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西北起於漢口平安鋪,東南止於武昌武清大道。這座橋是武漢第六座長江大橋,第二座公鐵兩用橋,也是武漢三環重點工程。
該橋於2003年6月5438+2月奠基,2004年9月28日開工,2008年9月10日合攏,2009年2月26日建成通車。該橋為世界上最大的鐵路橋,下層為可並行運行四列火車的鐵路,總投資約1106億元。
2014,武漢天興洲大橋“公鐵兩用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橋施工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這是近三年唯壹獲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的橋梁工程項目。
摘要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是壹座公鐵兩用大橋。該項目由武漢和中國鐵道部合作建設。該橋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下遊10公裏處,西北起漢口平安鋪,東南止於武昌武清大道。主橋長4657米,主跨504米。公路引線總長8043米,鐵路引線總長60.3公裏,全橋* * * 91墩。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的第二座公鐵兩用斜拉橋,也是世界上第壹座大跨度客貨兩用公鐵兩用斜拉橋,可同時承載2萬噸荷載,是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橋梁。同時,武漢天興洲大橋也是國內第壹座能滿足高速鐵路運營的大跨度斜拉橋。其四車道鐵路為京廣高鐵和上海至韓榮客運專線,其中上海至韓榮客運專線設計速度為250公裏/小時,上層為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為80公裏/小時;下層是壹條可以並行運行四列火車的鐵路,設計時速200公裏。公路引橋長度為5.1km;這條新建的鐵路線長22.6公裏。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主橋全長4657米,主跨504米。四條鐵路線鋪設在橋的路面上。是中國第壹座公鐵兩用四車道斜拉橋,跨度、荷載、速度、寬度均居世界第壹。
參數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是世界上第壹座按照四線鐵路修建的雙塔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橋。其主橋長4657米,全橋91墩,混凝土總量約85萬立方米,其中公鐵合建長2842米。上層公路為六車道,寬27米。下層鐵路有四條線路,包括兩條壹級幹線和兩條客運專線。南岔主橋為(98+196+504+196+98)米雙塔三索面斜拉橋。斜拉橋主梁為板桁結合鋼桁,共三榀主桁,桁寬2× 15m,鋼梁總長1092m,鋼梁總重量46000噸。主塔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臺以上高度188.5m:每塔兩側各有3×16斜拉索;拉索最大截面為451 φ 7mm鍍鋅平行鋼絲,最大索力約為1250噸,最大索長為271.9m,重量為41.2噸,斜拉索總重量為4550噸。
這座橋在當今世界同類橋梁中有“跨度、速度、荷載、寬度”四項。壹是斜拉橋主跨504米,為世界公鐵兩用橋第壹跨;可同時承受2萬噸荷載,是目前世界上荷載最大的橋梁;可滿足時速250公裏的運行速度,世界第壹;主桁架寬度30米,居世界同類橋梁之首。主橋首次采用三主桁三索面的新結構型式;公路橋面采用正交異性板與混凝土板的組合體系,鐵路橋面采用混凝土道碴槽板的組合體系。橋梁最難的部分,公鐵合建,由中國橋梁建設冠軍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承擔。
規模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氣勢恢宏,建設規模宏大,工程量相當於武漢長江大橋和蕪湖長江大橋的總和。
大橋於2004年9月28日正式開工。它集成了許多橋梁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和新設備。它是繼武漢、南京、九江、蕪湖長江大橋之後,我國公鐵兩用橋梁建設的第五座裏程碑,代表了國內外橋梁技術的最高水平,是我國鐵路建設史上的新跨越。
四先
天興洲大橋在當今世界同類橋梁中有“跨度、荷載、速度、寬度”四項。壹是主跨504米,比世界第二的丹麥厄勒海峽大橋長14米;可同時承載2萬噸載荷。按照天興洲大橋4條鐵路線和6車道公路計算,承載能力至少是長江二橋的6倍。鐵路橋設計為250 km/h的高速鐵路;主桁架寬30米,可同時平行四列火車。
天興洲主航道在南支,主跨504米,滿足通航需要。天興洲大橋也是三環路的組成部分。鐵路和公路的運輸量很大,2萬噸的載重就能滿足需要。天興洲大橋是京廣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按350 km/h設計,市區天興洲大橋速度略降。天興洲大橋火車多,按4線設計,所以寬度在同類橋梁中排名第壹。
研究耗時
2004年9月28日,天興洲大橋開工。大橋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已經進行了12年。
壹開始大橋只是根據當時的需要設計了壹條雙線鐵路,並不是高鐵。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鐵路網規劃的調整,2002年,鐵路改為三線。由於京廣、滬蓉高速客運專線(武漢段)均由天興洲大橋過江,壹年後,大橋最終確定為四線鐵路,其中包括壹條雙線高速鐵路。
生活
天興洲大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可抗7度地震、11強度大風和百年壹遇洪水。主通航孔橋墩可防5000噸海船碰撞,牢固可靠。橋梁鋼結構外露部分按目前最高要求進行表面處理,然後刷底漆、中間漆、氟碳面漆三層漆。
橋梁結構
天興洲大橋“壹橋兩制”的結構在世界上獨壹無二:以天興洲洲頭為界,南段為公鐵兩用斜拉橋,上有公路,下有鐵路;橋北段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在洲頭壹分為二,上遊為公路橋,下遊為鐵路橋。高解釋說,天興洲南支水道較深,歷來是主航道。南部設計的斜拉橋可以滿足通航寬度和凈空要求。但是從造價上來說,斜拉橋的投資要比普通橋梁高很多。天興洲河北支較淺,主要用於泄洪。因此,采用跨度為80米的梁式橋方案,以減少投資,滿足小船的航行需要。
技術應用
長江上的鐵路橋全部采用敞開式橋面,即橋枕直接鋪設在縱梁或主梁上。
由於天興洲大橋設計速度較高,為保證安全和降低噪聲,鐵路橋將首次采用由有碴槽板、道碴、軌枕和鋼軌組成的有碴橋面。
交通
大橋兩端有四個配套立交,分別是:韓石公路、和平大道、友誼大道、清華路立交。
韓石立交為兩層立交橋,和平大道立交為兩層環喇叭立交,友誼大道立交為兩層部分迂回立交,清華路立交全長2442.5米,橋寬27米,為全立交。
天興洲大橋公路引線建成後,不僅將在青山區和漢口之間開辟壹條新的過江通道,還將對解放大道、和平大道、友誼大道、武漢火車站沿線的交通疏解起到重要作用。
天興洲大橋公路連接中國鐵路的第二條南北大動脈:京廣客運專線和滬鐵路,是壹條重要的東西通道。也是武漢三環高速的最後壹段。
意義
天興洲大橋創造了中鐵大橋的第五座裏程碑。前四名分別是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九江長江大橋、蕪湖長江大橋。這些橋梁見證了中國橋梁建設者自力更生的奮鬥歷程,設計、材料、施工方法都在不斷改進。
武漢長江大橋是壹座鋼桁梁橋,主跨僅為128米。它設計有壹條四車道高速公路和壹條雙線鐵路。鐵路是壹級鐵路,初期設計時速只有80 km/h,以前建武漢長江大橋,花了兩萬多工人才建成。半個世紀後,天興洲大橋建成。現代化的大型設備使建造效率空前提高,建造者最多時不到2000人。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