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定買房目標:根據自己的實際收支情況,確定適合自己的房產。
2、學習買房常識:因為房子涉及金額巨大,所以買房是壹個比較專業的行為。所以,學習買房常識很有必要。
3.積累買房的首付
4、篩選買房範圍:選擇適合自己的樓盤——量力而行買房。新開的小戶型的優點是戶型更合理,居住舒適度更高,未來投資回報相對更高。
5.節省出行時間成本:買房前也要考慮出行時間成本。因為我們不難發現,穿越城市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越來越貴。如果妳每天花2小時在交通上,那麽65438+10月=60小時=2.5天,1年=730小時=30天,50年=36500小時=1520天=4年。提醒想買房的朋友,把握好5公裏生活圈,這是衡量買房效益和質量的有效參數。成本越小,購買的房子性價比越高。這樣,買房後多交的錢就會越來越少。
6.對買房成本的理解:在確定了買房的目標和範圍後,買房的壹些基本成本必須提前計算。雖然這些成本表面上看起來很小,有些是固定值,但和未來的總房價結合起來,它們的成本依然不小。
7.看房必須知道的買房知識。
(1)向賣方提出“壹個要求”,提出將銷售廣告的確切內容寫入購房合同,以便看清廣告真假;
(2)把握預售許可審查中的“兩點”,查驗預售項目是否與在售樓盤名稱壹致,所購房屋是否在預售範圍內;
(3)售樓處要能過“三關”,“強行預定”(銷售人員“強迫”妳盡快下單,因為所購房源緊張),“封殺”(出於“捂盤惜售”和“捂盤惜售”的目的,銷售人員告訴妳,妳最喜歡的那套房賣了,讓妳放棄),以及“以情動人”(讓妳不好意思不下單)。
(4)使定金“四清楚”(具體位置、面積、價格、簽訂正式買賣合同時間、定金金額及交付時間、定金返還單);
(5)實際購房要考慮五個不同(環境、布局、家具布置、裝修材料、做工、設計細節);
(6)約定所購房屋的標的物狀況:比如毛坯房還是全裝修房?土地來源?房子基本情況?包括室內、建築、公攤面積、高度的約定;
(7)驗收“兩本書”,什麽是兩本書?兩本書是開發商在竣工驗收合格後通知購房者入住後提供的兩份法律文件,壹份是住宅質量保證書,壹份是住宅使用說明書;
(9)保證買方合法權益,努力完善合同,是唯壹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關於面積誤差的處理,建設部2001頒布的《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雙方有約定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小於3%(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當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退房的,出賣人應當在買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天內將買受人已付房價款退還給買受人,並支付已付房價款利息。
第二,購買階段
1.了解開發商的背景和資質。選擇壹個有實力的開發商很重要。正規開發商在房屋質量、合同簽訂、產權辦理等方面都有保障。
2.小區周邊環境及配套設施。市政發展方向直接影響房地產升值。
3.社區內部規劃。1.供熱轉換站、垃圾處理間、車庫出入口、配電室的位置對選房有影響嗎?2.建築的布局,改建的可能性,建築間距和采光的影響。
4.投資業主要分析小區內及周邊的臥室數量比例,自住要看個人需求。
5.其他正規的商品房預售合同,如面積誤差、層高凈高、辦理產權的時間等都有明確規定。檢查內墻、地面、屋面、門、窗、防水處理、外墻、走廊、房屋面積、公攤面積是否與合同壹致。面積膨脹和收縮不得超過3%。超過3%的,購房人在購房時按照單價支付給開發商;3%以內,開發商支付購房者壹倍購房款;無論面積誤差的增減,買受人都可以要求退房,在3%以內,按照銀行同期活期利息退還。
6.付款時註意收據上每筆款項的用途(如貨款、大修基金、各種稅費、水、電、閉路電話安裝費等。).
溫馨提醒:想買期房,先看“五證”:房地產開發商要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簡稱“五證”。前兩證由市規劃委核發,施工許可證由市建委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由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