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河牌鄉小學工會財務工作規範化建設,不斷提高河牌鄉小學教育工會財務工作水平,根據字20** 52號文件《耿馬市總工會關於基層工會財務工作規範化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我們於20**年65438+2月21至24日開展了自查工作,共三項,65438。
1.在對工會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我們使工會能夠開設獨立賬戶。依法建立銀行賬戶,按照工會財務會計制度的經濟業務進行單獨核算和管理。本項滿分10,自評10。
2.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我們實行“壹支筆”審批制度。所有費用都以書面形式進行預算、批準和記錄。
滿分5分,自評5分。
3.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我們配備了專(兼)職財會人員和出納人員,分工明確。
本項滿分10,自評8分。
4.我們按照有關規定設置總賬、明細賬、現金和銀行日記賬。工作程序符合相關規定。
滿分3分,自評3分。
5、在會計工作過程中,會計核算符合標準,做到帳卡、帳物、帳表、帳物相符。
滿分5分,自評5分。
6.財務工作過程中的現金支出符合《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
滿分5分,自評5分。
7.在工會財務管理過程中,按規定建立會計檔案並妥善保管。會計檔案應當按照國家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的規定定期歸檔、妥善保管、查閱和銷毀。
滿分2分,自評2分。
二、收取工會經費30分。
1,工會要配合有關部門督促單位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及時足額撥付工會經費。
本項滿分15,自評15。
2.積極爭取行政支持補貼。
滿分5分,自評4分。
3、在工會工作過程中,做到按規定收好和用好工會經費。
滿分7分,自評7分。
4.我們工會的收入是合理合法的。工會的收入和代管項目應當按照《工會法》和工會會計制度的規定辦理,不符合規定的經費和款項不得收取,也不得進入工會賬戶管理。
滿分3分,自評3分。
三、管好用好工會經費30分
1,嚴格執行預算制度。工會應當按照上級工會的規定及時編制年度預算和結算,按時上報資產負債表。
滿分7分,自評7分。
2.工會經費在支出過程中,按照年度預算安排項目,做到收支平衡,工會累計結余不出現赤字。
滿分5分,自評4分。
3.合理使用工會經費。在資金使用上,資金主要用於維護員工權益,合理,讓員工滿意。
滿分5分,自評4.5分。
4.我們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壹切費用按照國家和上級工會的有關規定辦理。
滿分5分,自評5分。
5.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我們實行民主管理,定期公布財務收支情況,接受教職工的監督。
滿分5分,自評5分。
6.我們確保工會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工會資產應定期清點。
滿分3分,自評2.5分。
本次自檢包括三大項,17小項。滿分100,自評95(合格)。
第二條二單位工會財務自查報告
教育局財務股:為加強我局財務管理,規範和強化會計工作,貫徹落實《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進壹步加強中小學財務管理的意見》(財科[XX]21號)和《市教育局財政局關於轉發教育部、財政部關於進壹步加強中小學財務管理意見的通知》、《宜黃縣教育局財政局關於轉發市教育局財政局關於進壹步加強中小學財務管理意見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我校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校委會,召集學校財務、總務、後勤、工會、班主任等相關人員進行學習討論,對學校近年來的財務管理進行了認真的自查。該報告如下:
壹、為切實加強自查工作,確保相關人員及時到位,我校成立了鳳崗學校財務管理自查領導小組。校長李佑才任組長,學校主管財務和總務的副校長徐雪峰任副組長,會計李小重、總務主任鄒懷民、保管員徐建明、工會組織財務委員藍茂女、教師代表譚文忠為成員。
二、我校根據縣財政局、教育局的相關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編制了學校收支預算。學校的壹些重大收支必須在校委會前公開,事後定期公示;學校每年要在教代會上做財務報告,要在教代會上通過。
第三,我校嚴格執行收費政策,免除學生雜費和課本費,停發學生住宿費。文件規定,只收取空白作業費,其標準向社會公示。在我們學校的收費中,不存在強迫學生購買教具的行為。嚴格按照國家政策和上級部門的要求,執行和落實,不準亂收費。
四是學校嚴格加強預算內外資金管理。預算外學前教育收入全額繳入財政專戶,學生作業費全額繳入國庫集中支付核算中心,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部使用省財政廳印制的財政收據。
五、我校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開支範圍和標準。所有費用均按實際人數收取,無虛假報表,無白條作為報銷憑證。對於大額支出,必須由經理和見證人簽字。涉及基建項目的支出,附合同、結算單等相關資料。
六、我校無私設立“小金庫”和“賬外賬”等違規行為。學校的壹切開支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不存在濫施和鋪張浪費的情況。
七、我校六年級、九年級畢業班收取攝影費、畢業證費;首年建檔費和質量報告書費按實際成本和學生實際使用人數按期結算,收支結余通過班會、家長會、公示等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公示,結余金額全額返還給家長或學生。
八、學校做好學校資產的增減登記,做到出入有據。建立了資產購買、驗收、保管、使用、交接和維護的物流管理制度。每年年底定期進行資產盤點。做到了賬賬壹致、賬卡壹致、賬物壹致。
九、我校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做好住宿困難學生生活補助的申請、審核、公示等工作,並向家長足額發放生活補助。
X.建議
1.目前我們學校的財務人員都是兼職,工作量很大。希望上級部門能少給會計人員壹些固定的工作量,讓相關人員能有壹些時間做好財務工作。
三家單位工會財務自查報告
根據《全國總工會關於在全州開展工會財務工作大檢查的通知》要求,蘆溪市總工會結合本市工會財務工作實際,以發現問題、摸清情況、研究對策、完善制度、促進增收、夯實基礎、服務大局為目的,精心謀劃, 在宣傳、動員、布置、落實、監督等各個環節統壹行動,在全市有序開展工會財務大檢查。
為保證全市工會財務檢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市總工會於20**年4月初成立了潞西市工會財務檢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市總工會主席閔永勝同誌擔任,副組長由市總工會副主席、發審委主任李同誌擔任。成員由市總工會財務、審計辦公室全體同誌組成。根據我市工會財務實際情況,潞西市總工會下發了《關於在全市開展工會財務工作大檢查的通知》(字[20 * *]第12號),對這次工會財務大檢查的目的、範圍、內容、方法、步驟、時間等進行了嚴格規定和說明,並強調各基層工會要把這次財務大檢查列入今年的重要議事日程。
考慮到本次大檢查時間緊、任務重、覆蓋面廣,部分鄉鎮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信息不便,市總工會專門對內部人員進行了大檢查相關知識和要求的培訓,特別是工會財務狀況自查表的表間關系,要求工作人員解答基層工會在大檢查中提出的疑難問題,及時收集、核對、總結,並對5個基層工會進行了抽查。通過各方的積極努力,全市工會財務工作檢查任務按程序壹步步完成。
二、基本情況
潞西市總工會* * *有基層工會225個,本次檢查共發放自查表225份,其中行政單位67份,事業單位61份,企業97份,收回自查表167份,其中行政單位67份,事業單位59份,企業41份。經過認真核實和匯總,2006-2007年全市基層工會的基本情況如下:2006年末全市職工人數為11173人,年人均工資為15699元,年工資總額為175404900元,工會應提工會經費的2%全年應繳納40%的工會經費1304200元(含10%和5%),實際繳納45.24萬元,繳納率34%;全年財政供養人數6938人,年人均工資18424元,年工資總額127825.77萬元。財政應撥工會經費255.65萬元的2%,實撥40萬元(含在職工資、辦公及幫扶經費等。);征收稅款的工會經費的2%為4.02萬元;謝州總工會年度經費1665438+萬元;2007年末,全市在職職工11710人,平均年薪17996元,年薪總額210733200元。全年應撥2%工會經費4214700元,實際撥付930%工會經費。全年應繳納40%的工會經費1.584萬元(含1%和5%),實際繳納47.32萬元,繳納率29%。年末財政供養人員7025人,年人均工資22061元,總年薪1.5497。地稅收取2%的工會經費44.25萬元。去年,謝州總工會經費為18480萬元。
依法督促企業每月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工會經費,設立集中戶存款賬戶,建立經費歸集臺賬,逐月認真登記企業繳納的每壹筆工會經費,按實繳比例清償國家總工會經費。
20**年,省總工會給文化宮俱樂部“穿衣戴帽”項目補助7萬元。目前正在實施文化宮俱樂部“穿衣戴帽”項目,項目資金仍在銀行保管,不挪作他用。中央財政補助資金* * *達到7萬元,用於醫療、生活救助和“貧困窗口教育”61.8萬元,剩余0.82萬元。
第三,建立和完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
根據《會計法》、《工會財務會計制度》和上級工會的有關要求,結合工會財務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包括會計崗位責任制、內部控制制度、內部審計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現金和銀行管理制度以及專用基金管理制度。通過制度建設,加強財務管理,嚴明財經紀律,嚴格報銷程序,完善報銷程序,規範內部控制,落實工會財務工作的相關政策。
四個單位工會財務自查報告
為深入貫徹雲南省總工會第* *屆全國委員會確定的XX省工會總體思路,落實“打牢工會物質基礎”任務,全面加強經費收繳和財務管理,根據雲南省總工會雲工[XX]23號、雲監電[XX] [XX]128號文件精神,在監獄系統的配合下,我院組織開展了基層工會財務檢查。1.對XX 65438+10月1至65438+2月31的工會財務進行自查,並認真核對會計憑證賬簿。
主要檢查財政撥款的工會經費和非財政撥款是否按比例足額撥付。經與財政部門、勞動部門核對職工幹部工資總額,XX職工幹部工資總額為1613053.00元,計算工會經費為32261.06元,實際撥付金額為32503.74元,幹部工資總額為5563644.00元,合計66763.70元。XX職工工資總額為1676199.40元,撥付資金為33523.99元,實際撥付資金為33727.19元。幹部工資總額7151087.40元,下撥經費85812.87元。
二、工會收到行政計劃按比例全額撥付的非財政性經費。
三、工會系統下的送溫暖補貼、專項補貼均嚴格按照規定專款專用。
五家單位工會財務自查報告
壹、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我市工會管轄13區縣和3個開發區。近年來,各區縣工會在加強財務管理方面進行了壹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壹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壹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區縣對工會經費的財政撥款尚未完全到位;部分區縣工會財務預算管理粗放,預算約束弱,配套制度不完善;鄉鎮、街道、社區、新建企業工會會計基礎工作薄弱。這些問題與市場經濟形勢下工會工作的發展不相適應,弊端日益突出,亟待改進和加強。
(壹)工會經費的財政撥款不到位
目前,我市十三個區縣的工會中,市三區和雁塔區的工會經費財政撥款解決得相對較好,其他區縣的工會經費或工會人員定額配置遠未達到全額撥款。臨潼區和三個開發區尚未解決。
(二)稅收征收覆蓋面不夠廣
工會經費征稅後,各區縣、開發區工會成立率和工會經費收繳率比過去有了很大提高,但經費收繳仍有差距。據調查,北林區工會所屬基層單位有4000多個工會,只有1.600多個,不到40%;雁塔區工會下屬的很多基層單位都建立了工會,但只有600個單位出了經費,只占30%。
(三)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支出隨意性大。
有的區縣多年沒有制定相關財務制度,有的區縣沒有制定全面的財務制度,財務報銷審批制度不明確,特別是缺乏預決算管理制度,直接導致支出的隨意性。決算顯示,壹些區縣的工會行政經費和業務經費超支200%,有的支出不到預算的5%。部分開發區工會會計和出納各1名,不符合會計核算要求,財務管理基礎薄弱。
(四)財務審批和報銷制度不夠規範
有的區縣沒有會計審核報銷手續,經辦人直接讓領導簽字報銷。會計們在做賬時發現問題已經太晚了。還有壹些財務人員審核把關不嚴,存在白紙報銷、無效票據報銷的現象。有的未嚴格執行現金管理規定,支出時超限額使用現金,發放物品未附有明細清單。
(五)鄉鎮和街道工會財務工作薄弱
(六)人員素質不高,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壹些區縣工會財務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低,人員變動頻繁,同時兼任多個職務。此外,部分財務人員責任心不強,存在核算不及時、科目使用不準確、憑證裝訂不規範等現象。有些單位沒有制定票據管理和使用制度。募集資金時,每個人都有收據,開具的收據無人監管,無人管理。有些票據和款項幾年都收不回來,也存在提前開收據和票據丟失的現象。縣級文化宮的財務人員很少參加業務培訓,不能適應財務管理發展的需要。
二、原因及分析
(壹)工會經費的財政撥款問題
地稅征收後,各單位的資金收入主要分為三部分,即地稅征收資金、財政撥款資金和自收資金。在工會經費財政撥款問題上,各區縣工會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壹些工作。但由於區縣財政困難,加上我們的協調溝通工作不到位,工會經費財政撥款無法全部到位。
(二)工會經費收繳率不高。
區縣和開發區的工會認為地稅收的資金已經比原來多了,只要夠花就行,稅務局收多少就收多少,沒有辦法收,催款工作不到位。有的單位利用稅務局掌握不嚴,想交多少就交多少,有的單位甚至不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工會經費。工會經費地稅征收信息化、網絡化沒有走上正軌,財務人員每次手工對采集的信息進行分類匯總,難以及時掌握未繳和未繳單位信息,工作效率不高。
(三)財務管理基礎薄弱的問題
壹是多年來對如何管好用好工會經費重視不夠,沒有制定相應的制度保證工會經費的合理有效使用;二是大部分縣級工會財務人員專業知識欠缺,培訓工作未能跟上。因此,縣區工會的財務工作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
(四)鄉鎮街道壹級工會的財務管理
我市鄉鎮、街道工會工作面廣、任務重、人員少、非公有制企業問題多。比如工會經費由行政領導審批,工會經費無法正常保障,僅靠區縣工會補貼管理難度很大。
三。對策和建議
(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會經費收繳率和財政撥款到位率。
各區縣和開發區工會要克服地稅壹收就萬事大吉的思想,充分發揮集資的積極作用,及時掌握基層單位職工人數和工資總額。針對經費收繳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稅務局聯合發出催繳通知或與稽查局聯合檢查,督促基層單位足額繳納工會經費,逐步減少經費收繳盲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工會經費的財政撥款力度,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同級黨委、政府報告,並與同級財政部門協調,切實將財政統壹支付的行政事業單位工會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努力全面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工會經費財政統壹撥付。
(二)加強領導,為財務人員履行職責創造條件。
各單位領導要切實加強對財務工作的領導,認真研究解決資金籌集、財務管理和資金使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要對存在的問題逐壹排查,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限期整改;要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財務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創造條件。
(三)加強財務管理,建立和完善工會財務制度。
制度重在管理,管理重在規範。市總工會財務部針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壹系列加強區縣工會財務管理的工作制度。要求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符合當前工會財務工作的相關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財。
四、加強檢查指導,提高鄉鎮和街道工會財務管理水平。
建議進壹步加強對鄉鎮(街道)工會財務工作的檢查和指導。根據基層單位的實際情況,25人以上的單位可以單獨設立銀行賬戶對這些單位進行調控。職工不足25人的單位和聯合會,可以由行政管理,但必須保證工會經費足額獨立使用。充分發揮鄉鎮(街道)工會的承上啟下作用,以縣級非公有制企業工會、鄉鎮(街道)工會和基層工會為重點,開展以收、管、用好工會經費為主要內容的財務標準化活動,推動工會財務管理水平上壹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