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宣化鎮農業建設

宣化鎮農業建設

為切實加快溫室農業發展,進壹步擴大規模,提高經濟效益,根據《宣化鎮溫室農業發展規劃(2008-2010)》,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加強領導,確保計劃順利實施

推進宣化鎮溫室農業持續快速發展,確保規劃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必須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負責,強化監管,嚴格考核。壹是成立鎮大棚建設領導小組,重點發展日光溫室。鎮農業站、財政所、林業站、水管站、供電所、信用社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做好大棚發展工作。農技站負責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財政所負責兌現貼息資金,信用社負責信貸支持,水管站負責協調節水設施,供電所負責供電。二是各村實行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負責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全力以赴抓落實,將溫室農業任務完成情況列為各村考核的重要指標。第三,實行鄉鎮領導幹部、村級領導和合作社、配套部門和技術幹部提供技術指導,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四是農技站幹部負責大棚建設和種植的技術指導、規劃驗收、農民培訓、試驗示範。第五,加強監督考核。該鎮將繼續把發展溫室農業納入目標管理責任書,加大考核分值。作為年度責任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監督考核,嚴格兌現獎懲,對完成年度任務的村進行獎勵。

政策支持和積極引導

繼續擴大大棚規模。日光溫室建設壹次性投資大。為鼓勵農民積極新建大棚,進壹步擴大新建大棚規模,要認真宣傳和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壹是實施貸款貼息,支持農民建大棚。每棟新建溫室協調貸款65438萬元,貼息2年。首先農民建大棚,然後上報村裏和合作社統計,農技站、財政所、信用社聯合驗收。建大棚的村合作社通過公示確認貸款農戶,信用社根據服務農戶的目的簡化手續。根據農戶的信用程度和還款能力,可采取信用、抵押、聯保、保證等方式發放貸款,農戶可直接到信用社辦理貸款手續。貸款發放時間為農戶建墻完成後5000元,種植驗收後5000元;折扣由財務室據實支付給信用社。二是協調水務局、電力局負責對新建10座以上示範點配套滴灌設施和架設電力設施,確保大棚種植水電設施齊全。第三,各村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動員農民換地,建大棚。

加強訓練,細心指導。

提高溫室的科技含量。壹是實行零敲碎打合同制的培訓和指導。在溫室種植和新建的全過程中,派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溫室種植和新建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力爭三年培訓3000人(次),確保每個農民都有壹門科技懂。二是完善科技特派員和農技人員進村服務機制。將規模大棚村、新建重點村逐壹落實到技術人員肩上,實行技術承包,強化服務,及時解決農戶在大棚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困難和問題,做到良種到田,關鍵技術到人。三是加大培訓力度。鎮農技站的技術人員要做好溫室示範點和示範農戶的技術培訓和服務工作。要加大農民技術員培訓力度,確保每10個大棚農戶有1個農民技術員,每年培訓80個農民技術員,三年培訓240個農民技術員,努力實現科技惠農、科技增效的目標。四是積極邀請市縣農業專家定期開展培訓、技術咨詢和技術指導,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為宣化鎮大棚建設咨詢把脈。

充分論證,科學設計

推廣新的建設模式。溫室結構是直接影響溫室效益的重要因素。宣化鎮幾年前推廣的第二代高效節能日光溫室,雖然在保溫、采光性能上適合當地自然條件,但也存在空間利用率低、經濟效益相對較差的問題。因此,應在省市專家和本縣專業技術人員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科學設計和推廣大跨度、高屋頂的新型溫室建設模式。同時,要大膽探索各種新模式,試驗示範日光溫室與塑料拱棚結合模式、“四位壹體”生態模式、“陰陽棚”菜菌結合模式、復合連棟日光溫室模式,不斷提高日光溫室生產科技水平。

突出特色,註重效益。

大力調整種植結構。壹是優化品種結構。加快名、特、稀、優品種引進、試驗和推廣步伐,以重點村1-2工廠化育苗基地為重點,大力提高日光溫室蔬菜生產良種化水平。二是優化種植結構。按照科學種植、合理布局的要求,由村合作社調整大棚結構,采取壹村壹品的模式。大幅增加辣椒、茄子、番茄、黃瓜、甜瓜等優良瓜菜種植面積,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營養保健型等市場占有率高、市場前景廣闊的優勢蔬菜,形成以優良蔬菜為主、優、新、特、稀蔬菜為輔、花卉食用菌為補充的種植結構,使優良瓜菜種植比重由2008年的45%逐步提高到80%。王媽灣、太子寺、朱家堡、站北村在抓好常規蔬菜種植的同時,著力調整大棚種植結構,以兩熟為突破口,逐步增加復種和精品瓜菜面積,使連作瓜菜面積由2008年的50%逐步提高到85%以上。二是優化留茬結構。按照“常規瓜菜反季節,特色瓜菜趕上節”和“避旺補缺抓節”的思路,利用好“時差”、“季節差”、“空間差”,科學合理安排留茬模式,大力推廣科學合理的間作模式,壓縮壹大茬,增加連作和多茬,連作比例從2008年的45。

培養典型,抓點帶面。

大大提高溫室的經濟效益。堅持典型引導,示範帶動,抓好大棚示範村建設,把效益和成功的典型案例對比,給農民看,領著做,幫著賣。組織村幹部和群眾骨幹到發達村參觀學習,陳述意見,打消群眾顧慮,鼓勵和激發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加快發展大棚。壹是農技站要培育高技術、高效益的示範點,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和幫助,重點示範、連片特困地區和區域;以培訓、服務、銷售為重點,全面推進溫室建設,每年建立2個高標準溫室示範點。二是根據實際情況,重點村選擇群眾積極性高、農民收入好的合作社作為新型大棚示範點,建設1個新型大棚示範點,標準高、起點高、建設質量好、生態環境好、井、電、排水、道路好,具有代表性。三是培育壹批具有壹定規模優勢、特色明顯、結構調整突出、效益顯著的專業村和專業合作社,通過示範點推動宣化鎮溫室農業持續快速發展。四是積極探索集約化、規模化溫室種植經營模式,引導農民入股溫室,溫室向大戶集中,努力創造條件組建溫室種植經營公司。

積極引進、測試和示範

推廣新技術和新品種。堅持向科技要效益,大力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質量和效益。三年時間,* * *引進30多個新品種進行試驗示範,推廣優良新品種15個以上,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新技術方面,無公害瓜菜標準化生產技術、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基質無土育苗技術、茄子、辣椒和黃瓜嫁接育苗技術、溫室滴灌和地下灌溉技術、溫室追肥CO2氣體肥料技術、溫室懸掛反射簾補光技術、溫室醋酸乙烯無滴膜和蔬菜專用膜技術、溫室防蟲網和遮陽網應用技術、溫室食用菌、花卉和果樹栽培技術、 有13先進技術,如溫室瓜菜配方施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技術、溫室瓜菜病蟲害無害化控制技術等。 2010新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5%以上。選擇位置和規模適宜的大棚示範點,開展配套沼氣池和卷簾機的試驗示範,不斷提高宣化鎮大棚種植水平,實現標準化生產、科學管理、集約化經營的目標。

完善網絡,擴充團隊。

進壹步擴大銷售市場。積極扶持壯大營銷大戶和經紀人隊伍,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經紀人)+農戶”的運作模式,大力發展科技服務、營銷和綜合服務的行業協會。擁有50個以上溫室的村莊應組成專業協會,發展大型運銷公司和經紀人。要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信息、技術、培訓、質量標準和認證、市場營銷等方面提供服務。,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促進瓜菜生產和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