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效益?

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效益?

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抗洪抗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摘要:介紹了柘城縣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分析了項目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柘城縣1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概述

柘城縣位於河南省東部,屬淮河流域,是黃河沖積平原。位於商丘市西南部,總面積1042km2,耕地面積71.500 hm2。項目區位於柘城縣東部,涉及3個鄉鎮***51個行政村。本工程疏浚7條排水溝,總長51.85km,總排水面積9500 hm2。由於溝網交錯,每條排水溝的排水面積都是重復的。其中,明井溝22.20km,總流域面積0.71萬hm2。八丈河7.30km,流域面積2000 hm2。

2柘城縣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2.1效益計算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實施後,可增加灌溉面積2000 hm2,增加排水面積9500 hm2。項目建成後,糧食產量將大幅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將繼續穩步發展,每年增加糧食45.06萬公斤,人均年收入27.23元。項目區夏季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秋季主要農作物為玉米,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油料和花生,其中糧食作物占種植面積的80%,經濟作物占種植面積的20%,復種指數為1.80。水利增產利益分享系數為0.40。

2.1.1灌溉效率計算項目完成後,可提高灌溉面積2000 hm2。通過2012年實地調查和統計數據分析,糧食作物每公頃增產約150kg,經濟作物增收300元/hm2,糧食綜合價格為1.80元/kg。年增產效益為:b 1 =(3.03×1.80×80%×10×1.80+3.03×1.80×20%×0.40 = 40.60。本項目建成後可減少損失:B2 =(14.30×1.80×80%×7×1.80+14.30×1.80×20%×15)×1

3柘城縣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社會效益分析

3.1柘城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的實施,充分體現了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精神,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由於長期缺乏建設資金,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以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為主要目標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從項目資金的來源和流向以及項目實施後的管理和組織要求來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本身就是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手段。項目實施後,最大的受益者是項目區的農民。因此,該項目得到了農民的大力支持和擁護。

3.2為農業機械化、生物化、集約化、智能化生產奠定了基礎。項目的實施對於引進和采用農業新技術,改變傳統觀念,運用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促進農村經濟現代化和農村社會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3提高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排水溝疏通後,農田排水能力將大大提高,農業將逐步向優質高效增產農業發展。保證農作物豐收,增加農民收入,逐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以減少政府對扶貧資金的投入,減輕財政負擔。

4柘城縣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效益分析

項目的實施改善了柘城縣的農業排水條件,農作物得到了及時排水,增強了農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提高了農作物復種指數,增加了林、果、草的種植面積,從而大大提高了植物覆蓋率,配合配套措施和土地平整,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同時,項目建設期和運營期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最終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項目實施後,將促進項目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鬥弄溝沿線可植樹種草,起到調節氣候、美化環境、保護生態的巨大作用,工程生態環境效益十分顯著。5效益分析與總結柘城縣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實施後,可增加灌溉面積2000 hm2,增加排水面積9500 hm2,增加糧食生產能力450600 kg,年總效益941300元,農民人均年收入2723元。

同時,通過灌區信息化建設,提高了灌區管理水平,結束了過去灌區改造中忽視管理的局面。經計算,柘城縣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為34.36%,大於8%的社會折現率。經濟凈現值328.56萬元,大於0;效益費用比為2.10,大於1.20,各項指標均滿足規範要求,說明該項目經濟合理。柘城縣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實施後,能保證灌區農作物旱澇災害的及時解決,對改善灌溉、排水和生活條件,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具有良好的國民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以上由仲達咨詢公司收集整理。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