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焊接大學排名

焊接大學排名

焊接類大學排名如下:

1,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HIT),簡稱HIT,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高校,中央直屬單位。

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是教育部重點建設的壹所特色鮮明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位於風景秀麗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江。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被教育部批準為優秀工程師教育培訓項目。

2010至2015年,學校共獲得國家項目172項、省部級項目310項、科技經費6.6億元,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最高榮譽——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4項,其中壹等獎4項。

3.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簡稱“湘大”,是毛澤東校長創辦的壹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它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教育部和國家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局建造的。

先後入選“111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高校建設、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等。是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是湖南省招收留學生和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的高校,是典型的具有全國畢業生就業經驗的高校。

4.沈陽大學

沈陽大學,簡稱“沈大”,位於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沈陽。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奉天工業學校和新民公學,成立於1906。至今已有壹百多年,是壹所具有百年歷史的綜合性大學。

2003年,沈陽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2年獲批“國家特殊需要博士人才培養計劃”,學校辦學水平和實力不斷提升。同時擁有碩士、博士教育的綜合性大學。

5.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位於甘肅省省會蘭州,是壹所省廳共建的歷史悠久的重點大學。先後隸屬於電機制造工業部和第壹機械工業部。是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是我國近代培養國防工業技術人才的高等教育機構。

“十二五”期間,全體教師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5252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175篇,三大索引收錄論文3392篇。2005年,我校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進入全國100所高校,EI收錄論文數在全國高校中排名71。

6.南昌航空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位於南昌,是壹所工、理、文、管、經、法、教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原為航空航天部所屬六所高等院校之壹,是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局創辦的具有鮮明航空國防特色的高等院校。

入選教育部卓越計劃,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這所學校是中國首批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2011成為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培養留學生資格的院校之壹。

7.Xi尤氏大學

Xi尤氏大學,簡稱“西石油”,坐落在世界歷史名城古都Xi。學校始於1951西北石油工業學院,為滿足石油工業大發展對人才的需求。2011學校被列為“十二五”期間陜西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院校。

2011年,我校科研總經費超過1.2億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8項,863、973、科技支撐計劃和重大專項項目5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5項。

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壹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等省部級科技成果獎7項,申請專利108項,發表論文900余篇。

8.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簡稱重工,位於直轄市重慶。是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市屬普通本科院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計劃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03年至2014年,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90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8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工具收錄1800余篇。出版了300多種教科書和書籍;申請國家專利833項,授權或公布專利672項;

9.沈陽工業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是壹所以工、理、經、管、文、法、哲、藝為主的多學科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於1949,1985由沈陽機電學院更名為沈陽工業大學,原為機械工業部直屬事業單位。從1998開始,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設,主要由遼寧省管理。

2006年至2014年3月,該校學生在各級各類科技文化競賽中成績斐然。

五年來,在以“挑戰杯”大賽為龍頭的大學生科技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27項,省級獎項463項,在全國高校外研社杯英語辯論賽中獲得第三名,在李寧杯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賽中獲得冠軍,在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決賽中獲得第三名。

10,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簡稱南宮,位於六朝古都江蘇省南京市。擁有百年歷史,是“2011計劃”(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首批114領軍高校之壹。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從2011到2014,學校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7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