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新形勢下鄉鎮幹部如何做好農村工作

新形勢下鄉鎮幹部如何做好農村工作

第壹,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勝任任何角色和任務的前提。從事農村工作的鄉鎮幹部,任務復雜,條件艱苦,待遇差,應該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進取精神是創業的動力。只有強大的進取精神,才能克服各種困難,朝著確定的目標不懈前進。責任感是對幹部最起碼的要求。在他們的位置上,他們必須尋求自己的政府,並對廣大人民負責。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克服和糾正兩種傾向:壹是臨時觀點。現在有些幹部害怕農村工作,不習慣農村生活。他們想盡辦法逃避,躲避。他們的“鍍金意識”明顯,壹時觀點有失偏頗。二是個人出彩。有些幹部急於標新立異,標榜自己。上臺後往往脫離實際,搞另壹套,造成浪費。事實上,正確的規劃和科學的決策有時需要像接力賽壹樣,由壹個領導傳給另壹個領導,只有努力才能到達勝利的終點。壹定要“壹張藍圖繪到底”絕不改,翻來覆去折騰,什麽都幹。只有本著對當地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對轄區內的工作進行長遠規劃,壹波又壹波地推進,同時又肯鋪墊,對個人升遷得失掉以輕心,才能真正有所作為。要樹立沒有做好工作就是失職的意識,時不時問自己問題,鞭策自己。第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任何工作的重要條件。農村工作更是如此。農村經濟落後,底子薄,很難改變面貌。鄉鎮幹部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認為不可能出政績,所以懶得主動開展工作。他們滿足於當好“總統”,以觀望的態度處理工作。久而久之,必然會導致情緒低落,意誌消沈,工作越來越被動。古人雲:三軍不能奪誌!壹旦失去鬥誌,戰鬥力就會土崩瓦解。因此,作為鄉鎮黨委,我們必須把保持幹部的良好精神狀態作為壹項重要任務,時刻關註幹部的思想動態和精神面貌。要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鼓勵幹部有所為,積極進取,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第三,要善於思考和探索。要在鄉鎮有效地開展工作,需要鄉鎮幹部多花時間,多動腦筋,多出好主意,不能推驢推磨。對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要有新的認識,把握具體事實,學會設身處地,多逆向思考,全方位觀察了解,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對於壹些為民務實的項目,如果鄉鎮幹部不註重調查、思考和挖掘,或者總是用同樣的方式思考,往往容易碰壁,導致這些項目難以成為現實。但有些項目,即使初衷是好的,但不實用,反而糟蹋了好事,引起農民抱怨,影響幹部威信,挫傷農民積極性。所以鄉鎮幹部壹定要多思考,多想辦法,多調查,多探索,擬定幾套方案。要充分發揮集體智慧,采取靈活措施,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花最少的力氣,取得最大的效果。四、了解農村政策,提升農村基層幹部服務水平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我認為必須吃透有關文件精神。沒有吃透文件精神,掌握政策精髓,就要用政策凝聚人心,教育村民與黨保持壹致;號召鄉親們跟黨走,向先進看齊;組織村民從事生產發展,走致富道路;解決實際問題,讓群眾滿意;那是空話。如何消化農村政策?首先要有壹個正確的態度。文件下發後,壹定要認真學習,會上認真聽,認真記,直到理解為止。那麽,就要結合實際情況多觀察多思考,讓農村政策在頭腦中生根發芽。其次,要通過比較了解政策。今年的文件精神和去年的文件精神有什麽不同?有哪些相似之處?要點是什麽?這樣政策在妳腦子裏就會越來越清晰,工作的時候也能有壹個明確的目標。第三是借鑒別人的經驗。別人的先進經驗只能為我所用,絕不能背棄。我們可以借鑒別人的經驗,因為農村幹部只有了解農村政策,服務農村,才有資本。否則,它說什麽妳就說什麽,甚至不知道怎麽說。農村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五、在農村工作中註意工作方法,了解農民的語言,增強交流思想的能力。有人認為農民文化素質比較低,和農民打交道,“談笑無大學者,來往多丁白”,不需要太多的知識和技能,卻不知有這種想法的農村工作是危險的,難以開展的。上級組織安排妳做農村工作,給妳壹方水土,就是用妳的知識和文化水平去影響周圍的人,教育農民,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把理論的東西變成實際的東西,把實際的東西上升為理論的東西。堅持從學習中思考,從中學中思考,把深奧的道理變成簡單易懂的農村話語。這樣與農民溝通才能做到思想上的親近,情感上的溝通,工作才能有成效。。同時要註意工作方式方法。第壹,要變硬性命令為教育、說服、引導。鄉鎮幹部不要隨意發號施令,要多做宣傳解釋,多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把道理講給群眾聽,讓群眾知道、理解、支持每壹項工作,自覺參與。第二,要從壹哄而上轉變為壹馬當先。農民最現實,最實際。如果妳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妳把壹個項目搞砸了,他們也不會買。但是,妳看到別人獲得了利益和好處,自然會想盡辦法去學著去做。因此,對於壹些新項目、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要抓住典型,總結成功經驗,讓先進典型現身說法,發揮典型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第三,要改變做什麽,加強服務。農民需要的是信息咨詢、技術轉讓以及產前、產中、產後的壹系列服務,而不是讓妳從上面發號施令;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就要做好服務。第四,變官方意誌為民意決定。要有風度,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每次決策前充分論證,順應民意,避免想當然、瞎指揮。六、了解農業技術,增強輔導和指導能力,推廣應用農業適用技術,關鍵在於幹部。如何把幹部從外行變成內行,如何培訓農民,教他們農業新技術,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就要努力學習相關的技術知識,努力學習,把復雜的東西變成簡單的道理,迅速交給老百姓,使實用的農業技術不斷普及提高,地方經濟不斷發展。因為基層幹部要為群眾著想,要有能力引導群眾發展生產,幹部知道自己的本事,才能避免用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強迫農民搞生產,懲罰農民違法違規,避免突擊抓農業生產。只有帶頭示範,才能引導生產發展,說話有力,能聽村民的話,幹群關系和諧,工作開展順利。7.了解服務承諾,增強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要在群眾中有威信,就要為群眾服務,就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我們必須信守諾言,做我們該做的事。公開承諾的是為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同誌嘴上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心裏卻壹意孤行。他們不認真履行承諾,為所欲為,不想推就推,上面指責,撒謊欺騙,最後害人害己,損害黨在群眾中的威信。本屆政府是服務型政府。作為壹名黨員幹部,我們應該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為村民服務的意識。如何在服務上下功夫?這是壹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能夠很好地服務,可以大大增加壹個政府的形象,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反而會被社會議論,黨的形象受損。黨員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和窗口部門幹部要更加註重服務,增強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和服務水平,以取信於民。八、懂得依法行政,增強教育示範能力。依法行政是世界潮流,也是壹個黨長期執政的基礎。中央多次就計劃生育、農業稅征收等問題通報涉農惡性案件。在* * *中央、國務院屢禁不止,當時確實取得了壹定的威懾效果,但是屢禁不止。中央和國務院意識到,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出臺相關政策法規,規範幹部的行政行為,同時教育各級幹部依法行政,並在電視和報紙上推出了壹批依法行政的模範領導幹部和基層幹部。中國有6543.8億人口,其中9億在農村。如果不解決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的問題,中國的崛起和騰飛將是非常困難的。如何防止侵害農民利益的問題,首先要求幹部依法行政,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工作;超越法律,侵害農民利益的,將受到嚴厲處理;第二,搞好法制教育,幹部要做依法行政的表率。只有教育幹部執法,才能教育群眾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引導農民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9.懂得分清輕重緩急,增強統籌能力。農村工作有很多事情。作為領導,妳必須懂得分清輕重緩急,合理分配任務,明確責任。現在農村工作越來越細,考核指標越來越具體,人們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各項工作越來越明確。作為基層單位,無論是鄉(鎮)書記、鄉(鎮)長,還是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都要認真思考,提前安排,落實好這些指標和任務。主要抓什麽?次要抓什麽?會派誰去抓?這些都是主要領導要考慮的事情。如果想得不好,安排得不好,就會給整個工作帶來被動,影響發展,影響穩定,影響完整。我認為,避免矛盾轉化,做好工作,主要是發揮隊伍的核心作用,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營造幹事的良好氛圍。團隊強不強,取決於妳想不想當導演,想不想當導演,想不想做點什麽,能不能做點什麽。我覺得作為壹個領導者,要善於啟發、鼓勵、引導、督促大家成為合作的典範。只有這樣,各項工作才能做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事情才能實現。如果不能處理好這些關系,做獨角戲,就很難做好。作為基層主要領導,要善於統籌協調,懂得彈好琴,各方面工作才能有序推進。十、懂得化解矛盾,增強帶頭能力。現階段的農村屏蔽,有的是歷史遺留的,有的是發展造成的,有的是方法不當造成的。不管有什麽矛盾。基層領導幹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去解決它。當矛盾出現時,我們應該及時找出矛盾的根源。背景壹定要說清楚,這樣妳在解決的時候就有了清晰的思路,不會有大的反對。第壹,出現矛盾時要註意。我們常說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什麽是萌芽是當它們第壹次出現的時候。在初期的時候,很容易解決,不會有大的影響。現在為什麽很多矛盾影響大?省市縣各級簽了,最後強制解決,難度大,效果差,時間長。第二,突發矛盾時,壹把手要帶頭。當最高領導親自到場時,可以根據現場情況臨時調整處置措施,避免矛盾的惡化和擴大。第三,也要高度重視開發中因土地、拆遷引發的個人上訪。時間越久,民眾越反感,越會超越上訪。農村矛盾,不管是小矛盾還是大矛盾,只要領導帶頭,都會降到最低。Xi。懂得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現在農村工作很復雜。基層幹部只有提升從個體到壹般、從壹般到個體的技能和能力,才能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強有力的指導。在農村,壹是中央出臺新政策,要結合本鄉(鎮)的實際情況去思考分析,更具體地說,要結合本村村民去思考分析。中央的精神落實了,才有針對性和靈活性,有效避免了群眾看不懂政策落實的現象。二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農村,涉及到幹部選拔、生產發展等問題。我們要善於分析這些問題。比如選村幹部,只講民主不講集中是不夠的。目前農村存在家族勢力影響選舉、有人暗中拉票等不正常現象。如果不重視這種現象,就很難達到上級要求的選領頭雁的目的。比如夏雲鎮老集村,選村支書的時候,因為壹開始只講民主,壹個能幹的同誌落選了,給村裏的各項工作帶來了被動。最後經過調查分析,重新任用了落選的同誌,村裏很快趕上了各項工作,年終考核名列全鎮前三。還有就是生產的發展。壹些村莊發展緩慢。「快」和「慢」反映了什麽?隨著壹些村莊快速發展,另壹些村莊發展緩慢。「快」和「慢」反映了什麽?作為領導,要去有問題的村找原因,分析根源,幫助發展慢的村加快發展,發展快的村制定更高的目標,避免盲目攀比,制定不切實際的高指標。總之,基層幹部只有學會解剖麻雀,掌握從個體到壹般、從壹般到個體的技巧,才能增強明辨是非、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