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幼兒園教學計劃

幼兒園教學計劃

作為壹個給別人上課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經常需要使用教案,而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的控制課堂時間。寫教案要註意哪些格式?以下是我為妳收集的7份幼兒園教案。歡迎閱讀收藏。

幼兒園教案1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字,按照相同的數字進行分類,將相似的物體與對應的數字進行匹配。2.通過嘗試活動發展孩子的思維、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孩子的嘗試精神。

1.網站上畫有4只1-4分的小動物。2.壹套教具:4臺投影儀、錄音機、磁帶、幻燈片。3.壹套學習工具,動物印章,印泥,食物,卡片和卡片。

壹、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嘗試欲望,引導幼兒感知4: 1以內的數字。聽音樂“騎著車”參觀動物村(附音樂),投影的小貓小狗小雞小面的家依次出現。讓孩子們談論有多少小動物。可以用多少張牌來表示?動物之家的標誌是什麽?

2.試著根據動物的數量來模仿動物的叫聲。

3.小朋友根據卡片的數量找到相應數量的小動物,拿走相應數量的動物喜歡吃的食物。對於能力弱的孩子,老師給予適當的暗示,比如拿四個蘿蔔換四只兔子。

二、小朋友玩“找小動物回家”的遊戲

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4以內的數字。老師要註意孩子們是否根據脖子上戴的卡片找到相應數量動物的家,並給動物送去相應數量的食物。觀察孩子的嘗試活動,對能力弱的孩子給予適當的暗示。

三、遊戲「小貓、小狗、刺猬」脖子上戴著1-4卡片的小朋友在音樂中自由地玩「小貓、小狗、刺猬」的遊戲,結束了這個科目。

刺猬帶狗,請猜猜我是誰。“讀《誰》的時候,圈裏的孩子站著不動,讓圈中央的孩子摸壹下,說出誰被摸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貓玩球

幼兒園教案2壹、主題活動的由來

孩子上幼兒園壹個月了,已經擺脫了分離的焦慮期。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其在幼兒園的表現,我們發現幼兒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發展,已經意識到自己主體意識的存在,能夠區分他人與自己,感知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為此,我們確立了壹個主題,通過遊戲等活動,促進孩子認識自己,增強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性。

二,主題活動的教育目標

1,知道“我”就是我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馬克,還有屬於我的東西。和別人不壹樣,我能發現自己的優缺點。

2.知道自己五官的名稱,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了解功能簡單的防護常識。

3.我有壹雙能幹的小手,我願意自己解開扣子,自己畫畫,自己表演。

4.我知道我有壹雙小腳,可以自己走,不用別人抱。

5、在大人的幫助下懂得講衛生,會用勺子吃飯。

6.我不喜歡哭。我會自己玩,和孩子老師壹起玩的很開心。

第三,環境的創造和利用

教育資源

1.與孩子們壹起創作主題墻上的內容。

2、引導孩子* * * 3、裝飾墻壁“可愛的小手”

4.展示小朋友用小手做的作品。

5、活動區創建:

建築區:引導孩子用小手搭建,練習建高、做龍、放平。

藝術區:引導孩子糊、填、撕半成品。

教育方面:通過壹些教具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

娃娃之家:通過壹些道具,訓練孩子自己做飯,壹起有家的感覺。

外圍資源

1.回家和爸爸媽媽壹起做玩具。

2、親子活動和爸爸媽媽壹起做泥塑。

父母資源

1,直通車,

2.請家長幫助孩子收集各種廢舊物品。

3.為孩子動手操作做準備

5.家長配合老師和孩子壹起做泥塑。

6.家長幫忙提供關於主題活動的資料。

7.孩子們穿小衣服。

8.褲子

四。主要活動

主要活動:我的小手

活動目標:引導孩子學習搓泥、壓泥。

引導孩子親手制作泥塑,感受玩泥塑的樂趣。

在幼兒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場景和素材進行推廣和預設。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看到制作精良的動物泥塑,爭論這是什麽動物。特別是李誌新小朋友壹口氣說了所有的動物造型。孩子們都想看和摸老師做的泥塑。馬文怡摸了壹下後說:“我覺得有點軟。”這個時候別的小朋友也想摸摸,於是老師就讓小朋友自己去感受泥塑。孩子開始和父母壹起做泥塑,初步學會了壓、搓、擦。感受泥土的柔軟。孩子們和父母把泥塑放在展示托盤上。孩子自己說他做的是什麽樣的泥塑。哪些是父母幫忙做的,哪些是自己做的。說是什麽。虞夢說:“這是我的兔子。”苗苗說:“這是我和媽媽做的小人。”大多數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把剩下的面團拿回盒子裏。放好模具。賈軍的奶奶想幫賈軍收,賈軍拒絕了,她堅持要自己收拾。奶奶看到了,小聲說:“我們家俊真的長大了。”美佳說:“我很開心。”蔡晨只是笑笑。郝軍說:“我還想玩。”老師展示他們完成的作品給孩子們欣賞。引導孩子的興趣。老師讓孩子們看壹看,感受壹下自己的作品。老師提問,讓孩子感受泥塑。老師演示了如何用模子制作粘土模型。老師與孩子和家長互動制作泥塑。最後,老師讓孩子們說說妳們做的泥巴形狀。老師鼓勵孩子們創作自己的作品。表揚龍龍小朋友和虞夢自己用模具做的作品。老師引導孩子註意衛生,沒用的東西自己收拾。老師問玩泥巴的感覺!前期準備的作品——小動物的建模,各種顏色面團的準備,各種形狀的模具,毛巾,展示托盤,垃圾桶。

活動概述:

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玩泥巴的樂趣。從而學會用壓、壓、搓等方式玩泥巴。在玩泥巴的過程中,孩子和家長增進了感情,認識了壹些小動物等物體,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能力。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節課,對玩泥巴有很高的興趣。

主要活動:我的小腳丫

活動目標:

通過孩子們在沙池中玩腳印的興趣,用顏料創造出美麗的路徑。將深度和大小與腳印進行對比。

在幼兒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場景和素材進行推廣和預設。孩子們在沙坑裏踩腳印,反復把沙子磨平然後再踩腳印。互相比較他們的腳印。比較大小。

孩子們回答說:“我想留下我的腳印。”孩子們自己脫下襪子,坐在椅子上等待老師解釋。老師講完後,孩子們開始把小腳丫踩進顏料裏,然後踩在紙上留下自己的小腳印。馬文怡說,“讓我們留下足跡”。其他小朋友也說:“我們留下腳印吧”。經過老師的提醒,錢芳艾說:“這是壹條路”。其他孩子也說是小路!小孩子用膠水粘他們的腳印。把它給老師。老師問孩子們是否想留下他們的腳印。老師準備顏料和大紙。老師讓壹個孩子上來演示先做什麽。老師給孩子洗腳後,請和孩子壹起討論。妳的小腳印能做什麽?看壹看。除了腳印還像什麽?老師引導孩子的腳印走在什麽東西上,讓孩子辨別路徑。老師幫孩子們剪下腳印,讓孩子們在剪好的紙板上塗上膠水。把路徑放在主題墻上。網站地堡彩色顏料大號紙棕色紙板剪刀膠水棒

活動概述: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首先對深度和大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也看到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

幼兒園教學計劃第三條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快樂學習英語。

2.創設遊戲,通過多說多練,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和應用能力。

3.新格蘭特:妳好嗎?不壞/很好/很糟糕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熱身

2.VCD光盤、電腦和閃存卡。

活動流程:

漫畫:熱身(熱身)

老師和孩子做unit 1“妳好嗎?節奏,老師唱歌和做音樂,

孩子感受!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

《妳好嗎?》

妳好!早上好!妳好嗎

妳好!早上好!還不錯,謝謝!

妳好!早上好!妳好嗎

妳好!早上好!我很好,謝謝妳!

主題活動

1.老師展示三個新單詞(短語)不差/很棒/很可怕的抽認卡,發音正確;

請個別小朋友朗讀,老師會糾正發音;把展板壹個壹個貼起來。

2.通過TPR教學介紹這三種心情:概況;開心,很好;

非常糟糕,非常糟糕。通過例子讓孩子理解。

3.句子活動:妳好嗎?不壞/很好/很糟糕.教師和孩子之間的對話,以加強理解。

遊戲活動

1.“開火車”:請會說單詞的小朋友和老師壹起上臺坐火車,看誰反應快。

2.“情感問候”:請兩個小朋友上臺說壹段新的對話:左轉三次,右轉三次,後退三次,拍手!

(剪刀、行李、錘子)

失敗者對勝利者的問候:妳好嗎?

獲獎的孩子根據心情回答不差/很棒/很可怕!

交換並繼續遊戲!

總結

1.回家看英語書,教父母新知識。

2.看VCD,聽磁帶。

幼兒園教學計劃第四條活動目標:

1,學習爬行的基本要領,玩遊戲“三明治漢堡”。

2.能夠協調行動,刻苦練習,願意遵守遊戲規則。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4.培養孩子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爬過障礙物

身體緊貼地面,手肘腿向前爬行,手腳協調。

活動準備:

體操墊、音樂

活動流程:

首先,熱身活動

1,慢跑熱身。

2.經常聽音樂,為行動做準備。

第二,學會爬行

1.選擇不同的方式穿越“草地”。

要求:①選擇不同的方法通過。

②只有前面的孩子到達第二塊“草地”,後面的孩子才能出發。

2.老師示範爬行。

3.孩子們試圖在“草叢”中爬行。

4.老師和小朋友* * *總結爬行要領。

5.在竹竿的幫助下,孩子們試圖再次在“草地”中爬行。

三、遊戲《穿越洞穴》

1,老師介紹遊戲,提出要求:不能碰“山洞”。

2、註意提醒孩子貼著地面,手肘和腿交替用力向前爬。

四、遊戲《爬山》

1,用體操墊堆起壹座山,要求孩子用爬行的方式翻過這座“山”。

2.鞏固孩子的爬行動作再練習,註意提醒孩子腿不能擡。

五、遊戲“三明治漢堡”

1,請把孩子當“肉”,夾在兩個墊子中間形成壹個“漢堡”,在上面爬行。

2、幼兒交流,輪流體驗遊戲,註意動作協調。

第六,放松的結束

1,重點放松手腳。

2.再復習壹遍動作要領。

3、孩子收拾裝備。

幼兒園教案五的設計理念:

我帶孩子們去花園散步。當孩子們發現橘子樹上掛滿了綠色的橘子時,他們非常興奮。他們圍著橘子樹爬來爬去,看著,說著,笑著,有些人忍不住伸出手撫摸著...小橘子深深吸引了他們。老師看到孩子們熱情的表現,不禁想起了陳鶴琴先生的壹句話:“自然和社會是活教材!”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根據孩子的需要,時刻把握孩子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敏銳地把握孩子生活中可以挖掘的教育價值,註意尋找事物中蘊含的興趣點,設計貼近生活的教育活動。因此,在陳鶴琴先生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從孩子的興趣和需求出發,利用幼兒園現有的自然環境,開展了“桔子”這壹活動。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認識橙子,正確感知橙子的基本特征。

2,感知的數量會根據事物的數量來統計。

3.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橘子、毛巾、垃圾桶、陳皮、橘子糖、…

活動流程:

(壹)秋天的小秘密:

秋天有很多秘密,妳知道嗎?

2.秋天有什麽秘密?(葉子落了,橘子柿子熟了,棉花開了,菊花開了...)

3.今天老師還帶了壹個秋果。猜猜這是什麽?這是什麽水果?妳想要嗎?

4.好的,老師會給妳們每人壹個。先數數吧。今天我們班有多少孩子?(18)

5.孩子們,妳們同意嗎?(同意)

6.老師會拿出幾個橘子?(18)啊,老師要什麽?(19)對,加上老師的壹個* * *得到19。

(2)剝橙子:

1.觸摸,捏,看看妳的橘子是什麽樣子。橙子裏面有什麽(又圓又黃)?(壹塊壹塊的)

2.老師想知道我的橘子有幾片?猜壹猜,老師的橘子有幾片?(6、7、8)

請先把橘子放下,看看張老師的橘子。(老師剝)

4.我們壹起數幾件吧。(老師在黑板上畫了8塊DDDDDDDD),小朋友數的好!

5.妳的橘子有幾片?別忘了,數壹塊放壹塊是個好主意!

6.那些兒童橙子的切片數和我的壹樣嗎?(老師把數字寫在DDD後面……...)

7.比我的多幾塊?(孩子說老師在黑板上畫了9塊DDDDDDDDD。)誰也有9塊?(老師在後面寫下他們的號碼)

8.有沒有孩子的橘子片比我的少壹片,比我的少壹片?多少?(7片)

9.應該在8前面畫7張還是在9後面畫7張?(前面)為什麽?

(老師把它畫在黑板上,寫下喜歡它的小朋友的數字。)

10,還有誰和我們不壹樣?(壹個壹個寫下來)

11,原來橘子不都是壹樣的!

(3)味道

1.現在讓我們吃自己的橘子,告訴旁邊的小朋友妳們的橘子是什麽味道。讓孩子和家長老師壹起分享!)

2.我的手很臟。我用餐巾擦了擦,然後把垃圾扔在盤子裏。妳做了什麽?

3.橘子很好吃。剝掉的是什麽?我能吃嗎?(不能)

4.然後讓老師變魔術,把它變成東西吃。現在請閉上眼睛,不要偷看!(老師把橘子皮換成陳皮)

5、請睜開眼睛,啊,我把橘子皮變成東西吃了,要不要試試!

那是什麽味道?它還有壹個好聽的名字叫陳皮!(兒童重復)

6.請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壹起試試吧!

反思:眾所周知,水果是孩子經常接觸的壹種食物。在秋天的收獲季節,到處都可以看到水果。有很多種,幾乎每個孩子都能說出幾種。所以,我覺得有必要選擇這個教學內容。正如《綱要》所言,“既符合兒童的實際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貼近孩子的生活,選擇有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於拓展孩子的閱歷和視野。所以這個活動來源於並且能夠服務於孩子的生活。在活動中,孩子們對常見的橙子有了進壹步的認識,在剝皮計數的過程中加深了計數的概念,同時也知道了橙子的內部並不都是壹樣的!在計數的過程中,由於有些孩子以物計數的能力不是很強,統計起來不是很流暢,我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鞏固這方面的內容。

幼兒園教案第六章活動名稱:

慶祝春節。

活動前言:

迎接新年的倒計時已經開始。孩子們準備好了嗎?我們準備了壹些小活動來迎接新年。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踴躍報名。下面詳細了解壹下相關活動。

活動目標:

妳可以通過參與活動環境的布置、制作零食、賀卡、染窗花,親身感受迎接新年的歡樂氣氛。

活動壹:裝扮環境迎接新年

活動準備:

壹些彩色瓦楞紙條,壹些鋼筆膠水;讓孩子們每人帶壹個氣球。

活動建議:

1,討論:如何讓我們的活動室更美?

2.演示粘貼彩紙的方法。

3.孩子們圍著桌子坐著,和老師壹起做絲帶。

4.攜手將吹好的氣球綁在準備好的絲帶上,然後掛在活動室的上空,裝扮活動室。

5.打掃教室。

活動2:制作迎接新年的小吃

活動準備:

有壹盆面團,三塊面板,幾個做零食的模具。

活動建議:

1,小朋友洗手依次坐下。觀察並討論模具上的圖案。

2.老師示範小吃的做法。

3.分發面板和面團,讓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模具。

4.把準備好的零食拿到廚房烤箱烤,等孩子洗完手再整理故事等。

5.品嘗自己勞動的果實,分享勞動的快樂。

活動3:制作賀年卡

活動準備:

用便利貼剪壹些花、小樹和草;壹些剪好的彩色蠟紙。

活動建議:

1.欣賞老師做的各種賀年卡。

2.孩子們選擇他們喜歡的彩色蠟紙。

3.用妳喜歡的圖案裝飾卡片。

4.請孩子們評論他們自己的作品。

5.老師給每個孩子寫下名字,把孩子的作品收起來備用。

活動4:給窗花染色

活動準備:

幾塊切好的窗花;壹些餐巾紙;五套各種顏色的水粉(紅、黃、藍、綠、紫)。

活動建議:

1.欣賞剪好的窗花和老師染好的窗花。

2.老師示範窗花的折疊和染色方法。

3.孩子們手工折疊和染色紙張。

4.小心翼翼地打開染色的窗花,放在桌子上晾幹。

5.寫下孩子的名字,貼在窗戶上,裝飾環境。

6.孩子們欣賞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教學計劃第七條活動目標:

1.在與老師和夥伴壹起玩水上遊戲中,妳可以感受到水的流動特性和清潔澆水的用處,知道如何節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2.通過孩子最初的探索過程,培養孩子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沈浮玩具,杯子,瓶子,勺子,叉子,顏料和壹盆水。

2.家長和孩子壹起討論“水”的話題,豐富孩子對水的認識。

活動流程:

壹、分組玩水,探索水的運行,感知水的特性。

1.將幼兒分成四組,為每組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分散自由的操作活動。在孩子自由探索的過程中,老師讓孩子在做每壹次嘗試之前,先猜測會發生什麽。

2.教師在每個小組進行巡回指導。在引導過程中,

1)幫助孩子初步感知水流的特征。

2)讓孩子觀察水的顏色變化。

3)讓孩子感受水物體的起伏。

第二,孩子們討論他們觀察到的水。

1.組織孩子說說他們在玩水的過程中用了什麽工具,怎麽玩的,發現了什麽。(引導孩子發現水的流動特性,了解用水洗手等。)

2.孩子們講述後,老師做壹個簡單的總結,請大家表揚壹群玩水最幹凈最省水的孩子。

第三,孩子看“水”的廣告宣傳片,老師和孩子對話,幫助孩子發現水的偉大用途。

1.老師讓孩子們討論:當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水的時候,我們用它做什麽?讓孩子知道水真的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動物和植物就無法生存。我們應該節約用水。)

2.老師延伸了孩子的話題:水很有用,怎麽才能節約用水?(給孩子講日常生活的小技巧。喝水時要握緊杯子,不要灑水,洗手時不要磨蹭,洗完要關水龍頭。)

四、遊戲:“吹泡泡”。

老師在水中加入洗潔精和肥皂粉,帶領孩子們壹起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