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姐說,雖然她註定要被別人罵,被別人批評,但她不覺得自己有錯,因為她這輩子的大部分不幸都是她媽帶來的,她媽根本配不上她養老。秦姐姐說,她雖然不恨媽媽,但也不會原諒媽媽,沒有報復,是她最大的包容。
秦姐姐,出身普通家庭,父親軟弱,母親強勢暴戾,所以家裏的壹切都是不折不扣的。秦姐姐有壹個比她小壹歲的弟弟,所以從她記事起,她媽媽就對她恨之入骨,要麽罵她是廢物,要麽罵她是敗家子。只要她不開心,就會拿她出氣,打罵她。
秦姐姐說,雖然父親壹生軟弱,但如果父親沒有堅持,也許她早就被母親送人了,因為用母親的話來說,送人還能拿點錢,留下她就是浪費糧食,是虧本貨。
正是因為母親的偏見,她初中輟學,不得不去工廠打工賺錢補貼家用。之後她賺的錢都給了她媽,因為她媽說這是她欠家裏的,她要還。所以那時候她雖然很痛苦,但是她沒有責怪媽媽,因為媽媽給了她生命,養了她那麽多,所以她懂得感恩。
後來秦姐談了壹個對象,男方對她很好,但是因為男方家庭條件不好,拿出20萬彩禮,所以他媽直接打了鴛鴦。就算秦姐姐把生米煮成熟飯,懷孕了,卻被母親逼著脫下孩子,徹底斷絕了和男方的關系。
也是因為這件事,秦姐姐失去了對愛情和婚姻的向往。後來秦姐姐聽從母親的建議,嫁給了壹個比她大12歲的本地男人。就因為那個男的有錢,能拿20萬彩禮,家裏有關系,她就能給哥哥找個好工作,她媽媽就直接嫁給她了。
因為結婚的時候,她媽媽沒有和她結婚,所以她的婚後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婆家看不起她,不僅對她冷嘲熱諷,甚至用各種方式欺負她。也是因為結婚兩年沒懷孕,所以老公和婆家把責任都推給她,說她沒用,根本生不了孩子。那時候她老公就像變了壹個人,不僅有外遇還很暴力。
秦傑離婚的時候,她媽媽第壹時間給她打了電話。當時,秦傑很感動,以為媽媽還在擔心自己,但媽媽對秦傑說的第壹句話是“妳離婚得了多少錢”?也是因為媽媽的壹句話,秦姐姐徹底失去了對家人的思念,於是說出了出去幹凈的真相。母親聽了她的話,不但不安慰她,反而罵她,說她是個傻子,留不住這麽好的男人,甚至問會不會影響兒子的工作,因為兒子的工作是秦姐姐婆家找的。也許是對母親徹底失望了,秦姐姐掛了電話,搬出了這座城市。
從此秦姐壹個人生活,再也沒有再婚,因為她對婚姻徹底失望了。幾年後,媽媽沒有再給秦傑打電話,秦傑也清閑了,她想這輩子可能再也見不到媽媽了。
但是在她結婚後的第十五年,秦傑的母親,已經六十歲了,來到妳這裏。再次見到母親時,她已經蒼老了許多,臉上不再有當年的堅強和暴戾。人們看起來很悲傷。從她的臉上,秦姐姐可以看出很多東西。她知道她媽媽不開心。
我問秦姐才知道,我哥結婚不久我爸就走了,我媳婦特別強勢。她處處排擠母親,要麽冷嘲熱諷,要麽破口大罵,甚至因為壹些矛盾,直接把她趕出去了。哥哥根本不敢出聲,她絕望了,只能去找秦姐姐。
那天,媽媽和秦傑沒有任何寒暄,而是直接告訴秦傑:“女兒,妳以後要給我養老。媽媽最喜歡妳,妳在家裏最孝順。”聽到媽媽的話,秦姐姐覺得特別惡心,於是直接激怒了媽媽:“十五年前,妳把我賣了!那壹年,妳賣給我20萬。妳毀了我的婚姻。我早就不欠妳了。我憑什麽給妳養老,回妳寶貝兒子身邊?”
也是秦姐姐的壹句話徹底激怒了她媽媽,於是她媽媽直接沖著秦姐姐吼道:“妳的命是我的。妳為什麽不應該給我養老金?“真是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也是因為她拒絕了母親的撫恤金,所以秦傑被母親罵得很慘。甚至她的家鄉有人打電話來勸她,要學會原諒。畢竟她是壹家人,血濃於水。那些事情以前都過去了,她應該懂得放下。秦傑有這個能力,所以她應該給她媽媽壹份養老金。
秦姐姐問我,她真的做錯了嗎?
邊肖有話要說:
在我看來,我不認為秦姐姐做錯了什麽。她所做的只是自然反應和人之常情。誰也沒有資格說三道四。因為沒有人經歷過秦姐姐所遭受的壹切不幸,她根本沒有資格評論秦姐姐的對錯。她說這就像喝水壹樣,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其實秦姐姐自己心裏也很清楚。
在我看來,秦傑母親所得到的壹切都是她應得的,而且是她自己做的。如果她不是如此重男輕女,輕視秦傑,她現在絕不會如此悲慘。
不孝順是壹回事,贍養又是另壹回事。孝順是壹種情懷,贍養是壹種責任。
對於秦姐姐,說實話,她真的不欠媽媽什麽。她已經把母親為她做的壹切都還清了,秦姐姐沒有義務為母親養老。她可以盡全力贍養她,支付她母親的最低生活保障。因為她還有壹個弟弟,得到家裏所有的財產,比她有更多的贍養責任。
那些說秦姐姐不對,忘恩負義的人,在我看來,只是站著說話好像很輕松的人。他們只能看到秦姐姐不孝順,卻看不到秦姐姐受過的傷害,更沒有考慮到秦姐姐有壹個忘恩負義的弟弟。相比秦姐姐的弟弟,秦姐姐只有很小壹部分責任。
其實我很贊同秦姐姐的話。不報復是她最大的包容,因為傷害就是傷害,她永遠是受害者。這些傷口永遠不會愈合。為什麽她要原諒很多?
我經常告誡身邊的父母,壹定要平等對待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有“犧牲壹個孩子成全另壹個孩子”的想法,因為被犧牲的孩子會怨恨妳,被妳縱容的孩子也會認為這是妳天生的義務,他根本不會感激妳,所以這是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