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淺談和諧地質圖書館的建設

淺談和諧地質圖書館的建設

趙可魯

(中國地質圖書館北京100083)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壹直是人類追求的社會理想。沒有和諧,人民就不可能安居樂業,就不可能保證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地質圖書館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鍵詞和諧發展圖書館

構建和諧社會壹直是人類追求的社會理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針對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提出的戰略決策、宏偉目標和重大任務。這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偉大實踐。

1與地質精神孕育和諧。

地質精神濃縮了地質文化,是圖書館發展的靈魂。壹種長期積累和發展起來的地質精神,可以引導和激發員工的鬥誌,使全體員工自覺為單位的發展盡心盡力。壹首歌“是那個山谷裏的風吹起了我們的紅旗,是暴雨沖刷著我們的帳篷。我們有著火焰般的熱情,克服了所有的疲勞和寒冷……”唱出了地質人勇於困難、甘於奉獻的心聲。此後,地質精神在風雨中不斷發揚光大,走過了壹條坎坷的發展之路。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圖書館人和全國各地的地質學家壹樣,步入了開拓創新、快速發展的軌道,逐步形成了今天“愛館、敬業、創新、奉獻”的圖書館精神文化。圖書館精神得到升華,增強了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呈現出昂揚進取、和諧共進的良好局面。

2以技術創新促進和諧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也是構建和諧的助力。圖書館主動作為,積極融入地質工作主流程,以學科服務和信息研究為重點,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提升對外服務水平,初步構建了開放式服務新模式,受到讀者和主要用戶單位的好評,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持續提升。壹是積極引入市場思維,樹立開放服務、全程服務的理念,開展學科館員服務。調查了解需求、宣傳文獻資源、資源利用培訓和學科館員現場主動服務相結合,既找準了服務需求點,又不斷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提高了服務效益、效果和效率。二是積極開展“4+9”聯合創建和競賽活動。本著* * *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區域聯動、* * *共同進步的原則,通過開展文化共建、資源共建、科普共建、公益共建等活動,積極服務和支持西部地區相關單位地質找礦突破。第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推進全方位開放服務,實現5W服務的目標。通過改造網絡機房、升級網絡帶寬、開發統壹檢索平臺、推廣應用VP N技術、聯合聯機編目、建設閱讀網站和科普網站,遠程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四是開展情報研究,拓展服務廣度和深度,不斷滿足多領域多層次需求。近年來,圖書館先後設立咨詢服務室、綜合研究室、文獻信息室、成果研究室,陸續推出國外地學動態、地學文化動態(入選部領導內參)、地質調查輿情、非常規能源信息以及壹系列信息研究成果,不斷滿足讀者知識化、學科化、個性化的多層次需求。第五,積極推進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和共享。在服務過程中,我們充分認識到文獻資源的消費者也是文獻資源的生產者。如果能促進作者、用戶單位、編輯部、圖書館的* * *享受,實現* * *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共贏,將構建更加開放完整的服務格局。目前,該館已與全國地質單位和40多家相關單位達成* * *協議。這壹系列的工作創新是館員們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共同提高的結果。正是因為這種不斷的創新,人們才在和諧中不斷追求進步和新的目標。

3通過發展促進和諧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壹要務,加快發展是實現社會和諧的根本途徑。沒有發展、發展緩慢就難以安居樂業,沒有全面不協調的發展就難以和諧穩定。社會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不和諧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發展的問題。構建和諧地質圖書館,必須以發展為中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高職工生活水平和質量,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為構建和諧圖書館提供物質基礎。壹是完成了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的轉型,基本實現了“館藏資源數字化、數字資源網絡化、辦公管理自動化”的第壹階段目標。二是業務能力明顯增強。文獻資源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服務創新效果明顯,信息研究逐步加強,科普工作紮實推進,文化和成果支撐初見成效。三是項目實現跨越式發展。拓寬渠道,積極爭取各類項目,三年內項目收入翻兩番,不斷增強圖書館保障環境和條件的能力及經濟實力。四是管理水平上了壹個臺階。通過推行分級管理制度,開展並通過質量認證,編制並實施經營計劃,修訂完善規章制度,改革人事制度和工作績效,管理不斷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正是靠著這種“聚精會神搞經濟,壹心壹意謀發展”的韌勁,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員工收入、福利待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發展凝聚人心,匯聚智慧,促進和諧進程。

4通過平衡尋求和諧

公平與效率是人類經濟生活中的壹對基本矛盾,也是社會主義的兩大基本價值。構建和諧地質圖書館,必須在公平與效率之間找到平衡點。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社會發展既需要公平,也需要效率,但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說明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堅持效率優先,擴大物質財富的“蛋糕”,為公平提供物質條件,才能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公平。壹是員工面貌明顯改善。通過廣泛的調研交流、務虛研討,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主動意識明顯增強。幹部職工團結協作,清正廉潔,單位充滿活力。二是隊伍素質和結構明顯提升。通過完善工作和激勵機制,出臺隊伍建設規劃和意見,開展崗位選擇和中層競聘,加強教育培訓,合理引進緊缺人才,逐步提高隊伍素質,改善人才結構。三是將業務拓展與培訓團隊相結合,通過項目工作、策展人選題、業務支持等方式為人才成長提供發展平臺,不斷提升團隊業務能力,促進業務團隊建設。這些成績既體現了對人才的尊重,又兼顧了各方利益,呈現出“單位是我家,富裕靠大家”的良好局面。

5確保和諧與穩定

穩定是發展和建設和諧的基礎。壹個單位穩定了,才能匯集壹切積極因素做好各項工作。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保持隊伍穩定的關鍵是以人為本。只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圍繞員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運用溝通協調、說服教育、示範引導等方法,才能讓員工充分了解國情、部情、地情、庫情,真心實意為員工解決實際困難,才能保持隊伍的穩定。地勘單位的特點是點多、線長、面廣、不確定因素多。只有做好項目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及時了解職工的敏感問題,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保證思想教育工作出發點的準確性,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建設和諧地質圖書館是壹項長期的任務。在構建和諧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不和諧的音符。毛澤東曾精辟地說過,為什麽我們的事業能夠勝利?不純,但不純。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豐富多彩。構建和諧地質圖書館也是如此,不僅要在發展中構建和諧,更要尋求更高層次的和諧。因為我們所追求的和諧地質圖書館應該是壹個創造、創新、健康、穩定、有序、各方面利益得到有效協調的集體。

參考

孫俊,白雪華,馬立新。2007.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地勘”[a];資源、環境與和諧社會——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

明鐵磷。構建和諧地勘單位的問題與對策[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吳建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和諧地勘單位建設[J].科技致富指南,23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