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內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赤峰在古代屬於哪裏?

內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赤峰在古代屬於哪裏?

赤峰市是內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位於蒙、冀、遼三省交匯處。地處大興安嶺南段、燕山北麓山區,西拉木倫河以北與老哈河流域廣大地區之間。它是內蒙古高原、河北北部丘陵和遼寧平原的切割復合部分,以三面環山、西高東低、多山丘陵為特征。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註定了它有著不平凡的歷史。

眾所周知,古代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紛爭不斷。赤峰市既有遼闊的草原,又有肥沃的平原,顯然是古代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匯點。顯然,兩種文明的交匯點必然是爭端的前沿。那麽,幾千年過去了,赤峰,它經歷了什麽?

原始社會時期

兩萬多年前,中國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以采集為主、狩獵為輔的原始經濟在各地發展較快。赤峰遺址發現的細石器文化告訴我們,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裏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後來出土的陶器和玉器證明此地在大約5000年前進入了新的文明時代,後來專家稱之為紅山文化。

商周時期

商朝西周時期,西北的部落在中原被稱為鬼黨。春秋時期,東北亞的草原開始逐漸分裂,被不同的氏族和部落瓜分。位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東湖部落聯盟;分布在貝加爾湖以西、以南的色楞格河流域,是定陵部落聯盟;分布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是匈奴部落聯盟。赤峰當時屬於東湖部落。

戰國時期,燕昭王即位後,早年在東湖做人質的顏楷,憑借對東湖的了解,卻不遠千裏北上。東胡被迫遷往西遼河、老哈河、西拉木倫河上遊,而燕則修築長城防止其入侵。此時赤峰被燕長城壹分為二,南方壹小部分屬於燕國,其余仍屬於東湖。

秦漢時期

秦朝時,蒙恬率領秦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之地,連接並修復了原有的燕、趙、秦長城。從秦朝的地圖上可以發現,原燕國地區的長城已經向北推進,原本屬於東湖的赤峰市第壹次被納入秦朝的右北平郡。

秦末,冒頓殺父登基,並擊敗前來挑釁的東胡。東胡王被殺,東胡滅亡。剩下的東胡遺民分裂成兩個部落,退守到五環山的那個叫五環;撤退到鮮卑山的壹支叫鮮卑。所以赤峰南部仍屬中原,北部改為五環。

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將烏桓遷至上谷、漁陽、幽北平、遼西、遼東,行程數千裏,但並未占據烏桓原有土地。於是鮮卑趁機南下,占領了烏桓故裏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此時的赤峰,南屬中原,北屬鮮卑。

然而漢朝並沒有註意到當時弱小的鮮卑。直到公元45年鮮卑跟隨大哥匈奴入侵漢朝邊境,中原才知道它的存在。之後匈奴分裂,鮮卑逐漸擺脫匈奴的控制,與其他草原部落聯手進攻北匈奴。當北匈奴受到漢朝和南匈奴的聯合打擊,被迫轉戰中亞時,鮮卑趁機占領了蒙古草原,吞並了匈奴的舊本部,開始強大起來。東漢桓帝時,譚統壹鮮卑各部,鮮卑達到鼎盛,而中原遼西郡、漁陽郡、上谷郡的壹小部分和右北平郡的大部分被鮮卑占領。此時赤峰全境落入鮮卑之手。

十六國與東晉

從三國到西晉,赤峰沒有發生過壹次所有權的變更。但東晉時期,中國再次進入大分裂時期,政權更叠,赤峰幾易其主。

公元前352年,鮮卑慕容邈建立前燕國,赤峰南部屬於前燕,北部屬於庫莫西。公元前370年,前秦滅前燕,赤峰以南納入前秦版圖。公元前384年,慕容垂復辟國家,建立後燕,赤峰南部再次回歸鮮卑慕容家族。後來被北魏拓跋珪打敗,遷居龍城。北方的庫莫西則利用後燕內亂,將赤峰南部收入囊中。

隋唐宋

直到隋朝,赤峰東北被契丹占領,契丹也是鮮卑族。唐朝在推翻隋朝統壹天下的時候,在Xi和契丹的原址設立了饒樂都府和宋末都府,赤峰最終進入唐朝版圖。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原內亂再起。契丹叠拉部首領盧野阿寶趁中原內亂之機,統壹各部。916年,契丹建立,定都北京,在皇甫附近(今赤峰市巴林左奇南波羅城)。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攻占汴京(今開封),改國號“大遼”。1007,遷都北京大定府(今赤峰市寧城縣)。此時赤峰成為遼國首都。

1125、遼國被金國滅,金國重新劃分行政區域,赤峰歸北京路。

元明清

元朝時,赤峰被中書省和遼陽省壹分為二,分屬中書省的商都路和全寧路以及遼陽省的大寧路和應昌路。

明朝時期,前期屬大寧都司,後期屬努爾幹都司管轄的烏梁哈三衛。為了攻占大寧,蒙古人的五糧哈三衛投靠了韃靼。從15的20世紀20年代開始與大明進行不懈的鬥爭,從西拉木倫河到遼河流域展開全方位攻勢,向南推進。到15世紀中葉,他們終於來到了明朝長城邊上的牧場居住。此時,赤峰再次落入蒙古韃靼人手中。

清朝時期,大部分屬於昭烏達盟,部分屬於卓索圖盟。民國初年,全境先後屬熱河特區和熱河省。65438+65438 0956+65438 10月+0日,熱河省撤銷,全稱昭烏達芒。1983 10 6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昭烏達盟行政公署建制,設立赤峰市。

標簽

古老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見證了赤峰的歷史。從2萬多年前的古人類用細石器捕捉獵物,到5000多年前的陶冶玉器,赤峰的紅山文化和中原文化幾乎可以並駕齊驅。

4000多年前,中原的家族私有制取代了原來的部落退位制,中原開始進入內鬥模式。生活在北方的遊牧民族再也不能袖手旁觀了。他們乘中原內亂之機,不斷入侵中原北部,掠奪財物。赤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跳板。

於是,三千多年來,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拉鋸戰,使得赤峰的歸屬不斷發生變化。但縱觀全局,我們可以看到,東胡人壹直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包括鮮卑、契丹、蒙古。

這壹切直到努爾哈赤的出現才得以改變,女真族打敗了東胡族。後來新中國成立了。隨著人口的流動,赤峰市的民族開始呈現多樣性。據統計,有蒙、漢、回、滿等30多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