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是面向廣州的市屬高等院校,利用計算機網絡、衛星電視網絡和電信網絡,開展基於數字化、多媒體、交互式教學平臺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創建於1961年9月,文革期間停辦,1979年10月復辦,1938年10月復辦。
多年來,學校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發展與和諧,按照“五個率先”的要求,實施“五個繁榮”(執政、發展、優勢、人才、服務)。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電大為宗旨,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增強自身發展和社會服務能力為基礎,努力建設成為國家壹流中心城市的現代遠程教育開放大學。
學校堅持面向社會、面向社區、面向企業行業、面向特殊群體的辦學方針,積極探索拓展事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大力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廣州市公共教育支撐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能夠滲透到社區、行業、企業的強大網絡化辦學體系,切實加強電大文化建設,樹立優質服務品牌,形成以開放教育為主體,繼續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協調發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並重,辦學組織多元化,辦學層次多樣化,專業門類齊全,辦學規模大,開放教育特色鮮明。
目前,廣州電大已在全市十區兩縣和部分行業企業建立了48所分校(工作站),其中番禺、增城分校被評為全國示範性基層電大。學校擁有2000多名掌握現代遠程教育規律的教師和配套服務團隊,以及壹大批多年堅持電大教學的兼職教師。全系統本科、專科生6萬余人,其中開放教育學生5.5萬人。先後開設了60多個專業,培養了1.5萬多名本科和專科畢業生。4000多名學生獲得學士學位,近5萬人接受非學歷教育,45萬人接受各領域培訓。總部擁有路虎、小源、中山四路三個校區,建築面積近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5億元。教職工198人,員工162人,其中總部專任教師124人,兼職教師200多人。本科和專科學生16210,其中開放教育學生8401。非學歷教育年培訓近2萬人。
在廣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和政府都投入了信息化建設和教學現代化建設。擁有3000個信息點的萬兆骨幹校園網系統、連接13個分校的寬帶網絡系統、數字衛星IP接收系統、遠程雙向視頻教學系統、電子考場網絡監控系統和安全監控系統、網上教室直播系統、IP課件制作系統、無紙化考試中心、遠程接收中心、課件點播系統、遠程教學平臺、電子郵件系統、招生管理系統、學生等30多個軟硬件應用系統目前,學校擁有計算機近3000臺,各類服務器30余臺,實驗(實訓)室40個,多媒體電子閱覽室3個。所有教室均配備網絡多媒體教學設備,無線網絡可覆蓋校園大部分公共場所。教育網cernet出口100m,電信公網互聯網出口100m..遠程教學平臺位於電信數據中心,享受電信2.5G出口帶寬,為全校6萬名學生提供遠程學習服務。
學校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在廣州遠程教育中心中國電信公網建立了遠程教學平臺。平臺可滿足654.38+00000人同時在線學習的需求,具有強大的在線教學和後臺監控功能,在國內處於較高水平。
全市電大城域網和遠程教育中心中國電信公網“雙網”,實現了與中央電大和各試點分支機構的信息實時溝通、資源交換和* * *共享;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在線學習,與師生互動。學生可以在校園通過城域網接入平臺學習,也可以在家裏或辦公室通過遠程教育中心的中國電信“公網”接入平臺學習。
學校現有紙質圖書17萬冊,電子圖書近32萬冊,期刊報紙645種,非書資料2163種。擁有中國知識資源總庫、讀書秀知識庫、尹福考試模擬庫、開放教育考試庫、國家研究網四個專題全文數據庫(102281)。
學校非常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目前廣州有2個示範專業,1示範建設專業,廣州有2個示範實訓中心。開設的課程基本配備兩種以上相對穩定的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資源配置率達到100%。(其中國家級網絡精品課程1門,市級精品課程5門,央視精品課程7門,校級精品課程11門)。多門網絡課程(課件)先後獲得全國、廣東省、廣州市、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成果獎28項。我校在線教學資源建設完備,師生實時和非實時互動在線活躍。
學校的實踐教學特色鮮明。學校本部以企業、行業為依托成立了14專業指導委員會,以成員單位為依托建立了47個各具特色的校外實踐基地,以集中和分散的方式組織開放教育學生前往相關基地進行實踐實訓或答辯,較好地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與行業體系的零距離對接。
建校以來,為廣州經濟建設輸送各類學歷學位畢業生654.38+0.5萬余人,累計輸送非學歷教育畢業生40余萬人。目前,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畢業生占廣州市普通高校畢業生的40%,占廣州市成人高校畢業生的60%,占同期廣州市在校生的30%,占廣州市成人高校在校生的50%。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已成為引領廣州現代遠程高等教育的主力軍和廣州大眾高等教育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