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排名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排名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

隨著印度佛教的傳入,四大名山在漢代就開始在中國修建寺廟和寺院,並壹直延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史上受政府保護,被定為文物重點管理單位,對寺廟進行了修繕。現在它已經成為壹個聞名中外的宗教和旅遊勝地。[1]

中文名

五臺山

外國名字

佛教四大名山

地理位置

山西、浙江、四川、安徽

氣候情況

溫帶氣候類型

營業時間

9:00——17:00

快的

航行

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都在列。

五臺山

基本信息

五臺山,佛教聖地之壹,文殊菩薩道場。方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陜西省五臺縣,面積3000多平方公裏,海拔3000多米。五峰環抱,高、平、寬,形似石基,故稱“五臺山”。自漢唐以來,五臺山壹直是世界和中國多樣的佛教文化中心之壹。此後歷朝歷代發展,歷朝歷代修建。經過精心裝修,全盛時期有300多座寺廟,堪稱“諸校之最,教學之第壹班”。到公元2014年底,五臺山的大部分寺廟已經合並擴建,現在臺內有39座,臺外有8座。五臺山也是國家重點和世界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壹。經過不斷的修繕,寺院越來越宏偉、雄偉、莊嚴,顯示了佛教“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之壹,世界文化的主要流派”的崇高地位。宗教文化遺產極其豐富,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巨人”。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是仙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書香寺、龍虎寺。

五臺五峰

五臺山是東臺的望海山、西臺的掛嶽峰、南臺的錦繡峰、北臺的雪峰峰和中臺的崔琰峰。五站中,北臺雪峰最高,海拔3058米,有“華北屋脊”之稱。《梁青山誌》記載:“鄰衡越示千峰;鳥瞰湍急而長流的地區;北淩子塞,遏制萬裏煙塵;南方保中原,是大國的擋箭牌。這座山的情況很難描述。五峰中立,千峰開放。歌婀娜多姿,鎖萬路長流。翠青回藍,簾重。我忠厚老實,他是壹座山。”由於山區夏季氣候涼爽宜人,它也被稱為“梁青”。

涼爽的聖地

主要寺廟

仙童寺

仙通寺,建在太懷鎮靈九峰下,是五臺山派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原名大福靈鷲寺。北魏孝文帝時期擴建。因為寺廟旁邊有壹個花園,所以被命名為花園寺。唐將改名為華嚴寺,並在重修,賜其壹座大仙通寺。清代重修,形成今天的規模。寺廟占地80000平方米,有400多座建築。中軸線上有文殊殿、大雄殿、無量殿等七殿。中軸線後面有壹座青銅殿,寬三間,高不到五米。小巧玲瓏,鑄造於明朝萬歷年間。廟裏有壹萬尊小銅佛,中間的舞臺上有壹尊大銅佛。門前鐘樓上有壹口重萬斤的銅鐘。當它被敲擊時,聲音可以傳遍整座山。[2]

塔院寺

塔院寺原為顯通寺的寶塔。明代重修佛塔時,成為壹座獨立的寺廟,寺內建有房屋。

作為主體建築的佛塔是壹座西藏白塔,所以又叫大白塔。中國有19座鐵塔,五臺山的慈壽塔就藏在大白塔裏。這座矗立在太懷寺前的塔,高大醒目,壹直被視為五臺山的象征。

普薩丁

菩薩位於仙通寺北側的靈九峰上。相傳文殊居住在菩薩峰,故又稱真容苑,又稱大文殊殿。它始建於北魏,並在隨後的朝代重建。明代永樂年間,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大弟子姜全渠到五臺山傳播黃教,是黃教傳入五臺山的開端。永樂以後,蒙古人和藏族人定居五臺山,達賴住在菩薩峰,成為黃帝廟的掌門人。

普薩丁

靈隱寺

淩影寺始建於隋代,坐北朝南,原有三座山門,門前懸掛“築臺北之巔”的巨型牌匾。有東西兩個房間,內部有三個石碑,記錄了歷代淩影寺的建設。淩影寺位於太懷中心寺廟群的南部,在險峻的範縣山頂上。範仙山的南、東側有貪巖壁,西側與中泰山脈相連,北側為陡坡,有壹條小路通往山頂的寺廟。《梁青涼山誌》說,此山昔日有引菊入道的仙人五百人,並引詩曰:“山上紫氣白日飄,山上有遊仙。餌菊別樣風情,悠然行於白雲間。”站在太淮腹地,南望範仙山,只見尖尖的山峰直插雲霄,尖頂上的寺廟建築在藍天的映襯下,真的像壹座仙山。[3]

靈隱寺

書香寺

書香寺

書香寺是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建於唐朝,元代重建,毀於大火。明代成化年間重修,佛龕背面塑有藥師、釋迦牟尼、托米三尊塑像。三佛住在文殊菩薩背上的坐位,比較特別,與壹般寺廟做法相反,兩邊有五百羅漢。

龍虎寺

龍虎寺是仙通寺東邊的壹座喇嘛廟,始建於唐代。明弘治重修。龍虎寺還有壹個奇觀。在後殿正中,有壹個可移動的蓮花臺,是壹個木制的圓形佛壇。祭壇四周雕有波浪,十八羅漢渡河。其中蓮花上有大的木質花瓣,裏面雕有方形佛龕。四尊佛分別坐在佛龕裏。蓮花臺配有中軸和輪盤。操縱機關,蓮花臺旋轉,蓮花開合,四佛時隱時現。這叫“花開時見佛”。

五臺山雪峰瀑布。

落雪峰,去龍虎寺。

龍虎寺的文殊

文殊李實苗王法

碧山寺

除五臺山五大禪位外,著名的寺廟還有金谷寺、碧山寺等。碧山寺是五臺山最大的十方寺。佛經上說,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是十方。十方寺又稱十方寺,是壹座各方名僧都能主持的寺廟。

重要

五臺山在隋唐時期很有名。宋代以後,日本、印度尼西亞、尼泊爾等國的僧人與五臺山有了交往。從五臺山源遠流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在四大佛山中的特殊地位。它不僅生動、準確地記錄了佛教文化在中國的更新和發展過程,而且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光輝和進步。五臺山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千百年來吸引了世界各國和中國的僧尼、信眾、居士、朋友、來賓、貴賓來五臺山遊覽。不過去五臺山路途遙遠,交通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到達。所以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遊客來五臺山遊玩。

以下是回應尹光大師原句的壹句詩:

文殊菩薩德行寬厚,久為智慧之王。

因為對眾生的憐憫,對自己的本性著迷,所以幫助釋迦牟尼振興佛祖的節目。

對聖人而言,身不可測,母用不當。

靜居映碧水,萬川壹月有鹹影。

普陀山

基本信息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它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勝地。如此美麗的島嶼,如此多的文物,在中國是獨壹無二的。普陀山位於杭州灣以東約100海裏,是舟山群島中的壹個小島,面積約12.5平方公裏。[4]

名稱來源

普陀山的名字來自於68卷的佛教華嚴經,被稱為“布坦洛卡”和“普陀洛卡”。是梵文的翻譯,意思是“美麗的小白花”。由於中國歷代皇帝都在北方建都,自元代以來,這裏就被稱為“南海的普陀”。普陀山又被稱為“五代無與倫比的禮物,第壹山為萬海所尊”。

海地風光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無論是哪個景點,哪個景區,都讓人感覺遼闊。雖然海風呼嘯,濁浪空空,但並不讓人感到驚濤駭浪,只覺得這些奇異的景象令人興奮。普陀山作為佛教勝地,最高峰時有82座寺廟,128座遮陽棚,4000多名僧尼。來這裏旅遊的人,漫步在島上的小路之間,經常會遇到穿袈裟的和尚。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佛教氛圍使它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而這種色彩正是它對遊客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地方。

海地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