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個能不能幫到妳。
崩潰是令操作者煩惱的事情。電腦死機時,表現多為“藍屏”,系統無法啟動,畫面“凍結”無反應,鼠標鍵盤無法輸入,軟件運行異常中斷。雖然死機的原因有很多,但都是壹樣的,原因永遠離不開硬件和軟件兩方面。
硬件導致的崩潰。
散熱差
顯示器、電源、CPU在工作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保持良好的通風非常重要。如果顯示器過熱,會導致色彩和圖像失真,甚至縮短顯示器的壽命。工作時間過長還會導致電源或顯示器散熱不好,導致電腦死機。CPU的散熱是關系到計算機運行穩定性的重要問題,也是散熱故障發生的“重災區”。
不適當的運動
電腦在移動時,往往會使機器內部器件松動,導致接觸不良,電腦死機。因此,移動電腦時應避免劇烈振動。
灰塵殺手
機器中灰塵過多也會導致崩潰。如果軟驅磁頭或光驅激光頭沾染灰塵過多,會導致讀寫錯誤,嚴重的會導致電腦死機。
設備不匹配
如果主板主頻與CPU主頻不匹配,舊主板超頻時會將外接頻率設置過高,可能無法保證運行的穩定性,導致頻繁死機。
軟件和硬件是不兼容的。
三維軟件和壹些特殊軟件在壹些微型計算機上可能無法啟動甚至無法正常安裝,可能存在軟硬件兼容性問題。
記憶失敗
主要是內存條松動、虛焊或者內存條本身質量問題造成的。記憶棒的接觸故障要根據具體情況排除。如果內存條質量有問題,需要更換內存才能解決問題。
硬盤故障
主要是由於硬盤老化或不良磁道和扇區使用不當造成的。這使得機器在運行時很容易死機。特殊工具和軟件可用於故障排除。如果損壞嚴重,只能更換硬盤。另外,對於不支持UDMA 66/100的主板,要註意CMOS中硬盤運行模式的設置。
CPU超頻
超頻提高了CPU的工作頻率,同時也可能使其性能不穩定。原因是CPU訪問內存中數據的速度比內存和硬盤交換數據的速度快。超頻使這壹矛盾更加突出,加劇了在內存或虛擬內存中找不到所需數據的情況,會導致“異常錯誤”。解決辦法當然也比較簡單,就是讓CPU回到正常頻率。
硬件資源沖突
是由於聲卡或顯卡設置沖突,導致異常錯誤。此外,如果其他設備中斷,DMA或端口沖突,少數驅動程序可能會異常,導致崩潰。解決方法是在“安全模式”下啟動,在“控制面板”→ → → →“設備管理”中進行適當調整。如果驅動程序出現異常錯誤,您可以修改註冊表。選擇“運行”,鍵入“REGEDIT”,進入註冊表編輯器,通過菜單下的“查找”功能,找到並刪除所有與驅動前綴字符串相關的“主鍵”和“鍵值”,重啟。
內存容量不足
內存容量越大越好,不應該低於硬盤容量的0.5 ~ 1%。如果這方面有問題,妳應該換成容量盡可能大的記憶棒。
劣質零件
在為客戶組裝兼容機時,少數不法商人使用劣質的板卡和內存,有的甚至出售假冒的主板和重復使用的CPU和內存。這樣的機器運行起來非常不穩定,難免會死機。因此,用戶在購機時要提高警惕,可以用壹些較新的工具和軟件對電腦進行測試,長時間連續測試機器(如72小時),爭取最長的保修時間。
軟件導致的崩潰。
病毒感染
病毒會大大降低計算機的效率,並導致頻繁的崩潰。這時候就需要使用KV300、金山毒霸、瑞星等殺毒軟件。進行全面的病毒檢測和殺毒,並定期升級殺毒軟件。
CMOS設置不正確。
這種故障現象很常見,比如硬盤參數設置、模式設置、內存參數設置不當,導致電腦無法啟動。如果將沒有ECC功能的內存設置為有ECC功能,則會因內存錯誤而崩潰。
系統文件的誤刪除
啟動Windows 9x需要Command.com、Io.sys、Msdos.sys等文件。如果這些文件被損壞或誤刪,即使CMOS中的硬件設置正確也無濟於事。解決方法:使用同壹版本操作系統的啟動盤啟動電腦,然後鍵入“SYS C:”重新傳輸系統文件。
初始化文件已損壞。
由於Windows 9x需要讀取System.ini、Win.ini和註冊表文件,如果有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也會讀取這兩個文件。這些文件只要有錯誤信息就可能崩潰,尤其是System.ini、Win.ini、User.dat、System.dat這四個文件尤為重要。
缺少動態鏈接庫文件(DLL)。
還有壹類文件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擴展名為DLL的動態鏈接庫文件,本質上屬於* * *類文件,也就是說壹個DLL文件在運行時可能需要多個軟件調用。如果我們刪除壹個應用軟件,該軟件的反安裝程序會記錄下它已經安裝的文件,準備壹個壹個刪除。這時候被刪除的動態鏈接庫文件很容易被其他軟件同時使用。如果缺失的鏈接庫文件是重要的核心鏈接文件,系統就會崩潰甚至崩潰。我們可以使用“超級兔子”等工具刪除無用的DLL文件,這樣會避免誤刪。
硬盤上剩余的空間太少或碎片太多。
如果硬盤剩余空間太小,有些應用需要大量內存才能運行,這就需要虛擬內存,而虛擬內存是由硬盤提供的,所以硬盤要有足夠的剩余空間來滿足虛擬內存的需求。同時,用戶要養成定期整理硬盤、清除硬盤垃圾文件的好習慣。
BIOS升級失敗。
妳應該備份BIOS以防意外,但是如果妳的系統需要升級BIOS,妳最好在升級之前確保妳正在使用的BIOS版本與妳的PC壹致。如果BIOS升級不正確或在升級過程中出現意外的電源故障,則您的系統可能無法啟動。所以在升級BIOS之前壹定要搞清楚BIOS的型號。如果您使用的BIOS升級工具可以備份當前的BIOS,請復制磁盤上以前的BIOS。同時看系統是否支持BIOS恢復,知道如何恢復。
不正確的軟件升級
大多數人可能認為軟件升級不會有問題。事實上,在升級過程中會升級壹些組件,但其他程序可能不支持升級後的組件,從而導致各種問題。
濫用測試版軟件
最好少用軟件的測試版,因為測試軟件通常會有壹些bug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夠穩定,使用後會出現程序錯誤、崩潰或者系統無法啟動的情況。
非法卸載軟件
不要直接刪除軟件安裝的目錄。如果直接刪除,註冊表和Windows目錄裏會有很多垃圾。久而久之,系統會變得不穩定,導致崩潰。
使用盜版軟件
因為這些軟件可能會隱藏病毒,壹旦執行就會自動修改妳的系統,導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崩潰。
應用軟件的缺陷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比如在Win 98中運行在DOS或Windows 3.1下運行良好的16位應用軟件。Win 98是32位的,雖然號稱兼容,但有很多地方無法與16位應用協調。還有壹些情況,比如Win 95下正常使用的外設驅動。當操作系統升級時,可能會出現問題,導致系統崩潰或無法正常啟動。在這種情況下,您應該找到新版本的外圍設備驅動程序。
啟動了太多程序。
這使得系統資源耗盡,以至於個別程序需要的數據在內存或虛擬內存中找不到,也會出現異常錯誤。
非法操作
以非法格式或非法參數打開或釋放相關程序也會導致電腦崩潰。請註意記住正確的格式和相關參數,不要隨意打開和發布不熟悉的程序。
計算機異常關機
不要直接使用機箱內的電源按鈕,否則系統文件會損壞或丟失,導致運行時自動啟動或死機。對於Windows 98/2000/NT等系統來說,這壹點非常重要,嚴重的話會導致系統崩潰。
記憶中的沖突
有時候運行各種軟件是正常的,但是突然莫名其妙的死機了,重啟後運行這些應用是非常正常的。這是假崩潰現象。大部分原因是Win 98的內存資源沖突。眾所周知,應用軟件運行在內存中,關閉應用軟件後可以釋放內存空間。但由於設計原因,有些應用軟件即使關閉後也無法完全釋放內存。當下壹個軟件需要使用這個內存地址時,就會產生沖突。
電腦市場最可憐的人就是那些把有故障的電腦搬來搬去的人。雖然組裝機相比品牌機有她的優勢,但是缺乏良好的售後服務是她的致命弱點。
大部分電腦故障都是軟件故障,所以在確定是硬件故障之前,沒有必要把整個機器搬來搬去。即使硬件出現故障,也不需要搬整機,只需要拿故障部件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壹下硬件故障的診斷和測試方法,這樣以後電腦出現故障就不用搬整機了(當然最好不要出故障!)。
故障和對策
如果要對電腦故障進行全面的分析,恐怕得寫壹本書,而且不容易。軟件故障在各種報刊上都有介紹,這裏只介紹硬件故障的癥狀、原因和解決方法。
壹、計算機啟動過程
我,首先我們來了解壹下電腦的啟動過程。
1.存儲在ROM中的引導加載程序和自診斷程序被移動到ram中。
2.隨著引導加載程序的運行,存儲在輔助存儲設備中的操作系統將系統文件發送到RAM。
3.執行系統文件Io.sys和Msdos.sys,此時會出現“正在啟動Windowsn98……”的消息出現在屏幕上。
4.如果有Config.sys,就執行它。
5.實現系統文件的Command.com文件。
6.如果Autoexec.bat存在,執行它。
7.讀取Windows的初始化文件“System.ini”和“Win.ini”,然後讀取註冊表文件。
8.啟動後,出現初始屏幕,操作系統正在運行。
在這個過程中,監控主板的ROM BIOS中硬件是否異常,包括硬件故障、布線、各種卡的安裝等。如果出現錯誤,屏幕上什麽也不顯示,啟動停止。
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是硬件故障。
Ⅱ.系統啟動序列
1,PC電源打開-顯示器、鍵盤、機箱上的燈閃爍。
2.檢測顯卡-屏幕上出現壹條簡短的顯卡信息。
3.檢測內存-隨著蜂鳴聲,內存容量信息出現在屏幕上。
4.執行BIOS-屏幕上出現簡短的BIOS信息。
5.檢測其他設備-其他設備的信息(CPU、硬盤、MEM...)出現。
6.執行OS(操作系統)的初始化文件——啟動Windows 98等。
Ⅲ.啟動時主板發出聲音,通過聲音妳可以判斷是哪種錯誤。
根據主板形式的不同,聲音的表達也不同。
AMI BIOS:
1 Short:內存刷新失敗。
2短路:內存檢查錯誤
3短:基本內存錯誤
4短路:系統時鐘錯誤
5短:CPU錯誤
6短:鍵盤錯誤
7短:實模式錯誤
8短:內存顯示錯誤
9短:ROM BIOS檢查錯誤。
1 Long 3 Short:內存錯誤
獎勵BIOS:
1短:正常啟動
2短:非致命錯誤
1 long 1 short:顯示錯誤。
1長2短:鍵盤錯誤
其他BIOS可以在BIOS錯誤音中找到,這裏就不詳細描述了。
第二,令人困惑的軟件故障
妳必須明確區分硬件故障和軟件故障,否則要費很大力氣才能把電腦搬到電腦市場,而當店主告訴妳是軟件故障時,妳會有什麽感受?特別是,啟動失敗也可能是由軟件故障引起的。我們來看看軟件故障導致的啟動異常。
Ⅰ.CMOS設置中的錯誤
如果CMOS設置中的硬盤設置不正確,因為電腦無法識別硬盤,所以無法用硬盤中的操作系統(Windows)啟動。當屏幕出現但無法啟動時,您應該檢查CMOS設置的內容。要正確識別硬盤,您可以使用CMOS設置中的“IDE硬盤自動檢測”選項。
Ⅱ.系統文件中的錯誤
Windows啟動時需要Command.com、io.sys、msdos.sys和drvspace.bin。如果這些文件損壞,即使硬盤被識別也無法啟動。此時,您可以使用“Sys.com”文件來恢復這些文件。用啟動盤啟動後,只需鍵入“Sys c:”即可。
Ⅲ.初始化文件時出錯
Windows在啟動時應該會讀取六個文件:Autoexec.bat "," Config.sys,System.ini,win.ini,user.dat和system.dat。但是在閱讀的時候,如果裏面有錯誤的信息,就會啟動失敗。這些文件很難恢復,所以應該使用Windows重置等方法。但這不是硬件故障,沒必要把電腦拿到電腦市場。
四、Windows錯誤Windows初始屏幕出現後的故障大多是軟件故障。程序之間的沖突或驅動程序的問題等。這樣的問題可以通過看書等等來解決。
第三,不是故障的硬件故障
雖然不是故障,但用戶組裝不正確或插座松動的情況經常發生。這時候可以打開電腦檢查接線,插座等錯誤。購買硬盤、光驅等新EIDE設備時,要註意將中間連接的設備設置為“SlaveE”,邊上連接的設備設置為“Master”。如果設置不正確,您可能無法啟動或在使用相應設備時出錯。
四、硬件故障檢測方法
我們來看看硬件故障的基本測試方法。當顯示器上沒有圖像時,可使用以下方法測試故障部件。
首先,準備壹個工作臺。
第二,把主板從機箱裏拔出來,然後把主板上的元器件全部拔出來,只留下CPU和RAM。然後把主板放在工作臺上。
第三,把穩壓電源接到主板上。
第四,將顯卡插入AGP插槽。當然,如果是PCI顯卡,是插在PCI插槽上的。插入時註意將顯卡鍍金部分完全插入插槽。
5.連接顯示器的電源插座後,將顯卡連接到顯示器。
六、打開顯示器電源,再打開機箱電源開關。然後用金屬棒觸碰主板的電源開關。
主板的電源開關是與機箱電源開關連接的部分,壹般標註為“PWR SW”或“POWER SE”。
7.如果屏幕上出現BIOS版本信息,屏幕正常,說明CPU、主板、RAM、顯卡、電源都正常。通常容易出現故障的部件依次是“顯卡”、“主板”、“硬盤”。
八、然後連接硬盤和軟區進行測試。然後連接光驅檢測,然後是聲卡。調制解調器和其他連接被逐壹測試。如果屏幕沒有出現,這意味著後來連接的組件有故障或有兼容性問題。只需處理故障組件。
九、底盤問題
有時候主板裝入機箱會出現問題,導致啟動失敗。因此,如果上述組件檢查沒有問題,就可以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上進行測試。如果測試沒有錯誤,說明有CMOS設置錯誤,驅動等軟件問題。
壹種檢測計算機故障的簡單方法
如果排除了“假斷層”,那麽就有真斷層了!如果妳再檢查壹下配件的外觀,包括打開機箱,看主機內部的元器件表面有沒有被高壓破壞的跡象或者明顯的傷痕,如果有,故障元器件就清楚了。如果沒有,先試試下面的處理方法。
1.除塵
空氣中漂浮的灰塵是電腦的壹大殺手。使用壹段時間後,可能會因為主板等關鍵部件灰塵太多而出現故障,即使是在特殊的機房。所以,使用時間長的電腦要先清洗幹凈,用刷子輕輕刷掉主板和外設上的灰塵。如果灰塵已經清除,或者沒有灰塵,故障依然存在,說明硬件還有其他問題。
另外,由於電路板上的壹些卡或芯片是以引腳的形式存在,振動、灰塵等原因往往會造成引腳氧化和接觸不良。橡皮擦可以用來擦掉表面的氧化層。重新連接後,啟動機器檢查故障是否消除。
對了,鍵盤使用時間長了,經常會出現漏鍵、卡鍵等故障,要及時處理,否則輸入文件時會打錯壹些字。搬運時,鍵盤要有支架支撐,按鍵朝下,打開鍵盤後蓋,用酒精清洗電路板與按鍵的接觸處,將卡住的按鍵下的彈片適當撬起,使其恢復原有彈性。
註意:軟盤在使用過程中,臟的或有劃痕的軟盤插入軟驅時,會劃傷讀寫頭,損壞軟驅。清潔磁頭時要非常小心。長期不用的軟驅,磁頭上可能會生銹。此時,不允許使用清洗磁盤。具體方法是打開機箱,把清洗劑滴在磁頭上。浸泡半小時後,用脫脂棉仔細擦拭。如果盲目使用清洗盤,必然會導致軟驅讀寫頭的損壞,使軟驅報廢。
2.看,聽,聞,摸
“看”就是觀察系統板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碰撞,表面是否燒焦,芯片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壞。當然不用說妳也知道檢查主板的元器件之間是否有異物掉落(會造成短路),或者板上是否有燒焦變色的地方,印刷電路板上的走線(銅箔)是否斷裂等等。
“聽”是指監聽電源風扇、軟/硬盤電機或尋道機構、顯示變壓器等設備的工作聲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統的短路故障往往伴隨著異響,監控可以及時發現壹些隱患,在事故發生前立即采取措施。
“聞”是鑒別主機和板卡是否有燒焦味,便於查找故障和確定短路位置。
“摸”是用手按壓插座的活動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動或接觸不良。此外,在系統運行時,用手觸摸或接近CPU、顯示器、硬盤等設備的外殼,可以根據其溫度判斷設備運行是否正常;用手觸摸壹些芯片的表面。如果發熱,則是芯片損壞。
3.堵塞檢測
如前所述,電腦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主板故障、I/O總線故障、各種卡故障等,都可能導致系統運行異常。拔插維修法是判斷故障發生在主板還是I/O設備上的壹種簡單方法。這種方法是關機後把插線板壹塊壹塊拔出來,每拔出壹塊板就開機觀察運行狀態。壹旦某塊板拔出後主板運行正常,故障原因是插線板或對應的I/O總線插槽和負載電路的故障。如果在拔出所有插板後,系統仍然不能正常啟動,那麽故障很可能出在主板上。
在插拔的時候,也可以從另壹個方面排除電腦故障:有些芯片和板卡與插槽接觸不良,正確插回這些芯片和板卡,可以解決由於安裝接觸不當導致的微電腦元件故障。
4.交換檢測
互換同類型插板、同總線方式、同功能或同類型芯片,根據故障現象的變化判斷故障。這種方法多用於易插拔的維護環境。比如內存自檢出現錯誤,可以更換同壹個內存條或內存條來確定故障位置,更換非故障芯片時故障現象不變。如果更換後故障現象發生變化,說明更換的芯片中有壹個是壞的,可以通過逐塊更換進壹步確定位置。如果能找到同類型的微機元器件或外設,利用調換的方法就能很快確定是否是元器件本身的質量問題。
5.比較檢測
運行兩臺或多臺相同或相似類型的計算機。根據正常計算機和故障微機在進行相同操作時的不同性能,可以初步判斷故障位置。
6.振動爆震檢測
用手指輕敲外殼。如果故障排除,說明故障是由於接觸不良或虛焊引起的。然後,可以進壹步檢查並排除故障點的位置,但很難檢測出這種故障的確切位置。
7.加熱和冷卻檢測
通過人為提高微機運行環境的溫度,可以測試所有部件尤其是CPU的耐高溫性能,從而及早發現事故隱患。降低運行環境溫度後,如果故障率大大降低,說明故障出在高溫或不能承受高溫的部件,有助於縮小故障診斷範圍。
實際上,加熱冷卻法是基於故障引發的原理,通過為故障創造條件來觀察和判斷故障位置,從而促進故障的頻繁發生,但在具體實施中需要註意控制加熱方式,溫度不能超過40攝氏度。
8.運行檢測程序
隨著各種集成電路的廣泛應用,焊接過程越來越復雜,僅靠壹般的維修手段往往難以查出故障。而通過隨機診斷程序、專用維修診斷卡、自制專用診斷程序,根據各種技術參數(如接口地址)輔助檢測,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程序測試的原理是利用軟件發送數據和命令,通過讀取電路的狀態和某個芯片(如寄存器)的狀態來識別故障部分。這種方法常用於檢查各種接口電路故障和帶地址參數的電路,但應用的前提是CPU和總線基本運行正常,能運行安裝在I/O總線插槽上的相關診斷軟件和診斷卡。
在選擇診斷程序時,應嚴格、全面、有針對性,能使壹些關鍵部位有規律的信號,能反復測試偶然故障,能顯示錯誤記錄。
如何診斷計算機故障
很多新手在剛接觸電腦的時候會有壹種恐懼感,認為電腦故障壹定是無法克服的問題。其實大部分電腦故障都是有壹定規律可循的,而且這個問題就像壹張窗戶紙,壹捅就破,不需要太多的電腦知識。下面我們來學習幾個快速診斷電腦故障的方法。
環境檢查方法
對於壹些突發的硬件故障,比如開機無顯示。先不要深入思考,因為我們往往會忽略壹些細節。首先要看明顯的東西:如果電源打開了?開關打開了嗎?電源插座通電了嗎?所有的電線都接好了嗎?或許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此。
CMOS還原方法
壹些用戶出於好奇經常改變主板CMOS中的壹些設置,這是失敗的壹個主要原因。如果計算機出現故障,我們可以通過恢復CMOS設置來解決問題。方法很簡單。按鍵盤上的“Delete”鍵進入主板的CMOS,選擇“加載優化默認值”,按“Y”鍵確認,然後保存並退出CMOS。
註冊表恢復方法
壹些用戶喜歡通過修改註冊表來優化或個性化系統,壹些用戶在上網時被惡意程序更改了註冊表。有些失敗是由註冊表的異常更改引起的。這時我們可以重啟電腦,切換到MS-DOS模式,在c盤根目錄下輸入並執行“scanreg/Restore”進入註冊表恢復界面,然後在電腦狀態良好的情況下選擇壹個註冊表文件,執行“Restore”恢復註冊表。
簡化啟動方法
在我們安裝了壹些軟件後,壹些電腦出現了故障。如果此時電腦仍能進入操作系統,我們可以運行開始菜單中的“msconfig”程序,關閉啟動菜單中除“internat.exe、Scanregistry、Systemtray”之外的所有程序。如果重啟電腦後故障沒有出現,那麽問題多半是某個自啟動軟件引起的。
記錄跟蹤方法
如果電腦無法進入Windows或者進入Windows後無法正常工作,那麽我們可以通過Logged(\Bootlog.txt)啟動電腦,這樣生成的Bootlog.txt文件就可以記錄故障的位置。使用登錄模式啟動的方法是在系統啟動時按鍵盤上的F8鍵,會出現壹個啟動菜單。選擇以記錄模式啟動。出現故障後,用Windows啟動盤重啟電腦,然後將c盤根目錄下的Bootlog.txt文件復制到軟盤,在其他電腦上打開該文件。妳會發現它記錄了Windows啟動的全過程,從中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
設備更換方法
所謂設備更換,就是當妳懷疑某個設備有問題的時候,用壹個功能相同的設備(最好是同型號)來更換。如果更換後問題消失,很可能是該設備有問題。
最小系統方法
如果不確定是哪個硬件出了問題,可以用最少系統法來判斷。最少的系統方法是去掉系統中的其他硬件設備,只留下主板、內存、顯卡這三個最基本的部件,然後打開電腦看看有沒有故障。如果是,可以排除其他硬件問題,故障應該來自現有的三個硬件。如果沒有,則逐個添加其他硬件,添加後檢查哪個硬件出現故障,找到故障後再處理這個硬件。
程序升級方法
很多人對驅動不夠重視,認為裝壹個就行了。但是,我們買硬件的時候已經有驅動了。為什麽硬件廠商不斷發布新版本的驅動?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廠商自己的產品更加完善。
因為現在的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大部分硬件廠商的硬件研發先於軟件研發,所以剛發布的時候和硬件匹配的驅動可能會有壹些小bug,所以需要通過不斷更新驅動來彌補這些缺陷。因此,升級驅動程序也是解決硬件故障的有效方法。
軟件測試方法
診斷硬件故障通常需要了解壹些硬件信息,但是很多人沒有記錄硬件信息的習慣或者不知道如何記錄。電腦出故障後,可能無法進入系統。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壹個在DOS下測試硬件的工具,比如HwInfo for DOS,大小只有582KB,可以在軟盤上隨身攜帶。有了它的幫助,我們可以隨時診斷硬件故障。
更改資源法則
很多電腦故障都是硬件之間的資源沖突造成的,我們可以通過更換資源來解決。用鼠標右鍵點擊“我的電腦”,從下拉菜單中選擇“屬性”,點擊“設備管理器”,選擇“按類型查看設備”。如果在標有黃色感嘆號的列表中找到設備,很可能是硬件之間存在資源沖突。更改資源的方法是用鼠標左鍵雙擊標有感嘆號的硬件,選擇“資源”,去掉“使用自動設置”前的復選框,選擇“更改設置”來更改沖突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