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鷹潭歸上饒市管轄嗎?

鷹潭歸上饒市管轄嗎?

不屬於

鷹潭原屬上饒管轄。鷹潭因老居民名鷹潭廣場而得名。新疆南岸龍頭山腳下有壹深潭,“激流回旋,鷹舞其上”,故名鷹潭。秦屬余幹縣,九江縣。唐永泰元年,貴溪郡治鷹潭,稱鷹潭坊。自唐代以來,屬貴溪縣。明朝萬歷年間,出現了神界之分。清乾隆三十年(1765)設立鷹潭巡檢司,同治三年(1864)設立鷹潭鎮,隸屬貴溪縣。5月7日,1949,鷹潭鎮成立貴溪市監察專員公署,9月5日撤銷成立。1957 1晉升為縣級鷹潭鎮。1958年成為貴溪縣轄鎮。7月1960,再次晉升為上饒區直屬縣級鎮。1979年3月,鎮改為縣級鷹潭市,屬上饒地區。

鷹潭是長江中遊城市群的重要成員,城市用地處於武夷山向鄱陽湖平原過渡的連接地帶。

鷹潭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擁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公園。

鷹潭的發展歷程:

早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鷹潭就成為中國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月湖區童嘉鎮焦山窯遺址群的發掘,曾在中國考古界引起巨大反響)。西周以前,該城屬於尚書龔宇揚州的疆域,春秋時為百越之地,戰國時屬楚,秦時屬九江郡。從西漢到唐朝壹直屬韓愈縣(今余幹縣)管轄(中間曾屬金星縣),唐代稱鷹潭坊。唐永泰元年(765),設貴溪郡,鷹潭定為貴溪郡轄地。明萬歷初,鷹潭設巡檢司;清乾隆三十年(1765),設鷹潭;同治三年(1864)改為鷹潭鎮,隸屬貴溪縣。5月4日,1949,桂溪、余江縣、鷹潭相繼解放。7日,貴溪專員公署成立,以鷹潭為機構所在地,轄貴溪、余江縣、益陽、東鄉、進賢、金溪、資溪等8縣。13年8月,貴溪專員公署撤銷,貴溪、余江兩縣改為上饒署,鷹潭仍屬貴溪縣管轄。1957 1月,鷹潭鎮從貴溪縣劃出,升格為縣級鎮,隸屬上饒社。

1958年4月,鷹潭鎮歸貴溪縣管轄。

1960年7月,鷹潭鎮再次劃出貴溪縣,屬於上饒區直屬縣級鎮。

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鎮設市,屬上饒地區。

1983 65438+10月27日,鷹潭市、貴溪縣、余江縣從上饒分出。

1983年7月,鷹潭市升格為地級市。

鷹潭脫離上饒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紀50年代鷹廈鐵路的建成使鷹潭成為當時福建省唯壹的門戶。在福建,因為武夷山的阻隔,公路交通更加不便。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與臺灣省的關系也不確定。壹旦使用臺灣省,所有軍用物資和作戰部隊將從鷹潭集結,運往福建。鷹潭自然成為重要的軍事交通中心,被稱為“前線的後方,後方的前線”。鷹潭鐵路還有壹個單位叫“戰備物資總廠”,它的名字都帶著那個時代的烙印。

所以鷹潭出上饒,軍事因素大於經濟因素。因為“經濟”在那個年代還是壹株毒草。

鷹潭是壹座火車拉動的城市。浙江、安徽、江西、夏穎有三條鐵路幹線,向東可以到杭、滬等城市。向西可以去南昌、長沙、廣州、武漢、貴陽、成都。往南,可以去廈門等城市;北上合肥、濟南、北京等城市。可以說,鷹潭曾是江西乃至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省轄鷹潭市是華東交通樞紐城市,面對珠江、長江、閩南三大“三角洲”,是連接大陸東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壹。歷來有“東連江浙,南控甌民,扼水咽喉,塞信江門戶”之說,總面積3555.4平方公裏,距省會南昌143公裏,開放a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劃如下:

(壹)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第八十九條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壹)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NPC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明確各部、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壹領導各部、各委員會的工作,領導不屬於各部、各委員會的國家行政工作;

(四)統壹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行政機關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國家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情況;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城鄉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外交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

(十壹)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

(十二)保護華僑的合法權益,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準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設立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法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依法審批行政機構的設置,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NPC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