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湖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湖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2019。

湖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湖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2019。

湖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湖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紮實做好我省“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總體部署,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壹、主要任務

湖北省十三五規劃的編制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省級層面主要形成了四類成果,即《湖北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基本思路》(以下簡稱《基本思路》)、《湖北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草案》)、相關領域省級“十三五”規劃和省級“基本思路”。

湖北省“十三五”規劃主要包括三類:

(1)整體規劃。《總體規劃》是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的規劃,分為省、市、縣三級。由本級人民政府編制,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起草並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

(2)專項規劃。專項規劃是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定領域制定的,是總體規劃在特定領域的細化,分為省級專項規劃和市縣專項規劃。本級有關部門負責起草,本級人民政府審定或者授權有關部門審定。要適當減少專項規劃數量,突出重點,做好與總體規劃的銜接。對於可以通過行動綱領和指南的方式引導發展的地區,壹般不編制專項規劃。

(3)區域規劃。區域規劃是以特定區域跨行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為基礎,是總體規劃在特定區域的細化和實施。城際區域規劃由省有關部門編制,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二、工作要求

各地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解放思想,創新思路,規範程序,改進方法,優質高效完成規劃任務。

(1)把握規劃背景。編制“十三五”規劃,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牢牢把握湖北重大國家戰略重疊的政策機遇, 體現中央在湖北的戰略定位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做到“四通”:壹是與國家“兩個壹百年”奮鬥目標相銜接。 二是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和工作要求相銜接。三是與我省“打造支點、走在前列”的總體目標和“五個湖北”建設的總體任務相銜接。四是符合我省在中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

(2)創新規劃理念。五年規劃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要把創新規劃編制理念和方法貫穿於“十三五”規劃編制全過程。

1.樹立戰略思維。第壹,要有大局意識。把湖北的發展放到全國乃至全球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堅持和完善“壹元多層次”戰略體系,把“五位壹體”總體布局與“五個湖北”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明確戰略重點。二是要有長遠規劃。既要針對當前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又要著眼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性、深層次、戰略性問題,做出制度安排,強化戰略措施。

2.強化改革意識。我們應該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第壹,在規劃範圍上,不能越位,不能缺位。凡是市場機制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地方,就要少做或不做規劃。政府主要對關系發展全局、市場失靈的重要領域進行規劃,明確戰略意圖、重點任務、重大布局和重大政策。二是找準規劃內容中的功能定位。規劃主要是引導市場主體的行為,引導資源配置的方向。我們應該努力創造壹個基於市場的良好發展環境。三是增強規劃實施效果中的約束力。加強規劃控制,把規劃作為加強政府監管的重要手段。

3.堅持問題導向。在規劃的過程中,壹定要強調發現問題、了解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增強規劃的針對性。壹是要結合國內外環境變化和我省發展的現實基礎,找準當前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瓶頸。第二,要關註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要有利於應對當前的挑戰,解決長遠的問題,不要給長遠發展留下障礙。

4.體現功能整合。要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進開發,建立空間開發保護體系。壹是將空間協調的內容和空間平衡的理念引入發展規劃,在劃定空間功能的基礎上引導產業、人口和城鎮的合理布局,強化總體規劃的空間引導和約束功能。二是要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的有效銜接,引導資源要素優化配置。三是積極推進“多規合壹”試點,選擇有條件的縣(市、區),探索編制融合經濟社會發展、主體功能區建設、土地利用、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縣級總體發展規劃。

5.擴大公眾參與。要提高規劃的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壹是要充分發揮各地各部門的規劃體系,廣泛開展聯合調研活動,避免閉門造車、各自為政。二是要建立健全規劃專家咨詢論證制度,組建全省“十三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充分利用外腦為規劃編制提供全領域、全過程、全方位的咨詢支持。第三,借助互聯網等現代信息平臺,廣泛開展建言獻策,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真知灼見,真正把規劃變成壹個匯聚民智、協調利益、形成* * *知識的過程。

(3)嚴格的規劃程序。我省“十三五”規劃編制需要經過前期工作、起草、征求意見、銜接、論證、審批、發布等程序。

總體規劃由各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發展改革部門負責起草。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由相關職能部門編制。規劃或起草部門應做好規劃的前期工作,包括基礎調查、資料收集、課題研究、列入規劃的重大項目論證等。

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編制前,要擬定工作方案,明確編制的必要性、銜接單位、論證方式、進度和審批部門等。,並由同級發展改革部門予以協調。

規劃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將規劃草案送有關部門進行銜接。未經銜接的規劃草案不得報批和公布實施。我省“十三五”規劃的銜接應遵循以下原則:

1.下層規劃符合上層規劃;

2 .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符合本級和上級總體規劃,體現本級和上級主體功能區的規劃要求;

3.專項規劃不得相互矛盾;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原則。

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送審前,需送同級發展改革部門與總體規劃進行銜接,同級發展改革部門出具銜接意見後方可發布。

(4)改進規劃方法。要積極借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結合我省實際和特點,進壹步完善規劃方法,運用新的方法、技術和手段,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

1.科學設置指標體系。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目標指標是整個規劃的核心。科學設計和測算規劃指標,既要體現“爭創質量、升級增效”的要求,又要註重“打基礎、管長遠”的具體規劃。要因地制宜制定差異化的發展重點、發展目標和評價體系,使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

2.註意使用數據平臺。我們應該加強定量分析和數據支持。結合規劃,建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數據庫,將規劃設計基礎和綜合數據納入數據平臺,並進行定期動態維護。

3.加強對規劃的重大支持。要抓緊規劃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為規劃的實施提供支撐。要研究提出壹批覆蓋面廣、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和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並進行科學論證。以改革的精神,深入研究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社會發展和生態環保建設的重大政策。

第三,切實加強組織保障

全省“十三五”規劃編制是壹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責任大。為了保證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加強組織,壯大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省人民政府建立了全省“十三五”規劃編制協調機制,辦公室設在省發改委。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對“十三五”規劃編制負總責,分管領導。要相應建立規劃工作協調機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穩步推進規劃工作。要抽調骨幹,組成工作專班,承擔具體起草任務。

(二)省級發展改革委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省發展改革委要在起草基本思路和綱要草案的同時,統籌推進全省“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通過召開座談會、深入實地調研、舉辦培訓班、* * *享受調研資料等方式,加強上下聯動、左右協調,指導市州省直部門做好規劃。要加強與國家發改委的溝通,做好與國家規劃的銜接,爭取我省更多重大項目和事件納入國家規劃。根據省級部門提出的專項規劃方案,提出省級專項規劃的範圍,加強總體規劃與專項(區域)規劃、專項(區域)規劃的銜接,確保規劃目標、生產力布局、投資安排和政策措施的有效對接。

(三)省級部門要按時間節點安排好本領域的規劃工作。省級有關部門要抓緊前期重大問題研究,同步開展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要及時與上級部門聯系,做好與國家專項規劃的銜接。

(四)各地要開展好本地區的規劃工作。各地要加快研究本地區“十三五”前期重大問題,形成本地區規劃的基本思路;並參照本意見,制定本地規劃工作方案。市州規劃進度應與省級基本同步。

四。籌資安排

省級“十三五”規劃資金在省級部門預算中統籌安排,主要用於重大問題研究、基本思路起草、綱要起草、省級專項規劃編制等。市、縣政府編制規劃所需經費,應當列入本級財政預算。