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廣東江門設立11服務站,聘用社工48名。

廣東江門設立11服務站,聘用社工48名。

社工的行業動態和信息又更新了!為您提供“廣東江門設立11服務站聘用48名社工”,本網將持續為您更新更多信息。請關註我們網站的更新!

廣東江門設立11服務站,聘用社工48名。

廣東在江門* *設立11社工站,壹線社工48人。省社工“雙百計劃”項目辦公室江門區域中心兼職主管池文華表示,“雙百計劃”社工要從公務員對象入手,做好服務,結合地方文化,策劃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調動社區資源,增強社區凝聚力,推進社會工作本土化,更好地服務社區。

設立了11服務站,聘用社工48人。

2065438+2007年2月,沙塘鎮計生辦工作人員冼在“雙百計劃”上看到社工招聘信息,通過報名、面試、培訓,成為“雙百計劃”社工壹員。“‘雙百社工’真的可以紮根基層,服務基層,這也是我想加入的原因。”顏對說道。

據悉,為推動廣東省社會工作全面發展,省民政廳實施了《雙百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五年計劃》(以下簡稱“雙百計劃”),計劃於2017至2021期間,在粵西北和江門惠州、肇慶、臺山、開平、恩平等地建設運營200個鎮。

從2017開始,江門市民政局和臺山、開平、恩平市民政局工作人員深入村(居)進行實地調研,按照省民政廳選定的“百花計劃”社工服務站的理念和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對服務站點進行全面調研和實施。“在選址上,我們主要立足基層,考慮公務員服務對象集中的村。”江門市民政局社會工作科副科長楊佳欣介紹。“百花計劃”為每個鎮(街道)配備3-8名社工,為民政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將社工與民政服務相結合。服務站的職責是服務轄區內的困難群眾,特別是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困境兒童、老年群體、優撫安置對象等重點民政服務對象,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技能,提供精神慰藉、資源鏈接、能力提升、關系調適、社會融入等專業社會工作服務,促進社區發展。

目前,江門在臺山、開平、恩平設立了10社工服務站、165、438+0社工服務站、1市督導中心,招聘了48名壹線“雙百”社工。

“雙百”社工招聘並非壹帆風順。池文華介紹,2065438+2007年6月,經過崗前培訓,有幾名社工選擇了離職。“他們原本對這份工作的認識還不夠清晰,以為‘雙柏’社工就在政府部門工作。經過培訓,他們意識到這和他們預期的不壹樣,所以他們選擇了離職。”池文華說。社工的離開也導致壹些站點無法按計劃開展工作。經過補充招聘,201711月,江門地區11服務站“百花計劃”全面開展。

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快速融入社區

“雙柏”社工進村後的第壹項工作就是熟悉社區,與村民建立信任關系,走訪村民了解重點民政對象的基本情況,完成調研報告,繪制社區地圖。在工作前期,每個社工站點都遇到了同樣的困難:如何讓村民消除陌生感,加強與村民的溝通?

江門開平市沙塘鎮社工站副站長冼淩銳說,通過“以少數帶動多數”的方法,社工站很快與村民打成壹片。2065438+2007年7月進入沙塘鎮為萬裏村提供服務後,沙塘鎮迅速組織兩名支持社工的村民在交子聚餐,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2065438+2007年8月,沙塘鎮社工站迅速組織開展了八壹建軍節關愛退伍軍人企業活動,吸引了更多村民參與活動。

壹個月後,村民們主動邀請社工參加村裏的傳統中秋祭祀活動。正是通過這次活動,社工進壹步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村民原本只是想邀請我們去參觀,但我們主動和村民壹起準備活動,並參與了采購物資、布置活動現場等工作,讓我們和村民真正體會到了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熟悉的友誼。”

“雙百”社工和機構社工有什麽區別?西安·淩銳說,“‘雙百’社工和村民們住在壹起,長期生活在社區裏。服務是持續性的,可以更快更深地融入社區,讓村民真正接受社工的服務。”現在,萬裏村的村民見到冼時,總是熱情地和她打招呼,談論他們的家庭。社工在家訪和村民“拉家常”的過程中,逐步了解了沙塘鎮的歷史、民俗文化和留守人員,撰寫了萬裏村調查報告,繪制了萬裏村地圖,為後期的服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雙百”社工的壹個重要任務就是動員社區資源,增強社區凝聚力。冼說,通過“DIY中秋月餅”、“重陽節,敬老愛老”“* * *建設美麗萬裏”茶話會等壹系列活動,萬裏村的社區凝聚力大大增強,曾經閑置、關閉的“萬裏食堂”重新煥發生機,成為村民舉辦活動的必去之地。“通過這些活動,村民之間的關系壹天比壹天好,也更加關心村裏的公務員對象。很多村民會主動給這些對象送吃的。”顏對說道。

江門臺山市廣海鎮社工站將沙頭村定為服務陣地,在走訪社區過程中了解村民需求並采取相應措施,得到村民好評。社工通過調查發現,沙頭村留守兒童多,父母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學業問題,爺爺奶奶也沒有辦法幫孫子做作業。

得知留守兒童有學業輔導的需求,社工與廣海鎮政府協商建立“沙頭快樂學校”,聯動相關資源,爭取到設備齊全的鎮文化站作為學校的開學地點,獲得了村民的支持。每周壹至周五下午,報名輔導的孩子放學後會去“沙頭快樂學校”學習1小時。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社工與孩子談心,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與家長溝通,與村民建立信任關系。到目前為止,已經發展了20多名鄉村誌願者。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壹米”

“‘雙百社工’的特點在於接地氣,在紮根社區的基礎上,能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壹米’。”江門恩平市恩城街道東門社工站副站長馮翠梅說。

2017,10六月初,東門社工站了解到壹位當事人岑女士,精神殘疾,家庭貧困。壹家四口只靠丈夫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在多次家訪了解其生活狀況後,馮翠梅壹行建議岑女士壹家辦理精神殘疾證明。由於精神病鑒定醫院距離岑女士家較遠,出於人身安全考慮,東門社工站為岑女士對接了恩平市利康社工服務中心的車輛資源,將岑女士送至精神病鑒定醫院。

2017,11 10月,岑女士被鑒定為二級精神殘疾人,每月可領取重度殘疾人津貼,200元。東門站的社工在了解到岑女士壹家的經濟收入後,成功協助岑女士壹家申請低保,進壹步保障他們的生活。岑女士壹家每月可獲得低保1,000元。

“在農村,村民對很多政策不了解。無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壹公裏’,很多對村民有利的政策沒有落實。我們的工作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更多的公務員服務對象加深對政策的理解,得到更好的幫助。”馮翠梅說。

作為壹名“雙百”社工,馮翠梅深愛著這份工作。她在壹家社工機構工作了兩年。相比之下,她認為“雙百”社工可以做更細致的服務。“機構社工往往要完成指標。有時候服務只能流於形式,但‘雙百’社工的服務確實貼近了服務對象的需求。”馮翠梅說。

楊佳欣說,社會工作網站已經紮根農村,實現了服務形式的創新。社工主動走進村民家中,有助於打通服務。“百花計劃”在江門落地生根,為江門社工服務薄弱地區提供社工專業人才,將推動這些地區的社工發展,緩解江門社工發展不平衡、基層服務不足、部分地區社工專業化不強、政策服務“最後壹米”無法打通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