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母大而肥,好苗子才能種。”有了好苗,才能保證高產、優質和用藥安全有效。所以種子和種苗壹定要仔細鑒別,壹定要分清真偽和優劣。目前我國中藥材種子種苗沒有壟斷,種子種苗質量參差不齊,以假亂真的人很多。如果茴香籽可以做柴胡籽,菠菜籽可以做天南星;水仙、百合、石蒜的鱗莖作為藏紅花的鱗莖,越貴的品種越容易被假冒。藥農可以在購買種子前訂閱相關報刊雜誌,或者從書店購買壹些專業書籍,了解所購種子的內在形狀、顏色、結構等。如麥冬為球形,黨參為扁圓形、褐色,黃芪種子為腎形、黃色,桔梗種子為橢圓形、褐色。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或咨詢有經驗的藥農或種子供應單位以外的專家,及時獲取相關鑒定知識,明確出處,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防範選種錯誤帶來的風險。
第二,了解藥用植物的繁殖方式
中草藥的繁殖方式通常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種子繁殖(也叫有性繁殖);壹種是利用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也稱營養繁殖和無性繁殖)。如菊花、丹參、玄參、地黃、半夏、天南星、金銀花、太子參、白芍、麥冬、貝母、山藥、百合、玉竹等。在生產中大多是無性繁殖的。在這種藥材的生產中,苗子的真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主要要註意的是苗的大小是否有爛苗,是否有國家規定檢疫的害蟲。掌握各種藥材的繁殖方法非常重要。比如有人以袋子回收為誘餌賣藏紅花“種子”,其實藏紅花是用鱗莖繁殖的,賣的是什麽種子不得而知。再比如白術,可以自己買種子,自己育苗。有些人打著合同的幌子賣苗木,牟取暴利,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
第三,了解藥物的種類和特性,因地制宜選擇品種。
目前的藥材種子很多,不同品種的生長環境條件和利用方法都不壹樣。藥農生產的藥材是用於治病的特殊商品,其質量直接決定了臨床治療的效果。藥農在選擇品種時,首先要考察品種是否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排灌條件,以及品種生長習性的特殊要求。不要相信“可南北種植,全國適宜,不選土,易種植,易管理”的謊言根據不同中藥材的生長習性,糧藥、果藥、林藥,應安排長短藥間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經濟效益。比如天南星、半夏喜歡濕潤的環境,玉米、辣椒、芝麻等可以在它們的邊界間作;杜仲和銀杏之間可以種植胡蘆巴和黃芩。丹參苗期長,可在畦內套種早玉米等高大作物。丘陵崗地可以種植杜仲、山茱萸、吳茱萸,既綠化了荒山,又讓農民致富。在道路、街道兩側種植銀杏、杜仲、牡丹、金銀花,既能起到綠化觀賞作用,又能收獲藥材。在大面積的沿海灘塗,可選擇具有壹定耐鹽性的藥材進行種植,如菊花、牡荊、丹參、薄荷等。引種種植品種的生態學原則:盡量種植當地道地藥材品種。這些品種適應性沒有問題,也有栽培技術和市場基礎。對於新引進的品種,壹定要謹慎。
四、了解市場信息,選擇適銷品種。
“年輕時是寶,年老時是根草”,這是農民朋友對中藥材種植能帶來的收益和風險的生動比喻。為了獲得準確的信息,首先要註意辨別廣告的真假,不要被虛假廣告的花言巧語所欺騙。藥農大多急於致富,喜歡暫時在市場上種植價格較高的品種,但收益往往不盡如人意。專家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收集信息:1。相關報紙、雜誌和專業書籍;2.藥材市場;3.藥材的產地;4 .政府部門和相關統計部門;5.外貿進出口部門;6.相關科研部門;7.相關業內人士和業內專家。密切關註中藥材價格變化,綜合分析以上收集的權威信息,核定事實,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尋找效益好的中藥材種植品種和機會。
5.了解種子的有效期
很多中草藥種子的保存期很短,超過年限的種子發芽率很低。為了牟取暴利,種子市場上壹些不法分子出售的藥用種子,有的是沒有發芽能力或發芽率低的老種子,有的是故意將新老種子混在壹起的雜交種。多次試驗結果表明,種子含水量在5% ~ 65,438+04%範圍內降低65,438+0%,可延長種子壽命65,438+0倍,但少數種子如細辛、黃連、人參等不耐幹藏,宜濕藏。屬於濕藏型的種子還有檳榔、肉豆蔻、肉桂、丁香、沈香等南藥。不同種類的藥用植物種子萌發年限不同,這與其自身的遺傳性狀和貯藏條件有關。多數藥用種子的萌發期為2 ~ 4年,如牛蒡、薏苡、水飛薊、桔梗、紅花等。在藥材生產中,要特別註意那些有效期較短的種子,如黨參、白術、黃芩、甘遂、當歸、北沙參、白芷、柴胡等。,壽命較短,其儲存壽命不能超過65,438+0年。收獲的種子必須在當年或次年春夏播種,超過期限不能播種。壹般情況下,隔年老化的種子基本失去發芽能力。另外,購買種子時,要註意種子的外觀。當年的種子有光澤,有光澤,有香味,而第二年的種子是灰色的,有黴味。
六、了解種子儲存和使用的正確方法。
有些藥用種子,雖然是新的,但如果種子貯藏技術不正確,仍然會出現發芽率低或不發芽的情況。比如穿心蓮的種皮有壹層蠟,不透水,需要用溫水摩擦浸泡;黃芪和烏拉爾甘草的種子較硬,揉搓和浸泡可提高發芽率。對壹些休眠期較長的種子,如牡丹、黃蓮、西洋參、紅豆杉等,應多加註意,可采用低溫沙藏層積處理。
七、了解種子和苗木的質量
質量好的種子純凈、壹致、飽滿、完整,無病蟲害和雜草,發芽率和活力高,抗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強。
在購買種子和種苗時,壹定要提前做好質量鑒定,包括:千粒重(或大種子的百粒重)、純度、含水量、色香味、發芽率等。如果不符合標準,說明種子發育不良,不能作為播種用種子。總的來說,發芽試驗是檢驗種子質量的有效方法。試驗過程中,在正確播種的前提下,還要註意發芽條件,如發芽溫度低、溫度高影響發芽等。同時,對某種藥材的種子發芽率要有正確的認識,如柴胡、白芷,即使是新種子,發芽率也很低。同時,在采購和運輸時,要經過種子檢疫部門的檢疫,了解產地的病蟲害和種子苗木的健康狀況,防止有病蟲害的種子苗木影響種植藥材的效益。
八、了解種子和苗木的價格
有些種子供應商賣的是真種子,質量很好,但價格高得驚人。比如每公斤20元能買到的紅花籽,價格高達30 ~ 80元;菘藍種子每公斤80 ~ 200元,桔梗種子每公斤100 ~ 400元,菊花苗每株0.54元。有的幹脆玩文字遊戲,往往以“批”為單位賣種子,每粒種子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每粒種子能種多少地,播種量卻往往用“三分地全種”來解釋。壹般情況下,大部分中藥材每畝花100 ~ 300元,每畝花150 ~ 500元是正常的。每畝種子苗木總投資每年不超過300 ~ 500元。
九、從合法的種子經營戶處購買種子和種苗。
購買種植中藥材的種子和種苗時,壹定要到信譽好、長期推廣種植中藥材、有種子經營許可證、正規可靠、經濟實力強的種子經營許可證的專業研究部門或種子經營單位購買包裝種子。未包裝的散裝種子容易被不法商販摻假,事後很難追回。同時檢查包裝標誌和內外標簽。標簽應包含以下項目:產地、種子經營許可證號、品種名稱、品種特征(含栽培要點)、種子質量(含純度、純度、發芽率、含水量)、檢疫證號、數量(凈含量)、生產日期、銷售單位等。如果標簽不全,其質量難以保證。也可以打開種子包裝,檢查種子的清潔度、幹燥度、濕度、顏色、氣味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蟲蛀痕跡。購買自己沒有種植過的品種時,應提前向專門從事中藥材種植推廣的相關專家或部門咨詢。不要在不了解情況的情況下購買新的、外來的、特殊的種子,因為這些種子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盲目購買會大大增加生產風險。
十、有權對假冒偽劣種子和種苗的侵權行為要求賠償。
藥農友因購買、使用偽劣種子,有權通過以下七種方式向侵權人主張賠償:①可持種子購買發票、種子包裝袋向種子銷售單位反映情況進行協商;(2)雙方協商不成的,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調解;(3)可以向縣級以上地方農業主管部門設立的種子管理機構(種子質量檢驗監督站或種子管理站)申訴,請求處理;(4)可以向當地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技術監督局)投訴;(5)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AIC)投訴,要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⑥種子經營者和種子消費者對種子的真實性和質量有異議時,應當向縣級以上種子檢驗機構申請仲裁;⑦種子質量糾紛無法通過上述方式解決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另外,要註意保存以下證據:種子購買憑證、證書、種子實物或包裝袋、錄音錄像、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種子真偽鑒定結論、檢驗筆錄、現場筆錄。發現損壞跡象時,應及時請有關部門進行鑒定、拍照、取樣取證,並請農業科技部門和司法部門進行取證,作出鑒定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