

5.上海鐵路樞紐

由津滬線和滬杭線交匯而成,結合上海港,形成中國最大的水陸交通樞紐。

6.廣州鐵路樞紐

廣州港位於京廣、廣茂、廣深、廣九、廣梅等鐵路交匯處,是南方最大的水陸交通中心。

7.蘭州鐵路樞紐

地處寶蘭、蘭青、隴海、藍欣四大幹線交匯處,是中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鐵路樞紐。

8.沈陽鐵路樞紐

它位於哈大、京沈、沈丹和姬神鐵路線的交匯處,是中國東北南部最大的鐵路樞紐。

9.哈爾濱鐵路樞紐

它位於哈大、濱州、隋斌、濱北、季斌和賈斌鐵路線的交匯處,是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

10.成都鐵路樞紐

它位於寶成、成昆和成渝鐵路的交匯處,是壹個環形樞紐。

11.重慶鐵路樞紐

地處湘渝、成渝、川黔等鐵路線交匯處,連接重慶港,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水陸交通中心。

12.貴陽鐵路樞紐

位於黔桂、黔昆、川黔、湘黔鐵路線交匯處,是新中國成立後形成的鐵路樞紐。

第二,道路運輸

公路運輸是壹種門到門的運輸方式,投資少、運量小、能耗高、速度快、運價高、靈活性強。壹般用於鐵路和水路的短途運輸和輔助運輸,但在偏遠地區,缺乏鐵路的地區是運輸幹線。在國外,由於汽車的大型化和高速化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設,公路運輸已經成為交通運輸業的主力軍。

(1)主要公路幹線

中國有12條國道:

1.同江-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煙臺-青島-連雲港-上海-寧波-福州-廈門-深圳-珠海-湛江-海口-三亞。

2.北京-天津-濟南-合肥-南昌-福州。

3.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

4.二連浩特-太原-Xi安-成都-昆明-河口。

5.重慶-貴陽-南寧-北海-湛江。

6.綏芬河-哈爾濱-滿洲裏。

7.丹東-沈陽-北京-呼和浩特-銀川-蘭州-西寧-格爾木-拉薩。

8.青島-濟南-石家莊-太原-銀川。

9.連雲港-徐州-鄭州-Xi安-蘭州-烏魯木齊-霍爾果斯。

10.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

11.上海-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瑞麗。

12.衡陽-桂林-南寧-昆明。

(2)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指全封閉、全互通的快速車輛專用公路。高速公路和壹般公路最大的區別在於解決橫向幹擾,盡量減少縱向幹擾。具有通行能力大、行駛速度快、交通事故少、經濟效益高等優點。

我國高速公路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到2003年初,高速公路的建設已達2萬公裏。目前中國大部分省區都有高速公路。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有西寶(Xi安-寶雞)、錫林(Xi安-臨潼)、西通(Xi安-銅川)、廣深、廣珠、廣佛、深汕、成渝等。羅崢(鄭州-洛陽)、京滬(北京-上海)、京津塘(京津塘)、史靜(北京-石家莊)、沈婧(北京-沈陽)、沈陽-大連、沈丹(沈陽-南芬河段)、常思(四平-長春)、上海。在建的高速公路中,有三條幹線。壹條是京丹高速公路,全長850公裏,是世界和平高速公路計劃的壹部分;第二條是京廣高速,全長2300公裏;第三條是哈寧高速公路,從哈爾濱出發,經長春、沈陽、秦皇島、青島、連雲港、南京、上海至寧波,全長3500多公裏,是連接東北、華北、華東的大通道。

/question/2911316 . html #此處

中國十大鐵路幹線

鐵路網是由相互連接的鐵路幹線、支線、聯絡線和鐵路樞紐組成的鐵路網絡系統。目前,我國已形成以北京為中心、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鐵路網骨架,連接眾多不同規模的鐵路樞紐,樞紐成為我國鐵路網骨架的主要幹線:

1:南北交通樞紐:京廣線

從北京南經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到祖國的南大門廣州。沿途縱貫六省市,穿越五大流域,途經華北平原、兩湖平原、江南丘陵地區,穿越南嶺山脈,連接珠三角。這裏人口稠密,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城鎮密集,交通非常繁忙。運往南方的貨物主要有煤炭、鋼鐵、木材和出口物資,運往北方的貨物主要有大米、有色金屬和進口物資。

2.東西沿海交通大動脈:京滬線

京滬線從北京開始,經過天津、濟南、徐州和南京,到達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它貫穿北京、天津、上海三個直轄市和河北、山東、江蘇、安徽四省,跨越四大水系,連接華北平原、江淮平原和長江三角洲。京滬線北接京沈線,南接滬杭線。京滬線地勢低,人口密集,城鎮眾多,煤炭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運往南方的貨物主要是煤、鋼、木材、棉花等。運往北方的貨物主要有機械、儀器、百貨等。

3.貫穿南北的第二大交通中心:北同蒲-太焦-劉嬌。

全線起於山西大同,經太原、焦作、枝城,到達柳州。基本平行於京廣線。沿線經過五省(區),跨越三大流域,縱貫黃土高原、豫西山區、江漢平原、湘西山區和兩廣丘陵。全長2395KM,盛產糧、棉、油、煙葉等農副產品和煤炭、有色金屬等礦產。該線路對完善我國鐵路布局,提高山西煤炭外運能力,分流京廣間運量具有重要作用。

4.京九線,貫穿南北的第三大交通樞紐。

京九線起於北京,經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廣東到達香港九龍。全長2538KM,橫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五大水系,縱貫華北平原、鄱陽湖平原、大別山、井岡山、兩廣丘陵。沿線地區不僅是我國糧棉油等農副產品的重要產區,也是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這條線路對促進沿線經濟發展、保持香港長期穩定繁榮具有重要作用。

5.貫穿西南的南北幹線:寶成-成昆線。

北起寶雞,穿越秦嶺、大巴山,穿越川西平原,飛越岷江,跨過金沙江,到達昆明,全長1754KM。壹路上有很多高山、激流、險灘,還有很多“地下鐵路、航空站”。成昆鐵路橋隧總長占線路總長的40%,工程難度在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罕見。該線與寶雞隴海線、成渝線相接。沿線是我國多民族聚居區,特產豐富,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鐵路的建成促進了西南地區的經濟建設,加強了民族團結,也是連接西北的重要通道。

6.穿越中原和西北的大動脈:隴海-藍欣線。

連雲港東起黃海,經鄭州、Xi、蘭州到達烏魯木齊,途經六省區,穿越黃淮平原、榆中平原、關中平原、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魯番盆地,穿越天山山脈至新疆北部,全長3652KM。它是中國最長的鐵路幹線,途經中國多個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沿線蘊藏著豐富的煤石油、棉花、倉儲產品等礦產。這條鐵路的建設,對於溝通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與發展中的西北地區的經濟聯系,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鞏固邊防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西行鐵路可通過中亞直達波羅的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歐亞大陸橋”,也是中國通往中亞、中東和歐洲的捷徑。這座大陸橋的貫通,將對發展中國對外貿易、加快沿邊開放發揮重要作用。

7.京包寶蘭線

京包線從北京西行經呼和浩特至包頭,全長833KM,寶蘭線從包頭西行經銀川至蘭州,全長980KM。線路東起北京,穿越河北北部山區,穿越張北高原、內蒙古高原,穿越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至蘭州,連接六省(市、區),溝通華北、西北。沿線有豐富的煤、鐵、池鹽、磷礦等資源,還有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商品糧基地。運往西方的貨物主要有鋼材、機械、木材等。運往東部的貨物主要是煤炭、礦石和畜產品。這條線路對於促進華北與西北地區的經濟聯系,分擔隴海線的運輸壓力,建設少數民族地區,鞏固邊防具有重要意義。

8.橫跨江南的東西幹線:滬杭浙贛湘黔昆線。

全線東起上海,途經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六省市,連接長三角、江南丘陵和雲貴高原,全長2677KM。是橫貫江南的東西大動脈。該線東段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西段煤、鐵等資源豐富。運往東部的貨物主要有糧食、木材和有色金屬,運往西部的貨物主要有鋼材、機械、水泥和日用品。

這是壹條與隴海線、長江線平行,緊密連接東西的鐵路幹線,對加快贛、湘、黔、滇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9.東北鐵路網自備幹線:哈爾濱至大連、濱州至隋斌線。

東北鐵路網以哈爾濱、沈陽為中心,由哈爾濱至大連、濱州至隋斌線連接,形成“D”字形骨架,連接全區70余條幹線和支線,獨具特色,自成體系。哈大線北起哈爾濱,經長春、沈陽、鞍山至大連,全長944KM。哈大線連接著東北三省的主要工業中心、政治中心和最大的出海口,經過重要的農業區和人口密集區。是中國運輸能力最強、客貨運量最大的幹線之壹,成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濱州至隋斌線西起滿洲裏,經哈爾濱至綏芬河,全長1483KM。兩端與俄羅斯鐵路接軌,是重要的國際鐵路線,沿途特產豐富。它是中國木材、糧食和畜產品的供應基地,也是石油、煤炭和木材的原產地。

10:連接關內外的幹線:京沈線、京通線。

京沈線南起北京,經天津、秦皇島,經山海關,沿遼西走廊到達沈陽,全長850KM。沿途是中國重要城市,也是煤炭、鋼鐵、機械、石油等生產基地集中的地區。是中國客貨密度最高的鐵路幹線之壹。也是聯系關內外最重要的渠道。

京通線全長870公裏,從北京郊區昌平經內蒙古赤峰到通遼。它是山西煤炭出關和東北木材調運的重要鐵路,是連接華北和東北的第二條鐵路幹線,對減輕京沈線運輸壓力和內蒙古東部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