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山東濟南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濟南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壹.學院概況:

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概況

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51。其校名分別為濟南鐵路局中級技術學校和濟南鐵路機械學校。由1958升級為濟南鐵道學院,1963,並於1980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中學。2000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濟南鐵路機械學校改建為濟南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6月,165438+10月,學院由隸屬於鐵道部改為由山東省教育廳直接管理。

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沈澱了深厚的校園文化,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風格,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學院先後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職工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業教育優秀成果獎”等榮譽稱號。在“山東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山東省就業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2007年5月被山東省人事廳、教育廳聯合授予“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被人事廳、教育廳聯合授予“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學校”稱號。

學院秉承“德育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辦學風格,堅持“服務學生學習就業”的辦學理念,走“校企共建、內涵發展、特色建校”之路,為鐵路和山東省培養了4萬多名德才兼備的技術人才。學院形成了四大鮮明的辦學特色,即“兼顧鐵地、重工科、精機電”的專業特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特色,“學用壹體、項目導師制”的教學特色和“案例指導、8215回訪”的就業工作特色。

該學院有兩個校區。老校區位於濟南解放路79號,占地260余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新校區位於濟南市史靜東路23000號,占地825畝,建築面積25.5萬平方米。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電氣工程、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管理等六個系。專業布局以“工程”為主,“工程”與“管理”相輔相成。已招生51個專業,2008年9月在校生達到9384人。有功能齊全的實驗、實訓、實習場所,包括國家財政支持的“電氣、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基地”和省財政支持的“數控技術實訓基地”等重點項目。學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了“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重視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學助理和管理人員的水平。2009年3月,教職工675人,專任教師49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5438人。學院非常重視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2005-2008年,學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0多項,2007年獲評“濟南市知識產權工作先進單位”。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2項、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1項、全國三維數字建模競賽壹等獎2項;山東省大學生電子競賽壹等獎6項,山東省數學建模競賽壹等獎4項,山東省數控技能競賽壹等獎5項;擁有各類技能培訓鑒定基地48個,畢業生實現了畢業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雙證”。學院建立了“系本校協同”的就業工作機制,對畢業生實行“個案指導”和“8215回訪”,提供全時、全過程、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堅持兩年內回訪80%畢業生,五年內回訪10%畢業生。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同類院校前列,實現了高質量、高就業率的就業目標。

學院將繼續加快改革發展步伐,走特色辦學之路,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

二、教師與科研:

學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了“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重視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學助理和管理人員的水平。2009年3月,教職工675人,專任教師49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5438人。專任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360人,其中高級職稱142人,中級職稱164人。擔任國家、鐵道部、省各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副主任39人;研究生占28%;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達到40%。成立了機電技術、自動化技術等5個研究所,產學研項目不斷取得成果。五年來,* * *編寫教材76余種,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359篇,評優獲獎科研成果13項。

三、技能培訓:

有功能齊全的實驗、實訓、實習場所,包括國家財政支持的“電氣、電子及自動化實訓基地”和省財政支持的“數控技術實訓基地”等重點項目。學院擁有與各專業配套的先進設備和實訓條件,如數控技術中心、工業過程自動化中心、電子技術實訓室、現代生產物流實訓系統、現代建築自動化技術中心、建築材料檢測技術中心、建築技術實訓場等。各專業都非常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開發應用能力的培養;同時,我們註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建築系、機械系、電力系、管理系都是以計算機作為設計和練習的手段。醫院平均每5個學生就有壹臺電腦,而且每年都是批量更新。學院經勞動部門批準,具有計算機操作、計算機維護、鉗工、車工、電工、焊接、空調制冷、繪圖員、電氣儀器儀表等技能鑒定資格。

第四,就業和晉升:

學院成立了“就業指導委員會”和“就業服務中心”,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咨詢、推薦等服務。同時利用現代化設備開展網上求職咨詢,拓寬了畢業生求職範圍。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山東省外辦、中鐵十四局、中石化、海爾、海信、山東國泰建築工程設計咨詢院、北京BOE、臺灣省日月光半導體(上海)集團、新教育報等300多家國有、合資、獨資、股份制企業及文教單位。畢業生就業率99%以上,2003-06年專科生平均入學率60%以上。每年10月,學院都會開展“畢業生走訪月”活動,跟蹤調查畢業生就業情況。走訪中,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對學院的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達到了1.000%的滿意率。在2004年省人事廳組織的就業評估中,我院被評為優秀。2006年,學院加強與省內部分本科院校的合作,積極探索2+2學分互認的本科辦學模式。

動詞 (verb的縮寫)中外合作

2009年3月10日,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與湖南韓國大學在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會議室簽署了《合作辦學項目協議》。韓國湖南大學副校長金漢培、韓中交流中心主任李、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邦誌、副校長、張琳出席簽約儀式。

根據中韓兩國政府有關規定,雙方聯合舉辦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技術等4個專科層次的專業教育項目。本項目擬從當年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應屆考生中錄取。雙方* * *制定符合中韓兩國高等教育標準要求的教學計劃並組織實施。學生完成學業,考試合格,可獲得濟南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證。

不及物動詞辦學特色

學院探索建立了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機制。在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實施三個體系和“學用壹體”的教學模式:

1,彈性教學體系:以學生為本,開設課程“超市”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擴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實行以學分衡量學生學習的彈性教學體系。學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分二至五年、五年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學分,提前或延後畢業;同時實行了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選擇不同的教學層次,更好地完成學業。

2.特長生導師制:2001在高職院校率先實行特長生導師制,選拔20%左右素質好、有壹定培養潛力的學生參與科研、技術服務、實訓設備生產安裝等工作。在導師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探索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目前,學院已經培養了500多名特長生。畢業的特長生就業優勢突出,廣受用人單位歡迎。2004年2月,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大眾日報、現代教育導報、山東教育電視臺、人民日報、網易、北方教育網、教育新聞網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

3.案例式就業指導:為了更好地幫助畢業生走向理想的工作崗位,學院實行了案例式就業指導,即由各個院系的專職就業教師,結合畢業生的學習和日常情況,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評估,幫助他們制定個人就業計劃,並提供大量就業信息供他們選擇。在“雙向選擇”的前提下,根據畢業生的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逐壹進行引導。

4.“學用壹體化”教學模式:(1)專業理論與實訓項目采用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學與用有機結合,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相互提升,最終形成良好的職業能力;(2)實訓過程和內容在模擬或真實環境中實施,使學生的技能與行業、企業的專業崗位緊密結合;(3)畢業設計題目“真題實幹”,選擇企業真實工程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題目,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4)將職業資格研究或行業準入培訓標準的內容納入教學內容,實現學生畢業“雙證書”;(5)在“學用壹體化”教學模式中,專業教師探索出壹體化教學法、行為導向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有效方法,培養了學生勤動手、主動探索、勇於創新和學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七、收費標準

普通高職文科4800元/人。年份;理科及對口高職學費5000元/人/年;住宿費根據實際居住情況收取,分為600、800、1000元/年三個標準。

8.新校園的正門

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位於科技氛圍濃厚的濟南高新開發區。校園規劃占地1000畝,距老校區27.8公裏。

校園內有歐式建築風格,教學樓、宿舍樓、體育館、學生食堂等設施壹應俱全。現有建築面積654.38+0.2萬平方米,為我們明年順利搬進新學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外,科學與工程培訓大樓目前正在籌備和建設中...展望未來,寄托著全校師生的夢想和希望,學院的美好未來在向我們招手。

校區原屬山東經濟學院(本科三批,中澳合作校區),我校成功買下,極大地促進了我校的發展。

九、聯合校區和高新校區

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校區位於歷山路10號,位於山東商學院內。有連續三兩年在我校就讀的學生。商科學習的前四年,他們去外面實習。有山東商學院的老師配合鐵道職業學院的老師教學,主要由山東商學院管理,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實施。學費前三年2500元(不含學費),後兩年5000元(不含學費)。

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