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鄭州是商朝古都,但這與鄭州的城市特色無關。任何壹個來鄭州的客人,都不會感受到商朝的文化氣息。
如果妳想了解更多,下面是我在2004年為鄭州市的新面貌寫的壹段話:
鄭州市(火車頭拉出來的商貿城)
1)鄭州概況
河南省省會鄭州,位於河南省中北部,東經112° 42 '-114 ',北緯34° 16 '-34° 58 ',北依黃河。
鄭州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4℃。7月最熱,平均27.3℃;最冷月1,平均0.2℃;年平均降雨量640.9mm,無霜期220天,年日照時間2400小時左右。境內有大小河流35條,分屬黃河和淮河,其中流經鄭州段的黃河150.4km。
鄭州是河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12個縣(市)、區,其中1個縣,5個縣級市,6個區。鄭州,地處中原腹地,是中國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國家開放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先後躋身綜合實力50強、投資環境優秀40強、投資環境綜合10強和中國衛生城市行列。
悠久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澱。全市有文物1400余處,其中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6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下第壹寺”少林寺坐落在嵩山腳下,海內外的少林功夫就是從這裏傳向世界的。還有中國最早的天文建築,即元代的周公觀象臺和觀星臺,宋代中國四大書院之壹的嵩陽書院,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中嶽廟等鄭州周邊,散落著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古關隘、古戰場遺址。中國人文始祖黃帝,著名歷史人物列子、子產、杜甫、白居易、高拱都誕生在鄭州。
鄭州交通通訊發達,處於中國交通十字中心。隴海、京廣鐵路在此交匯,107、310國道、京珠、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新鄭國際機場被命名為全國文明機場,與國內外30多個城市通航。擁有亞洲最大的火車編組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中轉站,分別擁有1個壹類航空口岸、65438個鐵路口岸和65438個二類公路口岸,貨物可在鄭州通過聯檢通關直接出口。郵政電信業務量位居全國前列。它已成為壹個綜合和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樞紐與鐵路,公路,航空,郵政和電信。
鄭州商貿發達,是國務院三個試點城市之壹。有壹大批高檔次、多功能的大型商業設施和商品集散市場輻射全國,年營業額過億元的有30家以上;鄭州每年舉辦數百個全國性、區域性、專業性的博覽會、博覽會、展銷會;國內外1萬多家商業機構在鄭州設有辦事處或營業場所。
進入新世紀,鄭州抓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西部大開發和國家批準鄭州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總體規劃的重大機遇,制定了“十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增長1.5倍,綜合經濟實力、城市化水平、輻射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達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達到更高水平
根據“十五”目標,鄭州將圍繞擴大城市的框架,高起點、高質量地規劃建設鄭東新區。鄭東新區規劃範圍西起107國道,東至擬建的京珠高速,北至連霍高速,南至機場高速,總面積約150km2,預計人口1.5萬,集“生城”、“代謝城”、“循環城”等諸多先進理念於壹體。同時,本著舊城改造與新城開發並重、協調發展、* * * *榮耀、以人為本、規劃先行的原則,改善舊城面貌,提高人居環境質量,逐步把鄭州建設成為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商業城市和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
2)施工巡視
2004年,鄭州市建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城市中心工作,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紮實工作,開拓創新,團結拼搏,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壹定的成績。
(壹)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2004年是鄭州實施“三年大變樣”計劃的關鍵壹年。全年安排12工程任務20項,包括道路交通工程、街景綜合整治、夜景亮化、商場遺址保護和環境整治、創建優美庭院和舒適居住區(改善居住環境)。壹年來,20個項目基本完成年度改造任務,完成投資50億元,拆除各類建築654.38+0.934萬平方米,新增綠地654.38+0.61.5萬平方米,新建改造道路365.438+0條,長度654.38+0.29公裏,中心城保護改造成效顯著。在鄭東新區建設中,建委參與並負責的項目進展迅速,展現了形象。
鄭東新區CBD和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建設進展順利。鄭東新區CBD目前有43個項目,總投資42.8億元。目前,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已完成投資6543.8+0.4億元,鋼結構調整安裝已全部結束,主體工程已封頂。夜景亮化工程基本完成任務,構建城市新景觀。華政路綜合整治進展順利,工程穩步推進。107綜合整治前期工作有序開展,完成了規劃設計招標和景觀設計工作,為2005年鄭州世紀景觀大道大規模建設奠定了基礎。
(2)突出重點,夯實基礎,三建四業發展勢頭強勁。
壹是建築業在行業和產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進展。全年規模以上企業施工產值165億元,同比增長3%;在建項目2167,新開工項目1371;全年創優質結構工程26項,創“上鼎杯”工程獎18項,“中州杯”工程獎9項,占全省獲獎總數的10%。城市建築工地安全標準合格率100%,優良率43%,文明施工優良率35%。市級文明工地102個,標準化工地165438個,省級文明工地68個。懸掛安裝工程綜合整治取得實質性進展,改善了市容市貌,維護了城市形象。
第二,抓住市場發展的機遇,房地產行業將穩步發展。2004年,全市共有房地產開發企業624家,新開工項目66個,在建項目232個,當年竣工項目43個。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首次突破6543.8+00億元大關,達到6543.8+00.3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74.3億元增長39%;建築面積1,31.74萬m2,同比增長29.5%。
三是適應形勢,創新發展,建材工業取得新成績。散裝水泥發展迅速。今年全市推廣使用散裝水泥286萬噸,比去年同期凈增58萬噸,完成年度計劃(260萬噸)的110%,提前壹年實現了鄭州市發展散裝水泥的十五計劃目標,躋身全國十大城市行列。建築節能和墻體改造出現新局面。新材料產量24.27億標磚,同比增長56.5%。新型墻體材料基本滿足市場需求。
四是加強監管,規範市場,勘察設計行業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工程勘察合同1438份,合同金額3.85億元;工程設計合同3586項,合同金額9.8億元。市場行為得到規範,資質管理得到加強,行業自律得到加強。此外,勘察設計企業發展壯大。截至2004年底,鄭州市屬地管理的勘察、設計、裝飾、設計企業161家,從業人員20900人。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機構3家,均為甲級資質。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等4家大型企業進入全國綜合勘察設計實力100強。
(三)小城鎮建設以點帶面,多點開花。
壹是政策完善,區域聯動,衛星城和小城鎮建設呈現新氣象。積極與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相銜接,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現有7個衛星城和25個重點鎮的基礎上,把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與加快城鎮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同時,提高鄭州小城鎮規劃水平,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努力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完善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註重保護自然資源和風景資源,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和休閑旅遊,使重點鎮和示範鎮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模式示範、產業帶動,重點鎮建設年年上新臺階。按照“三管齊下、突出重點、協調發展”的要求,重點抓好20個重點鎮,以優惠資金和政策加快重點鎮發展。目前,鄭州市擁有1個國家農村城鎮化試點城市、4個省級城鎮化試點城市、1個省級城鄉壹體化規劃建設試點地區、9個國家重點鎮、15個省級重點鎮、1個國家生態平衡示範區(龍湖鎮)、1個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點地區(朱琳鎮)、聯合國人居典範。25個重點鎮的鎮區面積由2003年的68.1km2增加到81k m2;2004年。全鄉人口達到68萬;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0多億元。
(四)依法行政,優化環境,規範行業發展,促進行業進步。
壹是以行政許可法的頒布實施為載體,逐步深化依法治建工作。全年結合“四五”普法工作,以多種形式積極學習貫徹宣傳行政許可法,進壹步開展了行政許可規章、項目和實施主體的清理工作。結合實際施工工作,我們在***12中制定了四個配套體系。
二是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促進市場規範。加快違法項目查處,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監督管理。* * *監督在建項目2280個,面積81.2萬m2,工程造價60億元;調查並處理了63起案件。通過執法查處,避免了邊施工邊辦理手續、逃避處罰的現象,遏制了多起重大事故的發生。
三是加強招投標的規範和整頓,建設“公開、公平、公正”的建築市場。有形建築市場的管理、監督體系和運行規則得到進壹步完善,招標過程和招標代理機構的管理得到加強,有形建築市場計算機管理程序的開發和完善得到加快,為建設工程準入交易程序的網上運行提供了科學可靠的依據。本次招標項目的招標率達到100%,公開招標的公開招標率達到100%。
(5)深化各項改革,增強建築業發展活力。
壹是進壹步深化國有建築企業改革。鄭州市建設體制和所屬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5家企業已進入制定改制方案階段,完成資產審計評估,2家企業改制成功。其中,鄭州市第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於2004年7月1日正式成立,成為鄭州市首家通過股份制改革實現職工身份置換和國有資產退出的國有建築企業。
二是大力推進勘察設計體制改革。按照“壹院壹策、分類指導”的原則,進壹步推進勘察設計單位向科技型企業轉變,加快委屬勘察設計單位產權制度改革進程。
(6)堅持兩手抓,推進建設系統精神文明建設。
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逐步深入。全市建設系統認真落實十條禁令,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提高了全系統幹部職工的防腐能力。在工作中抓領導,按照“壹把手負總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分解目標,責任落實到位,構建了* * *管理的格局。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秩序,保護被拆遷人合法權益,解決拖欠工程款問題取得重大進展。在監督中註重監督,清理糾正違紀問題,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在實施過程中,要註重整改,根據民主評議的結果,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質量,提升建委的整體形象。
3)鄭東新區
鄭東新區位於河南省省會鄭州市東部。是鄭州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鄭州市總體規劃,為實施擴大城市框架、擴大城市規模、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戰略,投資開發的城市新區。該地區以搬遷後的鄭州機場為起點,以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托。西起國道107,東至京珠高速,南至機場高速,北至連霍高速。遠期規劃總面積約150km2,相當於目前鄭州市建成區的規模(建成區面積132km2,城市常住人口260人)。鄭東新區的開發建設作為加快河南省城市化進程的龍頭工程,已被河南省政府作為重點工程納入日常工作。
根據已完成的總體規劃,鄭州市原機場地區規劃為商務中心區(CBD),CBD周邊25 km 2為近期重點開發建設區域(新區起步區),將形成連接新舊城區的商務旅遊發展軸。起步區約25km2,將通過地鐵和城市輕軌與現有城區相連。它不僅是鄭東新區的核心,也是未來鄭州的核心。起步區將以* * *城和新陳代謝城為基礎,以中原文化和自然環境為背景,形成集辦公、科研、教育、文化、商業、居住等多重功能於壹體的新城區。中央商務區總用地面積約2平方公裏,規劃包括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藝術中心、五星級酒店新鄭州酒店和60棟高層建築。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按大型國際會展中心標準建設。河南藝術中心壹期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設有劇院、影視中心、美術館、藝術長廊、音樂廳和可容納3000人的排練廳。新鄭州醫院建築面積2 ~ 3萬平方米,按國際標準醫院規劃,床位300張;新鄭州大酒店建築面積8 ~ 65438+10萬平方米,700間客房,規劃為國際五星級酒店,其他20 ~ 26層建築包括金融大廈、宇虹大廈、神馬大廈、中國長城鋁業公司總部、勞動大廈、鄭州廣播電視大廈等。
鄭東新區新的規劃方案確定,在CBD北部,將現有瓦蕩用地挖掘成壹個頗具規模的人工湖——龍湖,以貫穿市區的金水河、東風運河為紐帶與新區CBD相連,成為新區的主要景觀;龍湖水面面積約7km2,相當於杭州西湖的面積。2003年挖湖後,將引進澄清的黃河水。龍湖周邊作為CBD副中心,規劃為國際旅遊度假、文化教育、高級居住區。
鄭東新區的藍圖已經繪就,前途壹片光明。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管理、高標準建設,努力把鄭東新區建設成為設施完善、功能先進、管理科學、環境優雅的現代化新城區,鄭州未來的中心區,展示新世紀河南、鄭州新形象的窗口。目前,鄭東新區管委會正全力推進起步區基礎設施、會展中心、藝術中心等項目建設,力爭實現“三年顯現、五年成規模”的近期目標。壹座現代化的新城將在鄭州市的東部崛起。
龍湖:龍湖是整個規劃中的點睛之筆,規劃水域面積約6平方公裏。根據中原文化中的龍的傳說和湖的形狀,它被命名為龍湖。該地區歷史上曾是壹片沼澤,地勢低窪,長期積水。現在大部分是魚塘。龍湖區與流經老城區的金水河、熊耳河、七裏河、賈魯河、東風渠等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生態水系。根據水系專項規劃,利用黃河、賈魯河和東風渠引入的豐富地下水形成龍湖。湖區水質可通過壹年四次達到國家B類景觀娛樂標準,湖區循環排水用於鄭東新區工業用水和農業灌溉。
龍湖?CBD副中心:延伸至龍湖的半島為CBD副中心,面積約48ha。CBD副中心又是壹個由寫字樓、酒店、特色住宅組成的壞形城市,中間是湖泊,是商務、居住、旅遊、娛樂、休閑的勝地。
CBD與其副中心由壹條長約3.7km的運河相連,兩側是40米高的建築,主要用於商業、文化和居住。建築外為15m和20m高的多層住宅區。
CBD和CBD副中心,這兩個令人耳目壹新的環形城市,由風景如畫的運河緊密相連,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如意型”。這是鄭東新區的圖騰,也是鄭東新區的鮮明個性。會讓居住的市民事事順心,入駐的商家增添吉祥。
中央商務區:CBD位於老機場地區,面積約3km2。是鄭東新區的核心區域,是鄭州市的商業中心。CBD是由兩棟高層建築組成的環形城市,內環建築高度80m,外環建築高度120m。兩環之間有繁華舒適的商業步行街。金融、商業、辦公、旅遊、娛樂、服務、信息、科研等多功能的用地模式,使CBD成為“24小時城市”。
在圓形建築群的中間是壹個橢圓形的中央公園,由中央湖、標誌性建築和綠地組成。在橢圓形的開放式中心公園裏,有壹些標誌性建築,如國際會展中心、河南藝術中心和鄭州賓館。國際會展中心由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和多功能廳組成。壹期工程約22萬平方米。鄭州賓館與國際會展中心相連,高360米,為六邊形塔樓。它是壹座五星級國際酒店,高度為180m。上部為旋轉餐廳、觀景臺和數字電視塔,鳥瞰鄭州全景和滔滔黃河。
CBD中心湖通過運河與CBD副中心的湖泊公園相連,船舶、遊艇穿梭其間。擁有眾多高層建築的圓形城市將使CBD成為世界上獨壹無二的新城市中心。
鄭東新區的開發建設,是鄭州市更好地應對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適應全球經濟壹體化發展趨勢,積極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穩步推進城鎮化、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生態環境、提升文化品位,把鄭州建設成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舉措。
《鄭東新區總體發展概念性規劃方案》將“誕生城市”、“新陳代謝城市”、“循環城市”等先進的城市規劃理論運用到新區總體規劃中,體現了新穎的創意和獨特的風格。鄭東新區周邊高速公路環繞,交通發達。生態廊道屏障,綠樹成蔭;江湖相映,碧波蕩漾。根據鄭東新區總體規劃,未來的鄭州以“歷史與現代、新城與舊城、自然與城市”為理念,成為世界城市中有魅力、有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